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二节 城市化(课时1)课件 中图版必修2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599382 上传时间:2019-03-21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二节 城市化(课时1)课件 中图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二节 城市化(课时1)课件 中图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二节 城市化(课时1)课件 中图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二节 城市化(课时1)课件 中图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二节 城市化(课时1)课件 中图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二节 城市化(课时1)课件 中图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二节 城市化(课时1)课件 中图版必修2(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第二节 城市化,课时1 城市化的概念、进程和特点,1.了解城市化的概念和标志。 2.理解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掌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学习目标定位,栏目索引,基础知识导学 挑战自我 点点落实,重点难点探究 重点难点 个个击破,随堂达标检测 即时训练 体验成功,教材活动指导 回归教材 答疑解惑,一、城市化的概念,答案,基础知识导学 挑战自我 点点落实,1.概念: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 、农业活动转化为 的过程。,城市地域,非农业活动,2.表现,上升,加大,扩大,扩展,农村,答案,1.衡量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什么?它能否作为分析城市化水平的绝对指标?,【思

2、考】,答案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能作为绝对指标。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相对的,在认识一个国家城市化的水平时,还应结合城乡收入、劳动方式、人均收入、文化教育的差异性和价值观念的趋同性等各项指标,以衡量、综合分析城市化的水平和合理程度。,答案,二、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1.城市化的本质: 的建立和集聚。 2.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1)城市化进程加快 世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发达国家城市化已进入后期阶段,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已构成现代城市化的 。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不同 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已逐渐 或趋于 ,甚至出现城市人口向 和农村倒流的现象。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先于工业化,导

3、致城市化与工业化过程脱节。,第二、第三产业,主体,减慢,稳定,郊区,答案,(3)特大城市迅速发展 (4)出现了巨大的城市带 世界上著名的城市带有6个,即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带、北美 城市带、日本东海岸城市带、英国南部城市带、欧洲 城市带、中国 城市带。,五大湖,西部,长江三角洲,答案,2.目前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较慢,为什么城市化水平却远高于发展中国家?,【思考】,答案 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处于城市化后期成熟阶段,因此目前城市化速度较慢。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虽然城市化速度较快,但城市化水平却较低。,答案,3.从自然条件看,世界六大城市带形成的共同区位优势有哪些?,答案 从

4、地形上看,都位于平原地带,便于农耕、居住和交通联络。从气候上看,都位于中纬度地带,气候适宜。此外,世界六大城市带均位于河湖沿岸,或者是沿海地区,水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返回,答案,探究点一 城市化的表现,重点难点探究 重点难点 个个击破,探究活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某大城市1947年和1981年的同比例平面示意图。,(1)从图中可见,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主要趋势是什么?图中该城市的城市化进程有哪些表现?,答案 郊区城市化(或城市区域扩大)。 人口向郊区迁移;工厂向郊区迁移;郊区新建有商场和公园绿地;建设有卫星城和高速公路。,答案,(2)在城市化过程中,该城市的城市人口数量和比重

5、有何变化?,(3)有人说“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一定程度上体现其社会发展水平”。你认为有道理吗?,答案 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答案 有道理。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它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由此可见,该说法是有道理的。,答案,反思归纳 城市化的表现,思维拓展 城市化的标志 城市化的标志是城市地域(用地规模)扩大、城市数量增多及城市人口增长和城市人口比重提高。其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衡量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探究点二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探究活动 阅读材料

6、,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发展趋势。,材料二 城市的“空心现象”: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始向农村和小城镇迁移,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并将城市文化和产业等带到郊区,在郊区兴建了许多超级市场、高级住宅区、大型停车场,而且在老城和新城或卫星城之间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运输。,(1)19501980年,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年均增长多少?,答案 发达国家约为0.55%,发展中国家约为0.41%。,答案,(2)大约在什么时候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量超过了发达国家?,答案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3)19802010年,

7、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年均增长多少?,答案 发达国家0.19%,发展中国家约为0.57%。,(4)总结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答案 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从产业革命后到1980年以前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快,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慢;1980年以后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慢,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快。,答案,(5)材料二中叙述的现象是什么?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答案 逆城市化。 原因是大城市中心区环境恶化,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农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再加上交通发展,人口向农村和小城镇迁移。,反思归纳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1)城市

8、化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表现出不同的进程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直接导致城市化的地区差异。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城市化水平越高;反之就越低。(见下表),(2)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滞后于城市化的原因,思维拓展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发展不合理的原因 (1)农村劳动力过剩,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城市人口增长过快。 (2)城市经济发展的水平与城市化的速度不相适应。 (3)城市化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城市经济的畸形发展。 (4)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 (5)大城市就业困难,交通拥挤,贫民区环境质量差。,返回,课堂小结,随堂达标检测,对点训练一 城市化的概念,1,2,3,4,5,读“某城

9、市建成区面积和城市人口的年变化图”,完成12题。,6,7,1.该图反映的地理现象是( ) A.工业化进程 B.城市化进程 C.逆城市化现象 D.区域化现象,1,2,3,4,5,6,7,解析 该图描述了某城市19942014年人口增加和城市规模扩大的过程,这是城市化的表现。,B,解析答案,1,2,3,4,5,6,7,2.该现象最重要的标志是( ) A.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B.城市人口数量 C.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 D.城市中心区的面积大小,解析 在城市化的表现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最重要的标志。,A,解析答案,1,2,3,4,5,6,7,右图为“我国城市不同年份的人口分布构成示意图”

10、。读图回答34题。,解析答案,对点训练二 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3.图中显示,19922012年( ) A.甲、乙两城市老城区人口均有所减少 B.甲城市老城区人口比重变化幅度比乙城市小 C.甲、乙两城市远郊区、县区人口数量比较接近 D.甲城市近郊和新城区人口比重变化幅度比乙城市大,1,2,3,4,5,6,7,解析 图形上只是展示了人口比例变化,并不决定人口数量多少,虽然老城区人口比例略有减少,但两城市人口总量在逐渐增大,所以老城区人口不一定减少;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甲城市老城区人口比重变化幅度比乙城市大;远郊区、县区两城市人口比例相当,但两城市人口总数不一定相同,其远郊区、县区人口数量可能有差别。

11、 答案 D,1,2,3,4,5,6,7,4.甲、乙两城市处于城市化进程的( ) A.逆城市化阶段 B.初期阶段 C.中期阶段 D.后期阶段,解析 由图形可知甲、乙两城市人口都在大量增加,应该处于城市化的中期加速阶段。,C,解析答案,右图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读图,回答56题。,1,2,3,4,5,6,7,5.图中代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折线是( ) 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世界、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和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最高,对应着图中甲折线;我国城市化具有起步晚、速度快的特点,对应着图中

12、的丁折线;世界平均水平应介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对应着图中的乙折线,余下的丙折线则对应发展中国家。,D,解析答案,1,2,3,4,5,6,7,6.2000年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提高带来的主 要影响是( ) A.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B.工业产值的比重持续增大 C.城市环境趋于恶化 D.城市中心区人口不断增多,解析 2000年以后发达国家进入城市化停滞阶段,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中心区人口有所减少,环境有所改善。相对应的发达国家的产业构成特征是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最高,而工业产值比重相对下降。,A,解析答案,7.读“世界城乡人口数量变化图”,完成下列 问题。,综合提升,(1)

13、2000年,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总数约为_,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总数约为_。,1,2,3,4,5,6,7,解析 据图分析,2000年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总数约为11亿,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总数约为20亿。,11亿,20亿,解析答案,1,2,3,4,5,6,7,(2)城市化的主要表现有_ _,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_。 (3)“二战”后,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的是_国家,主要原因是_。 (4)比较两类不同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特点。,返回,解析答案,1,2,3,4,5,6,7,解析 重点考查城市化的主要标志、“二战”后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的主要原因、不同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特点。,答案 (2)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

14、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3)发展中 发展中国家政治独立,经济迅速发展;许多发展中国家城市经济畸形发展,城市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解析答案,返回,1,2,3,4,5,6,7,(4),教材P32 探索 1.上面的资料集中反映了城市化现象。 2.城市化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有: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使中国长期存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显现出来,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村产业结构转变;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及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使之能吸收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经济发展相对缓慢,无力为众多的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城市劳务市场的开放

15、,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城市粮油计划供应制度的取消,都加速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迁移和流动,促使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教材活动指导 回归教材 答疑解惑,教材P40 复习题 1.首先要了解和熟悉身边的城市化现象实例,如人口、地域、经济、景观、文化等方面的变化过程,然后围绕“变化”或“过程”这一重点归纳、概括城市化的概念。下表可做参考:,2.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反映了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发展的不同特点。城市化是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郊区城市化是指城市在经历了中心区绝对集中、相对集中和相对分散以后的一个绝对分散的阶段,表现为人口、工业、商业等先后从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中心区人口出现绝对数量的下降。逆城市化则是指不仅中心区人口继续外迁,郊区人口也向外迁移,人们迁向离城市更远的农村和小城镇,结果城市人口出现了负增长的过程。,3.当今世界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有:(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