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2018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三 古代诗歌阅读 课案4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588866 上传时间:2019-03-21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2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卷)2018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三 古代诗歌阅读 课案4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卷)2018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三 古代诗歌阅读 课案4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卷)2018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三 古代诗歌阅读 课案4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卷)2018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三 古代诗歌阅读 课案4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卷)2018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三 古代诗歌阅读 课案4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卷)2018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三 古代诗歌阅读 课案4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卷)2018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三 古代诗歌阅读 课案4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课件(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案4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学习目标,分类点拨,学习目标,1.掌握诗歌语言鉴赏题型特点及其答题技巧; 2.提高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分类点拨,方法突破,品味诗歌的精妙词语,类题一,1.常见命题 (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什么作用? (3)你认为这首诗某句的“诗眼”是哪一个字?为什么? (4)与其他某字比较提出优劣问题。,2.答题方法 (1)熟记分布规律,准确判定炼字。 炼字在诗中的分布规律有三条: 从词性上看,炼字以动词和形容词居多,有时也会有叠音词和数词。 高考古诗鉴赏题考查最多的是五言诗中的动词。如林景熙溪亭颈联“独行穿落叶,

2、闲坐数流萤”中“穿”“数”二字都是动词。叠音词也是一类重要炼字。古诗中常用表示时间的叠音词“年年(岁岁)”“日日”“朝朝”“暮暮”“夜夜”“时时”等抒发强烈情感。柳中庸征人怨中“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岁岁”“朝朝”相对,“金河”“玉关”,“马策”“刀环”并举,又加以“复”字和“与”字,给人以单调困苦、不尽无穷之感,从“岁岁”说到“朝朝”,着重从时间上倾诉征人的怨苦无时不在。,从位置上看,炼字多分布在律诗的颔联和颈联中。 五言诗句中第二、三、五字为炼字,特别是五言律诗句中第三字,如王维过香积寺颈联“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中“咽”“冷”分别是上下句中第三字。王维使至塞上颈联“大漠孤

3、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直”“圆”分别是上下句中第五字。七言诗句中第二、五、七字为炼字,特别是七言诗句中第二、五字,如刘长卿送严士元颈联“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中“斜”“绿”分别是上下句中第二字,杜甫秋兴八首(其一)颔联“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中“兼”“接”分别是上下句中第五字。钱起和李员外扈驾幸温泉宫颔联“雪霁山门迎瑞日,云开水殿候飞龙”中“霁”“迎”“开”“候”都是炼字。 从修辞上看,常是诗句中运用通感、比拟、夸张等修辞的字。 如宋祁木兰花东城渐觉风光好“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中“闹”字就运用了通感,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颔联“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中“引”“衔

4、”字就运用了比拟修辞。,(2)炼字的四个思考角度。 修辞角度。 “云破月来花弄影”因拟人而使满篇生辉。破、来、弄三字写出三种连续的动态:云破而有月来,月来而有花影,花影引出弄字,有弄而有花枝随风摇动、抚弄花影的幽雅姿态。云横皓月、风弄花影,构成了一幅幽美朦胧的画面。云、月、花都拟人化了,被赋予丰富的情感和生命,同时使宁静的画面有了飞动之势。“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更是吹笛人之心。“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二字,同属拟人手法,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苦痛。“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蒸”“撼”具有夸张色彩。,声

5、韵角度。 古诗词讲究平仄声韵,优美的诗词平平仄仄起来就是和谐的旋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冻”字比“饿”响亮,更具铿锵气势,更见冲天悲情。叠词最具声韵效果,它不仅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更有强化作用。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可谓千古名句,是声韵的叠加,也是哀怨之情的叠加。王维积雨辋川庄作中的“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用叠字之法,不仅摹景有神,而且音调抑扬,气韵流畅。黄山谷以“夜听疏疏还密密,晓看整整复斜斜”描绘雪景,可以说是古今绝唱。,活用角度。 古人惯于活用词语,形容词,名词,都可作动词,且一作就鲜活生动,呼之欲出。如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着一“肥”字

6、,写出了动态,写出了形态,想那梅子从青青小小的羞涩,到黄黄肥肥的圆甜,那黄中晕红的丰润,怎不叫人垂涎!再有“日色冷青松”(过香积寺王维)、“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破山寺后禅院)、王昌龄“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蒋捷“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冷、悦、空、淡、绿、红、绿,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这些词语各有妙用,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语境角度。 无论是“捻断数茎须”,还是“两句三年得”,其目的都是使语言最契合语境,最富表现力,把意思表达得准确、鲜明、生动、精巧。因此是否契合语境也该是判断炼字优劣的重要依据。退

7、之先生据“笃笃笃,清脆的敲门声,衬托得山里的夜晚更加寂静”替贾生选择了敲字,传为佳话,而近人大胆质疑:如果是主人,进自家大门何需敲?轻轻推门而入,岂不更见宁谧谐和温情。以语境为据,也不无道理。郑谷把齐己的早梅诗“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中的“数枝开”,改为“一枝开”,因为“数枝”不若“一枝”更能言梅开之早,齐己因此而拜郑谷为“一字师”。,(3)诗眼的确定。 诗眼是指全诗中最为传神、最能使全诗生动飞扬的关键字、词、句,是作者感情的喷发口,熔铸了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考生首先要确定诗歌的感情,然后按照上述条件确定诗眼。在回答问题时,要考虑它对主旨感情的表达和诗歌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3.答题步骤 第一

8、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释义或点明特点) 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情景。(分析:内容+手法) 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效果作用:意境+感情),类题二,赏析诗歌中简练精美形象生动的句子,诗歌中简练精美形象生动的句子也是高考中命题的热点,选的较多的是诗歌中内涵丰富、赏析角度多、表达效果强的诗句。常从理解和赏析两方面独立命题。 1.常见命题 (1)前人认为,某句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要分析。 (2)本诗某句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 (3)怎样理解诗中某句。,方法突破,2.答题方法 理解句子的分析包括诗句的含意、色彩、情感等。赏析句子除

9、了指出含意之外,还要分析艺术手法和表达效果。要联系上下句,甚至要结合全篇来进行。要注意诗句中的词语,尤其是精当的动词、形容词以及叠词,另外还要注意诗句的语法现象以及修辞手法等。 3.答题步骤 第一步,指出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第二步,把该字放入原句,展开想象与联想,描述景象; 第三步,指出其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第四步,点出该字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征,烘托渲染了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类题三,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语言风格是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诗人、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也就是对诗歌语言

10、的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方面的赏析。 1.常见命题 (1)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 (3)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有时要求结合炼字或句式等特点来回答)。,方法突破,2.答题方法 (1)梳理所学诗文,归纳语言风格大致类型。 古诗词语言风格一般有清新、明快、凝练、含蓄、华丽、质朴、晦涩等类型。 清新主要指语言浅显而有新意。比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句写了四种景色,动静结合,语言清新生动。 明快主要指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的语言风格。如白居易的诗。 凝练主要指语言简洁

11、而含意丰富。如杜甫的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全用实词,意象密集。,含蓄有时也称蕴藉,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 华丽主要指有富丽的词藻,绚丽的文采,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李贺的诗。 质朴主要指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但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作家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诗,李煜的词。 晦涩主要指语言艰涩、冷僻、难懂。如李商隐的一些朦胧诗。“韩孟诗派”的奇崛险怪。,(2)从诗歌语言格调、意象选择、意境特色营造、情感抒发等方面入手,鉴赏语言风格。并且要联系主旨。语言是为内容服务的,内容决定语言风格,切忌脱离诗歌主旨而空谈语言。 3.答题步骤 第一步,用一两个词准确地点明语言特色。 第二步,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第三步,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