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二节 水的运动(课时1)课件 中图版必修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599394 上传时间:2019-03-21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二节 水的运动(课时1)课件 中图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二节 水的运动(课时1)课件 中图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二节 水的运动(课时1)课件 中图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二节 水的运动(课时1)课件 中图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二节 水的运动(课时1)课件 中图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二节 水的运动(课时1)课件 中图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二节 水的运动(课时1)课件 中图版必修1(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第二节 水的运动,课时1 水循环,1.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2.理解水循环的动因及地理意义。,学习目标定位,教材活动指导 回归教材 答疑解惑,随堂达标检测 即时训练 体验成功,重点难点探究 重点难点 个个击破,基础知识导学 挑战自我 点点落实,栏目索引,1.类型及主要环节,答案,基础知识导学 挑战自我 点点落实,海陆间,大气水分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降水,陆地内,蒸腾,2.原因,答案,内因:水在常温和常压条件下的三态变化 外因: 和,3.意义,联系各圈层,进行 的输送和转换 促使自然界的发展演化,调节 的地区分布 使水资源得以 并能持续利用,太阳辐射,水的重力,

2、物质和能量,水分和热量,更新,【思考】,1.从水循环的角度看,水资源是否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为什么?,答案 否。陆地水体的补充和更新主要靠海陆间循环完成。在一定时间内,海陆间循环的速度及参与循环的水量都是有限的,即能补充给陆地的水体有限。在水资源利用的过程中,如果能保证水资源的利用速度和数量不超过水循环的速度和数量,水资源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否则,就会出现水资源短缺。,2.水利枢纽建设会对水循环的哪个环节产生直接影响?,答案 地表径流。,答案,返回,探究点一 水循环的类型及特点 探究活动 读下图结合教材图223“自然界的水循环”,完成下列问题。,重点难点探究 重点难点 个个击

3、破,(1)水循环的基本环节有哪些?水循环按照空间范围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答案,答案 水循环的基本环节有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水循环按照发生领域可分为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三类。,(2)李白的将进酒中有两句著名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这两句诗是否严密?为什么?,答案,答案 这两句诗的本义是写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流大海,势不可回的豪壮气势。但是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缺乏严密性。自然界的水体是相互转化和联系的,通过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会把海洋与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黄河水能够“奔流到海还复回”。,

4、(3)大量砍伐树木会对当地水循环带来什么影响?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能够对水循环的哪些环节产生影响?,答案,答案 大量砍伐树木会使当地树木的蒸腾作用减弱,大气的湿度、水汽的含量和降水量随之减少,地表径流减小,影响水循环和水量平衡。 人们通过修建水库、挖渠引水等措施能够干预或控制水循环的地表径流等环节;通过人工降雨干预降水环节;通过植树造林,或者砍伐森林、引水灌溉等方式影响蒸发环节;通过修梯田及平整土地影响下渗环节等。,反思归纳 水循环的类型及特点,探究点二 河流的补给形式 探究活动 河流补给是指河水的来源,一般可分为雨水补给、冰雪融水补给、湖泊水补给、地下水补给等类型。读图甲和图乙,完成下列问

5、题。,答案,(1)读图甲和图乙,比较A、B两条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的异同,分析其主要原因。,答案 A、B两条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的异同:A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随降水量的季节变化而变化:降水量大的季节,径流量大;降水量小的季节,径流量随之减小。 B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随气温的季节变化而变化:气温高的季节,径流量大;气温低的季节,径流量随之减小。原因:两条河流径流的补给类型不同。,(2)判断A河和B河分别以哪种补给类型为主。 (3)思考采取哪些措施可使全年径流量变化趋于平缓。,答案,答案 A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B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答案 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等。,反思归纳 河流主要的补给形式

6、 河流的补给类型多种多样。一般情况下,世界上任意一条河流都有两种以上的补给形式,但往往以某一种补给形式为主。不同地区的河流,水源补给的主要类型不同,同一地区的河流,在不同季节水源补给也有明显的差异,并使径流量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特点,列表比较如下:,特别提醒 (1)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 (2)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关系。 (3)并不是所有河段都与地下水互补,如黄河下游河床高于地下水位,地下水无法补给河水。,返回,课堂小结,随堂达标检测,对点训练一 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1.“云气西行云云然,冬夏不辍;水泉东流,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满”(吕氏春秋)这段文字主要涉及

7、( ) A.静态水资源的更新过程 B.水循环的水汽输送和径流输送环节 C.水循环的降水和蒸发环节 D.全球水量不均衡原理,1,2,3,4,5,解析答案,解析 文字的前半部分涉及水循环中的水汽输送环节,后半部分则涉及径流输送环节。,B,2.下列环节中,参与了海陆间循环的有( ) A.塔里木河的河流径流 B.亚马孙河的河流径流 C.青海湖水蒸发 D.未登陆的台风形成的降水,解析答案,1,2,3,4,5,解析 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其河流径流最终消失在沙漠中,只参与了陆地内循环。青海湖水蒸发参与了陆地内循环。未登陆的台风形成的降水发生于海上,台风本身形成于海上,所以属海上内循环。亚马孙河河水汇

8、入大西洋,参与了海陆间循环。,B,对点训练二 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 读图,回答34题。,1,2,3,4,5,3.该河流的补给水源主要来源于( ) A.降雨和少量地下水 B.春季融雪和夏季降雨 C.地下水、融雪和降雨 D.冰川融水和夏季降雨,答案,A,解析答案,4.该河所在的地区可能是( ) A.东北三江平原 B.浙江南部 C.新疆塔里木河流域 D.青藏高原,1,2,3,4,5,解析 由图可知,降水量与径流量变化一致,所以河水由降雨补给;另外,无降水时也存在一定的径流量,所以河水还有地下水补给。具有这种补给特点的河流分布在我国东南地区。,B,综合提升 5.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完成问题。 为了响应党中

9、央西部大开发的号召,国家水利部已初步计划今后十年内在西部修建小、微型集雨工程1 700万处,预计可以解决或改善2 000多万人饮水困难,增加灌溉和抗旱保苗补水面积4 000多万亩,人均收入增加500至1 000元。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1,2,3,4,5,(1)从干湿地区看,西北地区属于_和_地区。 (2)我国西北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_。 (3)国家水利部集雨工程的实施,主要是对水循环的_环节施加影响,此项工程的好处是_。 (4)各水循环环节中,能够对H环节直接产生影响的环节是字母_。能够使H的储水量增大的条件有哪些?(提示:从降水强度、时间、地面坡度、植被等方面回答),1,2,3,4,

10、5,解析答案,返回,解析 我国西北地区由于距海远,降水量少而蒸发量大,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水循环类型主要属于陆地内循环。实施集雨工程有利于涵养水源,缓解西部缺水局面。降水强度越小、降水时间越长、地面坡度越小、植被覆盖越好,越有利于地表水转化为地下水。 答案 (1)干旱 半干旱 (2)陆地内循环 (3)地表径流 涵养水源,缓解西部缺水局面 (4)D 降水强度小,时间长;地面坡度小;植被覆盖好。,1,2,3,4,5,返回,教材P46 探索 从实验中发现器皿的内壁和塑料纸底面出现大量凝结的水珠,塑料纸底面的水珠向中部聚集,并滴落到装满沙子的水瓶中,然后下渗到小瓶的底部。这个实验揭示了水的运动现象。在

11、自然界中,这种现象是通过水循环表现的。具体过程是:海陆表面的水分因太阳辐射而蒸发进入大气,在适当条件下凝结降水,降落到海陆表面,降落到陆地上的水有一部分会下渗到地下形成地下水,有一部分形成径流流入海洋,然后再参与蒸发,这样不断的循环交换,形成水循环。,教材活动指导 回归教材 答疑解惑,教材P47 思考 人类能对水循环施加影响。人类对水循环施加影响的途径主要是对地表径流的影响,如通过修建水库,可以改变地表径流的时间分配,通过跨流域调水,可以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配。此外,还可以通过人工降雨,影响降水环节;通过增加植被的覆盖率影响下渗和植物蒸腾的环节。 教材P52 复习题 1.水循环分为海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和陆地内循环三种类型。它们通过大气中的水汽输送联系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返回,本课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