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古代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和罗马单元综合训练课件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619339 上传时间:2019-03-22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5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古代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和罗马单元综合训练课件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古代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和罗马单元综合训练课件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古代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和罗马单元综合训练课件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古代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和罗马单元综合训练课件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古代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和罗马单元综合训练课件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古代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和罗马单元综合训练课件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古代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和罗马单元综合训练课件新人教版(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综合训练(十一),第十一单元 古代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和罗马,世界古代 近代史,一、选择题 1.(2017汕头高三期末,16)“从文明演进的角度看,中西民主制度的第一次分野几乎是必然的,无论是古希腊的城邦民主,还是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他们都各自适应了当时当地的历史和地理条件,是制度演进的客观结果,而不是人们主观选择的结果。”这表明 A.中西制度的差异完全不受主观因素影响 B.中西制度的差异根源于地理环境的不同 C.历史传统和地理环境影响政治制度演进 D.政治制度的演进是人们自主选择的结果,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根据材料

2、中“他们都各自适应了当时当地的历史和地理条件,是制度演进的客观结果”说明历史和地理条件推动了政治制度的确立,故C项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2.雅典召开公民大会时会提前四天公布会议议程,对于非常重要的问题,公民大会可能进行两次投票,任何人都可以对他认为不合法的建议提出控诉。这说明雅典民主 A.范围狭窄 B.方式落后 C.性质原始 D.形式开放,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根据材料“提前四天公布会议议程”“任何人都可以提出控诉”,体现了雅典民主制度中形式开放的一面,故D项正确。,3.(2018

3、桂林中学高三模拟,32)历史留下了无尽的讽刺:三十僭主(雅典历史上最残暴的统治者)恨苏格拉底入骨,但不敢杀他;雅典民主派却以绝对公平的陪审团,通过真正民主的程序,判处苏格拉底死刑。从苏格拉底案可判断 A.雅典民主政治不及僭主政治开明公正 B.公民普遍参与政治容易导致权力泛滥 C.雅典民主程序的公正体现了法律的公正 D.民主程序的公正并不能保证结果的公正,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根据题意,并未对两种政治进行比较好坏,故A项错误; 根据题目中“雅典民主派却以绝对公平的陪审团,通过真正民主的程序”并非谴责公民普遍参与政治容易导致权力泛滥,与

4、题意不符,故B项错误; 根据题目中“雅典民主派却以绝对公平的陪审团,通过真正民主的程序,判处苏格拉底死刑”强调的是民主程序的公正并未保证结果的公正和法律的公正,故C项错误,D项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4.(2017雅安三模,32)有学者统计,在民主的雅典,没有一个真正的贫穷的公民能够成为民主政治的领袖,几乎所有的政治领袖都出自富人阶层。这说明雅典 A.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贫民无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C.民主实际上还是精英政治 D.公民有平等的政治参与权,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材

5、料没有提到法律的作用,故A项错误; 材料说“没有一个真正的贫穷的公民能够成为民主政治的领袖”,但没有说明不能参与政治生活,故B项错误; 材料“几乎所有的政治领袖都出自富人阶层”可见能够主宰民主政治的依然是少数精英,故C项正确; 材料没有说明公民参政权的问题,故D项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5.(2018泉州高考适应性练习二,32)古雅典法律要求提前公布大会议程,便于人们了解要讨论的事务。对于重要的问题,公民大会可两次投票,第一次所做的决定可能在下次会议上被更改;任何人都可以对他认为不合法的建议提出控告。其目的是 A.打破雅典公民的特权 B.扩大下

6、层公民的政治权利 C.强化公民大会的权力 D.减少直接民主的不良影响,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从材料中“任何人都可以对他认为不合法的建议提出控告”,可知雅典公民仍有特权,故A项错误; 材料中内容涉及的是雅典全体公民,故扩大下层公民政治权利不是材料目的,故B项错误; 材料反映的是对公民大会的提案,进行两次投票,体现不出强化公民大会的权力的作用,故C项错误; 从材料中对公民大会同一提案,两次投票,可知反映的是避免公民冲动下投票带来的不良影响,即减少直接民主的弊端,故D项正确。,1,2,3,4,5,6,7,8,9,10,11,12,13,1

7、4,6.雅典公民确是如我们所能想象的那样充分参与政治活动。每个人无论贫富,除了不能成为将军外都有机会去做任何事情。更引人注意的是,所有重要的政治决策要得到公民大会亦即参加会议的多数公民的同意。对材料评价准确的是 A.雅典居民享有充分民主权利 B.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可以担任一切官职 C.雅典民主体现绝对平等与公正原则 D.考虑欠周的感情色彩可能会影响决策,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享有充分民主权利的是雅典公民,不是雅典居民,故A项错误; 雅典公民可以担任除将军外的一切官职,故B项错误; 雅典民主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无法做到绝对平等和公正

8、,故C项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7.公元前367年,罗马设立内事最高裁判官,保证市民法适用。公元前242年,又设置了最高外事裁判官,处理一方为非罗马人的民事案件,有针对性地调整新出现的社会问题。最高外事裁判官的设立推动了 A.罗马法律体系最终完成 B.罗马贵族与平民矛盾的缓和 C.罗马万民法的逐渐形成 D.罗马帝国自由民差异的消除,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罗马法律体系最终完成标志是公元6世纪民法大全的编撰,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 材料并没有涉及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故B项错误; 材料

9、中罗马设立内事最高裁判官,保证市民法(公民法)适用,设置最高外事裁判官,处理一方为非罗马人的民事案件,说明罗马法的适用范围在扩大,推动了罗马万民法的逐渐形成,故C项正确; 罗马帝国建立的时间是公元前27年,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8.(2018湖南高考考前演练二,32)罗马法被近代社会广泛借鉴采用,其中的私法精神和内容尤为被重视,它包括所有权、债权、婚姻家庭与继承等方面的规范。这表明罗马法契合近代社会的主要是 A.罗马共和精神与近代吻合 B.自然法的人人平等原则 C.对个人权利的规范与尊重 D.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答案

10、,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罗马共和精神”本质是奴隶社会的秩序,与近代社会不同,故A项错误; “它包括所有权、债权、婚姻家庭与继承等方面的规范”不能体现自然法,故B项错误; “所有权、债权、婚姻家庭与继承等方面的规范”不能体现政治的三权分立,故D项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9.公元前367年,罗马设立内事最高裁判官,保证市民法适用。公元前242年,又设置了最高外事裁判官,处理一方为非罗马人的民事案件,有针对性地调整新出现的社会问题。最高外事裁判官的设立推动了 A.罗马法律体系最终完成 B.罗马

11、贵族与平民矛盾的缓和 C.罗马万民法的逐渐形成 D.罗马帝国自由民差异的消除,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材料中罗马设立内事最高裁判官,保证市民法(公民法)适用,设置最高外事裁判官,处理一方为非罗马人的民事案件,说明罗马法的适用范围在扩大,推动了罗马万民法的逐渐形成,故C项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0.(2017咸阳二模,32)在智者运动中,“智者”没有统一的组织,政治态度也不尽相同,但是在思想学说上他们的观点和基本倾向却较为一致。“智者运动”的兴起,主要得益于 A.政治民主 B.经济发达

12、 C.学术浓郁 D.思想独立,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智者学派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突出人的地位和作用,这明显与雅典的直接民主政治有关,故A项正确。,11.(2017重庆一模,32)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一个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这表明苏格拉底 A.服从城邦与珍视自由结合 B.修正智者学派的个人主义 C.宣扬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 D.批判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材料

13、未体现服从城邦和珍视自由,故A项错误; 材料未体现苏格拉底修正智者学派观点,故B项错误; 据材料可知强调一个人理智的重要性,所以表明苏格拉底探索理性,故C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雅典民主政治,故D项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2.(2018河南豫北名校联盟高三精英对抗赛,33)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与人的感受和行为相关,而人的感受和行为存在着过度、不及和中道。过度和不及会使人犯错误,招致责备。中道是经实践理性规定而形成的正确因而会受到称赞。而正确和受称赞是德性所特有的或者说是德性的标志。由此可以得出 A.守中道就是不犯错误 B.守中道必须具有德性 C

14、.中道是德性的本质特征 D.过度和不及是犯错的根源,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根据材料“过度和不及会使人犯错误,招致责备”,并没有说守中道就不犯错误,故A项错误; 据材料“中道是经实践理性规定而形成的正确因而会受到称赞。而正确和受称赞是德性所特有的或者说是德性的标志”不能说明守中道必须具有德性,故B项错误; 材料可以说明中道是德性的本质特征,故C项正确; 材料只说过度和不及会使人犯错误,招致责备,并没有说明犯错的根源,故D项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二、非选择题 13.(2017河南六市二

15、模,4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城邦公职人员由选举产生,任职期限均为一年;已任过公职者,在其他公民尚未任过一次之前,不得连续担任公职。 摘自蒋云芳、胡长林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及对西方民主的影响 材料二 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从而扩大了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 摘编自邹一南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2,3,4,5,6,7,8,9,10,11,12,13,14,材料三 美国政治的伟大之处在于作为一个“制衡机器”,它具有相当的自我纠错能力权力制衡意味着强制性的对话,有利于促进

16、利益均衡。比如:2006年纽约地铁工人大罢工,最后,一方面工人的养老金低贡献率得以维系,另一方面工人又必须略微提高对医疗保险的贡献率,同样是“斗争双方”都必须做出妥协。一个充分制衡的政治制度,等于无形中增加这个制度里的“协商点”,从而尽量消减公共政策中的专断性当无数普通民众开始走进大都会博物馆欣赏艺术品,去林肯中心听歌剧,坐在咖啡馆里聊政治,谈论貌似“事不关己”的全球变暖问题,我们甚至可以说,美国民主最后的结果不仅是“大量贵族的平民化”,更是“大量平民的贵族化”。摘自刘瑜民主的细节,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 特征:古希腊:直接民主;轮番而治;公民政治;法治。 中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皇位世袭;精英政治;人治。 (各任答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原因:古希腊:城邦体制;奴隶制工商业发达;开放、公平、自由的价值取向。 中国:封建社会长期统一;农耕经济发达;封闭、保守、重宗法、等级的社会观念。 (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