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血透患者感染预防控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86597486 上传时间:2019-03-21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3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件:血透患者感染预防控制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课件:血透患者感染预防控制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课件:血透患者感染预防控制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课件:血透患者感染预防控制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课件:血透患者感染预防控制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件:血透患者感染预防控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血透患者感染预防控制(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血透患者感染预防控制,血液净化护理管理,透析患者感染的流行病学,感染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占透析患者死亡率第二位 ,死亡率为 12 %38 %,INFECTION AND IMMUNITY,Second Leading Cause of Death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Infection-related mortality 12% to 22% in patients with end-stage renal disease Septicemia responsible for 75% of infectious deaths Sepsis-r

2、elated mortality 100- to 300-fold greater in dialysis patients than general popul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Kidney Diseases, Vol 45, No 6 (June), 2005 Jonathan Himmelfarb, MD,感染率,国内有报道: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率为26.1%,明显 高于我国平均医院感染率9.7% 提示血液透析患者作为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应作为医院感染的重点监控对象 临床荟萃 2001 年 第16 卷 第4 期许志忠 戚 刚,患者感染的相关因素,患者自身

3、因素 高龄、糖尿病、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贫血、血液制品输入 透析相关因素 血管通路、透析液、透析用水、透析室空气质量 相关人员交叉感染 工作人员操作,患者自身因素,营养测量指标: 透前白蛋白水平、透后体重、标准体重、 饮食调查、SGA评分 应采用综合、有效的方法评估维持性透析病人的营养状况,而不是任何一种单一的方法(观点),饮食调查工作流程,患者记录三天饮食 评价营养物质摄入 饮食咨询 推荐食谱,透析相关因素,血管通路: 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 患者的个人卫生 操作时患者戴口罩 按时换药 :,透析相关因素,透析液: 溶质浓度和细菌培养一次/月 透析液入口200cfu/ml 透析液出口2000c

4、fu/ml,透析相关因素,透析用水 理化指标、微生物检测每年一次 细菌培养每月一次 电导度每日检查 内毒素检测三个月一次,空气质量,类环境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GB15982-1995) 手 小于或等于10cfu/m 空气 小于或等于500cfu/m 物体表面 小于或等于10cfu/m,室内空气标准,交叉感染,培训对象: 血液净化中心的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工人、实习人员、卫生员都要在岗前进行医院感染控制教育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 如何识别处理不同种类的医疗废弃物及垃圾 各种消毒液的有效浓度 复用透析器的各种程序 对各种体液、血液如何采取防护措施等,交叉感染,首次进行HD 前常规检查, 肝炎病

5、毒阳性与阴性者严格隔离, 分开管理, 各型肝炎患者分开使用透析机 HD患者每3 个月复查1 次肝功能; 固定护理人员, 避免交叉感染, 医护人员进入透析室更换专用鞋、隔离衣、口罩及手套,交叉感染,MHD患者是丙型病毒性肝炎(HCV)易感人群,丙型肝炎易发展至慢性肝炎,甚至肝硬化,有的还可能发生肝癌,严重影响了血透患者的生活质量乃至存活率 但血透患者HCV感染的传播途径尚不完全明确 普遍认为,HCV感染与输血和血制品的使用密切相关 但未输过血与不曾用过血制品的血透患者的 HCV 感染率也明显高于一般人群,中华护理杂志2004 年8月第39 卷第8期郁佩青 徐琴君,小 结,MHD人群具有高感染发病

6、率、死亡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感染环节众多,加强透析室管理尤为重要 感染重在预防,谢谢,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主要经营:课件设计,文档制作,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 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满意!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感谢您的观看和下载,The user can demonstrate on a projector or computer, or print the presentation and make it into a film to be used in a wider fiel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