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9单元 课题2 溶解度(第2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594484 上传时间:2019-03-21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9.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9单元 课题2 溶解度(第2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9单元 课题2 溶解度(第2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9单元 课题2 溶解度(第2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9单元 课题2 溶解度(第2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9单元 课题2 溶解度(第2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9单元 课题2 溶解度(第2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9单元 课题2 溶解度(第2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2 溶解度 (第 课时),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和纯碱,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碱,夏天晒盐,你知道为什么吗? 在前面的探究实验中,所用的水均为20 mL.其中溶解NaCl与KNO3的质量是否相同?,请同学们判断这六个实验得到的溶液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家庭饲养金鱼,常常向鱼缸里通入空气.天气闷热时,鱼塘里的鱼会接近水面游。炎热的夏天,特别是黎明时分,池塘里的鱼大量浮到水面上(即“浮头”),严重时还造成鱼群大量死亡(即“泛塘”)。这些生活现象和本节课学习的物质溶解度有关 。,每种物质不可能无限制地溶解在溶剂中,那么当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时所能溶解的物质的质量究竟与什么有关系呢?

2、,三、固体的溶解度,某物质在20 时的溶解度为21.5克,其含义是什么?,其含义是:在20 时,该物质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质量为21.5克。或说:在20 时,该物质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21.5克。,甲:在20 时,36.0 gNaCl在100 g水中溶解达到饱和状态。,乙:在20 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36.0 g NaCl。,1.固体的溶解度,讨论,结论,固体的溶解度:,(1)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 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溶质在 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2) 注意: 条件:一定温度 标准:100克溶剂 状态:饱和状态 单位:克,

3、2.如何改变物质的溶解度,既然溶解度是指物质溶解在100 g的溶剂里,也就是溶解度不能改变溶剂的质量,那么我们改变温度会如何呢?,改变温度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升高,二是降低。,讨论,交流,生活中我们喝糖水的时候,是热水里面溶解的糖多,还是冷水里面溶解的糖多?也就是温度升高溶解度会怎么样?温度降低又会怎么样呢?,观察分析教材36页表9-1,你会发现什么?,(通过表格的形式可以表示某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讨论,溶解性分类:,S10克,S1克,S0.01克,S1克,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1.溶解度的表示方法:,(1)列表法:,四、溶解度曲线,.,.,.,.,硝酸钾,.,.,.,(2) 溶

4、 解 度 曲 线,绘制溶解度曲线: 1.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根据上表所提供的数据绘制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用大一些的纸,每小组合作绘制一张,贴在墙上。 2.绘制的溶解度曲线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3.从绘制的溶解度曲线上查出上述几种物质在25 和85 时的溶解度。 4.从溶解度曲线中,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活动与探究,2.25 时NaCl的溶解度是36.1克,KCl的溶解度是35克,NH4Cl的溶解度是38克,KNO3的溶解度是38克。 85 时NaCl的溶解度为38.6克,KCl的溶解度为52克,NH4Cl的溶解度是68克,KNO3的溶解度是186克。 3.(2)我们还可以从

5、溶解度曲线上得知: 不同物质在各温度时的溶解度,曲线交点的含义,能很快地比较出两种物质在某温度范围内溶解度的大小,曲线的走向。,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教材36页探究中的2、3(2)问题。,讨论,交流,溶解度(克),温度(t),160,150,140,130,120,110,100,90,80,70,60,50,40,30,20,10,200,190,180,170,10,100,90,80,70,60,50,40,30,20,0,硝酸铵,硝酸钾,硝酸钠,氯化铵,氯化钠,硼酸,点:曲线上的点均表示某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交点:曲线的交点表示这两种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相同。,线上、下方的点:线上

6、方的点表示溶液饱和且有固体剩余,线下方的点表示溶液不饱和。,.a,.b,.c,2.溶解度曲线,0.05,0.10,0.15,0.20,90,70,40,0,10,20,50,60,80,100,30,0.05,0.10,0.15,0.20,90,70,40,0,10,20,50,60,80,100,30,温度/,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讨论: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情况:,大多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例如 硝酸钠、氯化铵等。,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例如食盐。,极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例如熟石灰。,溶解度曲线: (1)含义: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7、 (2)作用:可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时的溶解度。 (3)溶解度的变化规律: 多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少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结论,五、气体的溶解度,气体溶解度一般随压强增大而增大,压强减小而减小。,气体溶解度一般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温度降低而增大。,1.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2.含义:,通常讲的气体溶解度是指该气体在压强为101KPa, 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讨论】,1.打开汽水(或某些含有二氧化碳气体的饮料)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什么有关?,3.对于气体物质,研究它的质量方便,还是体积方便?,2.喝了汽水

8、以后,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还与什么有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有关系。压强减小,溶解度减小;压强增大,溶解度增大。,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小。,对于气体物质,我们通常测量它的体积,而不是去称量它的质量,所以研究气体的体积较方便。,3气体的溶解度: (1)定义:在压强为101 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体积。 (2)五因素:101 kPa、一定温度、1体积水里、饱和状态、气体体积。 (3)影响因素:温度、压强。 升高温度,气体溶解度减小;降低温度,气体溶解度增大。 增大压强,气体溶解度增大:减小压强,气体溶解度减小。,1.溶解度曲线

9、的变化规律 a.有些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陡”,如KNO3; b.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平”,如NaCl 。 c.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表现在曲线“坡度”下降,如Ca(OH)2 。,2.运用溶解度曲线判断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 根据溶解度曲线受温度变化的影响,通过改变温度或蒸发溶剂,使溶质结晶折出,从而达到混合物分离、提纯的目的。如KNO3和NaCl的混合物的分离。 (KNO3、NaCl溶解度曲线如图),【拓展延伸】,(1)温度变化对物质溶解度影响较大,要提纯这类物质。可采用降温结晶法。 具体的步骤

10、为:配制高温时的饱和溶液,降温,过滤,干燥。如KNO3中混有少量的NaCl,提纯KNO3可用此法。 (2)温度变化对物质溶解度影响较小,要提纯这类物质,可用蒸发溶剂法。 具体步骤为:溶解,蒸发溶剂,趁热过滤,干燥。如NaCl中混有少量KNO3,要提纯NaCl,可配制溶液,然后蒸发溶剂,NaCl结晶析出,而KNO3在较高温度下,还没有达到饱和,不会结晶,趁热过滤,可得到较纯净的NaCl。,1.(2014青岛中考)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泥水中,泥是溶质,水是溶剂 B.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C.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D.6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11、为110 g,则该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121,解析:泥水不是溶液;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如固体氢氧化钠溶解会放热,硝酸铵晶体溶解会吸热等;搅拌可以增大固体物质的溶解速率,但不能增大物质的溶解度;6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 g,是指在60 时,100 g水中最多可溶解110 g硝酸钾,溶质质量为110 g,溶剂质量为100 g,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110 。,B,2.(2015泉州中考)如图是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解析:比较溶解度时应说明温度,不说明温度比较无意义;乙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而不是不受温度的影响;由溶解度随

12、温度变化情况可知,甲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大,t1 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 时(不考虑水分的蒸发)会变为不饱和溶液,没有晶体析 出;t2 时,两曲线相交,甲与乙的溶解度相等。,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乙的溶解度不受温度的影响 C.t1 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 时(不考虑水分的蒸发)会有晶体析出 D.t2 时,甲与乙的溶解度相等,D,3.(2014龙岩中考)图为硫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解析:由图可知: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50 40 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所以50 的Na2SO4饱和溶液降到40时不会有晶体析出,故B错误

13、;C.40 时硫酸钠的溶解度是50 g,即150 g饱和溶液中含有50 g硫酸钠,所以75 g饱和Na2SO4溶液中含25 g Na2SO4;由于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而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所以不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含少量Na2SO4的NaCl。,A.温度升高,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 B.50 的Na2SO4饱和溶液降到40 时有晶体析出 C.40 时,75 g饱和Na2SO4溶液中含 25 g Na2SO4 D.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含少量Na2SO4的NaCl,C,4.下列有关汽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解析:汽水显酸性;胃酸过多的人胃液的酸性较强,汽水中由于

14、溶有二氧化碳而显酸性,所以不能大量饮用汽水;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溶于水的能力并不强;打开汽水瓶盖气压变小,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变小,所以有大量气泡冒出。,A.汽水显碱性 B.胃酸过多的人要多喝汽水 C.CO2易溶于水,所以用来制汽水 D.打开汽水瓶盖时,有大量气泡冒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减小,D,第2课时 二、溶解度 1.固体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四大要素:一定温度下、100克溶剂、饱和状态、溶质的质量。 2.溶解度曲线: (1)含义: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2)作用:可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时的溶解度。 (3)溶解度的变化规律: 多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少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气体的溶解度 (1)定义:在压强为101 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体积。 (2)五因素:101 kPa、一定温度、1体积水、饱和状态、气体体积。 (3)影响因素:温度、压强。 升高温度,气体溶解度减小;降低温度,气体溶解度增大。 增大压强,气体溶解度增大;减小压强,气体溶解度减小 。,一、教材作业 【必做题】 教材第40页练习与应用的4、9题。 【选做题】 教材第40页练习与应用的3、5 题。 二、课后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