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二讲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创新课件必修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589810 上传时间:2019-03-21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2.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专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二讲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创新课件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浙江专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二讲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创新课件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浙江专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二讲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创新课件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浙江专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二讲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创新课件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浙江专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二讲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创新课件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专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二讲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创新课件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二讲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创新课件必修(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讲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必考加试),考点一 全球气候变化(必考) 考点梳理 1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b加试) 2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和图示(c加试),波动,冷暖干湿,长短不一,温暖期,寒冷期,上升,全球陆地降水量,热带地区,亚热,带地区,考点突破 近现代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气温升高是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表现为:,(2016新课标)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长白上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据此完成13题。,1在高山苔原

2、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的指标是( ) A大气温度 B降水量 C积雪厚度 D植被覆盖度,2长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冻害高发,是因为该坡( ),A年降水量最少 B冬季气温最低 C年日照最少 D冬季风力最大,3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 ),A蒸腾加剧 B低温更低 C降雪期推后 D太阳辐射减弱,解析 第1题,该题用排除法,大气温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山地不同海拔降水量也有所不同,温度和降水又同时影响山地植被,只有积雪厚度与海拔基本无关。故选C。第2题,由于长白山纬度较高,冻害一般发生在冬季,而西北坡冻害高发是因为处在冬季风的迎风坡,风力较大。故选D。第3题,材料中有由于全球变暖长白山

3、雪期缩短,说明该地冻害加剧与降雪的时间及长短有关,故选C。 答案 1.C 2.D 3.C,(2017浙名校协作体高三下考试)下图示意中生代与新生代全球平均气温与平均降水量的变化曲线。完成12题。,考点专练,1裸子植物繁盛时代的全球气候总体特点是( ),A暖湿 B暖干 C冷湿 D冷干,2相对于新生代其他时期,新生代第四纪总体上( ),A全球自然带北移 B全球高大山地雪线上升 C全球海岸线变短 D利于物种在岛屿间交流,解析 第1题,中生代时裸子植物空前繁盛,读图可知,中生代气温偏暖,降水偏少。第2题,相对于新生代其他时期,新生代第四纪总体上气温较低,全球高大山地雪线下降,利于物种在岛屿间交流,所以

4、D正确。 答案 1.B 2.D,(2016浙江省温州中学高二期末)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但就升温幅度而言,北半球比南半球大,高纬度地区一般比低纬度地区大。据此完成34题。,3下列四地中升温幅度最大的是( ) A蒙古高原 B亚马孙平原 C巴西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A大气成分的差异 B海陆分布的差异 C太阳辐射的差异 D大洋环流的差异 解析 第3题,考查气候的影响因素。依据试题信息,就升温幅度而言,北半球比南半球大,高纬度地区一般比低纬度地区大,由此可判断A选项正确。第4题,考查气候的影响因素。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南半球,依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北半球比南半球升温快。 答案 3.A

5、4.B,4导致南北半球升温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是( ),5(2016苍南县龙港月考)读18602002年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变化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860年1900年气温变化最小 B1860年1920年全球平均气温较低 C1920年1940年气温持续上升 D1980年以来,寒冷与炎热交替,解析 读图分析数据即可作答。19861990年,气温变化幅度约0.5 ,而19401980年气温变化幅度约0.3 ,故A错;18601920年全球平均气温在图中是最低的,B正确;19201940年气温呈波动上升,故C错;1980年以来,气温呈波动上升,故D错。 答案 B,6读“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图”,回答

6、下列问题。,(1)该图所示的部分地质时期曾出现过_次大冰期,它们出现的时期是分别是_和_。,(2)图中反映全球气候一直处于_变化之中。 (3)从图中可以看出温暖期较_(长或短),寒冷期较_,湿润期和干旱期相互_出现,但新生代以_期为主。 答案 (1)两 石炭二叠纪 第四纪 (2)波动 (3)长 短 交替 湿润,考点二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必考加试) 考点梳理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d加试),考点突破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1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气候变化引起的资源条件变化,(2)对海平面和海岸带的影响,(3)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4)对生态系统的影响,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7、(1)对农业的影响,(2)对工业的影响,(3)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措施的分析思路,(2016上海地理)气候异常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它严重威胁与影响人类的生存和生活。据此完成12题。,1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会导致( ),欧亚大陆的冰川后退 太平洋部分岛屿逐渐消失 北美中高纬小麦减产 影响东亚的台风数量减少 A B C D,2今年4月,太平洋周边某些国家出现异常高温干旱天气,有专家认为这与厄尔尼诺有关。根据厄尔尼诺影响的一般规律判断,发生干旱的国家可能是( ),A日本 B泰国 C智利 D秘鲁,解析 第1题,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会导致:欧亚大陆的冰川后退,海平面上升太平洋部分岛屿

8、逐渐被淹没甚至消失;北美中高纬地区热量增加小麦可能增产;全球大气环境紊乱,影响东亚的台风数量增加。选A正确。第2题,厄尔尼诺是南太平洋赤道附近的海水异常增温的现象;它的影响使得美洲西海岸的智利、秘鲁多雨;日本大部分地区多雨;东南亚气候变得干旱,泰国干旱严重。选B正确。 答案 1.A 2.B,考点专练 (2015浙江9月选考调测)下图为中国、美国和欧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温室气体排放( ) A美国始终最大 B美国人均高于中国 C欧盟持续增加 D中国处于较高水平,2温室气体浓度持续升高导致全球变暖,可能会( ),A提高粮食生产稳定性 B导致生物物种大量增加 C缩短高

9、纬河流封冻期 D降低自然灾害发生频率 解析 第1题,美国温室气体在早期较少,欧盟温室气体排放呈波动上升的趋势,目前美国排放量较中国多,而人口较中国少,故美国人均高于中国。第2题,全球气候变暖,会使河流封冻期变短。 答案 1.B 2.C,3(2016浙江省4月选考)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导致( ),A厄尔尼诺频率减小 B高山雪线下降 C水稻分布北界南移 D大陆海岸线变短 解析 全球变暖,导致极端天气增多,自然灾害事件增加;气温升高,高山雪线上升;气候变暖,水稻分布北界北移;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海岸线后退,大陆海岸线缩短。 答案 D,(2016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高二期末)读19562010年祁连山不同

10、朝向冰川面积变化统计图(下图),完成45题。,4造成该山地冰川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壳下沉 B降水减少 C外力侵蚀 D全球变暖,5冰川面积的变化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可能是( ),A山区湖泊萎缩 B冰蚀作用增强 C干旱程度加剧 D山麓绿洲扩大 解析 第4题,考查地理环境的影响因素。依据图示信息可知,不同朝向冰川面积都有减少,所以是全球变暖的结果。第5题,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冰川面积的减少,对气候的调节作用减弱,加剧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干旱程度。 答案 4.D 5.C,6(2016上海等级性学考,改编)巴黎协定是“人类送给地球最好的礼物”。巴黎协定缔约国承诺采取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这将直接有助于( ),减缓海平面上升趋势 减轻酸雨的危害 减缓臭氧洞扩大趋势 减轻水体的污染 A B C D 解析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可减缓温室效应,减缓海平面上升趋势,正确。温室气体不会带来酸雨危害和水体污染,、错误,故本题选择,B正确。 答案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