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608749 上传时间:2019-03-22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13.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8-2019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8-2019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8-2019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8-2019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新人教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八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 地区的开发,学习目标,1. 了解这一时期简单的历史发展脉络,包括东晋的兴亡、南朝的政治。 2. 通过关于江南地区的开发史实的学习,认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劳动人民对社会物质文明发展所作的重大贡献。,知识梳理,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东晋的兴亡,建立: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定都建康 统治:依靠_为首的南北大贵族,人称“王与马,共天下” 北伐:曾收复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 稳定:淝水之战中战胜前秦,解除了来自北方的威胁,局势相对稳定,社会经济有所发展 灭亡:_年,东晋灭亡,王导,420,南朝的政治,南朝:420589年,包括宋、齐、梁、陈四

2、个王朝,都城都在建康,政治,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宋武帝、宋文帝在位时,社会比较安定 梁武帝萧衍夺取帝位后,政治日益败坏,后来发生了大规模叛乱,南朝从此处于劣势,江南地区的开发,背景:秦汉时期,北方和南方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黄河流域是全国经济重心,而江南 地区农业生产落后 时间: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发原因,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 _,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_ 自然条件优越 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 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的共同努力,劳动力,生产技术,发展表现,农业,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并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 农业生产技术有了很大的改进,还实行农业的多种经营,手工业:也有了快速的进步,缫

3、丝、织布、制瓷、冶铸、_、造纸、制盐 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 商业:南朝时的_,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造船,建康,同步训练,夯实基础,一、单项选择题 1. 东晋时期流传着“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其中“王”与“马”分别指的是( ) A. 王猛、司马昭 B. 王恺、司马炎 C. 王导、司马睿 D. 王莽、司马邺 2 从古至今,歌咏江南的大量文学作品建构了中国人想象中的“江南”。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迅速发展主要得益于( ) A 自然条件好 B 中原人口的大量南迁 C 统治者重视农业发展 D 江南较为安定,C,B,3. 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江南春中有这样一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

4、烟雨中。”诗句中的“南朝”相继出现过哪些王朝?( ) A. 晋、齐、梁、魏 B. 宋、齐、梁、陈 C. 宋、魏、梁、晋 D. 晋、齐、魏、陈 4. 某博物馆要求选出最能体现东晋南朝江南青瓷烧制技术的文物,最应该当选的是( ),B,D,5. 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渡似永嘉”提到了西晋永嘉五年(311年),中原人民大量南迁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北方人民南迁主要是因为( ) A. 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B. 北方战乱频繁 C. 北方统治者残暴 D. 南方经济发达 6. 中国2 000多年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规模不一的人口迁移始终没有停止过。西晋时期,中原人口主要迁往( ) A. 河西走廊一带

5、B. 辽河一带 C. 岭南地区 D. 长江中下游地区,B,D,7. 西安、洛阳、南京和北京都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古都,其中哪一个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作为都城的时间最长?( ) A. 西安 B. 洛阳 C. 北京 D. 南京 8. 穿越历史,如果你来到经济迅速发展的江南地区,在饭桌上看到江南人普遍吃上了北方的食物(如粟、小麦等),你判断这可能是在( ) A. 东汉末年 B. 三国时期 C. 东晋南朝时期 D. 秦汉时期,D,C,9. 420589年的170年里,中国南方政权更替频繁,相继出现过四个王朝。其中,疆域最大的朝代是( ) A. 宋 B. 齐 C. 梁 D. 陈 10. 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

6、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口南迁和民族交融的影响 B. 面食的营养价值高 C. 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D. 南方人口增多,A,A,11. 有人认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经济被严重破坏,政局动荡不安,长期分裂割据,人心涣散,是我国历史的黑暗时代,应当完全否定。”这种观点否定和违背了( ) 民族交融的作用 江南地区的发展 人民群众的向心作用 大一统格局的巩固 A. B. C. D. 12. 史记记载:“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无积聚而多贫。”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7、江南地区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 A. 中原人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 B. 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相对稳定 C. 南方的自然条件比较优越 D. 南方文化比北方文化先进,B,D,13. 假如你穿越时空,回到了东晋南朝时的江南,你可能看到的现象有( ) 兴修了很多水利工程 福建、广东一带,沃野千里,人人丰衣足食 稻田里施用了粪肥 牛耕得到推广 一位农民在地里收割小麦 A. B. C. D. ,D,14. 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经济重心,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获得了显著的发展,使长期以来南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距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

8、时期( ) A. 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了北方 B. 江南经济开发新局面已初步形成 C. 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江南的开发 D. 全国经济重心已转移至南方,B,能力提升,二、综合题 1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记记载,汉中期以前江南地区地域辽阔,人烟稀少,生产技术较落后,人们没有什么积蓄。 材料二宋书记载,南朝前期江南繁荣昌盛,民户越来越多,土地辽阔,物产丰富,如果一个郡获得大丰收,能解决好几个郡的粮食问题。 材料三唐朝通典记载,西晋灭亡后,大量文士避难南方,南方的文学、艺术、儒学一下子兴盛起来。,(1)分析比较以上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

9、生这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 (2)从自然条件、社会环境、人口、技术等方面,说说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人口增加,生产力发展,粮食产量提高,经济水平提高。 江南地区的开发使江南地区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自然条件:南方气候适宜,土地肥沃;社会环境:南方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人口、技术:大量北方人南迁到南方,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3)结合材料三,说说除人口和生产技术外,北民南迁还给南方带来了什么?,把中原文化传播到南方,如文学、艺术、宗教等。,强化训练,1. 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反映了

10、西晋末年中原动乱、人口南迁的情况,人口南迁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 破坏了南方环境和农业发展 B. 加剧了南北矛盾和割据状态 C. 完成了经济和政治重心南移 D. 促进了江南开发和民族交往 2. 魏晋南北朝时期,晋江流域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自然条件优越 B. 统治者施行仁政 C. 水利设施齐全 D. 北方人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D,D,史海拾贝,闻鸡起舞 西晋时的祖逖,从小勤练武术,钻研兵法,立志要做一番大事业。 刘琨也是个有报负的年轻人,两人很快便成为好朋友。这天晚上,半夜过后,祖逖忽然被一阵鸡鸣声吵醒,他连忙把刘琨唤醒说:“这鸡鸣声把人吵醒,虽然很讨厌,但我们可以趁此机会早些起床练习武艺。” “好啊!”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两人来到院子里,专心地练起刀剑来。 从此,两人每到夜半,一听到鸡鸣,便起床练剑。 当时,祖逖看到国家被匈奴军队攻陷了很多城池,非常着急,立刻上书皇帝,请求率兵北伐,收复失地。皇帝很高兴,封祖逖为“奋威将军”,带领军队北上。由于祖逖和刘琨作战英勇,不久便收复了北方的很多城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