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谏》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585160 上传时间:2019-03-21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7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求谏》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求谏》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求谏》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求谏》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求谏》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求谏》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求谏》课件(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目标: 1、了解贞观政要的主要思想及其进步意义。 2、了解唐太宗对于纳谏的认识,体会封建帝王的治国思想。 3、学习唐太宗广开言路,虚心纳谏的精神,认真听取他人意见,及时改正自身缺点 4、积累“寻、理、信、遇”等实词词义,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特殊句式。 学习重点: 1、理解文意,积累文中的重要实词及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准确辨识特殊句式 2 、学习文章运用多种方式说理的方法,并能学以致用,3 、概括文意,准确概括唐太宗的性格特点 4、学习唐太宗广开言路,虚心纳谏的精神,认真听取他人意见,及时改正自身缺点 学习难点: 1、准确概括文意 2、学习文章的说理方法,一、求谏产生的文化背景。 1谏官制

2、度 中国古代,皇帝的独断专行可以说完全是制度化的,皇帝批阅百官奏章疏报,直接决定国事,然后交付有司执行办理。其信息来自呈奏章的官员,但决策仅仅由皇帝本人进行。唐宋时期,实行三省制,由中书省负责起草政令,相当于皇帝的秘书班子;门下省掌出纳帝命,拥有对中书省的草诏的审核权;尚书省负责具体贯彻政令。但皇帝独断的决策方式从未废弃。明太祖朱元璋时,甚至废除了丞相和中书省,自己亲自批阅文武百官的奏章,进行决策。 两千年间,皇帝直接批阅文武百官的奏章疏报,,是朝廷决策的基本方式之一。百官的奏章疏报和朝议,是大臣发表政见的机会。为了保证信息的畅通,朝廷还设立了专门的谏官。唐初,政治比较开明,贞观以后,谏官尤为

3、皇帝所倚重。唐代的谏官各有分工,散骑常侍掌管规谏讽喻皇帝和朝廷重臣之过失,谏议大夫负责谏论分析朝政的得失,补阙、拾遗之官负责朝仪供奉等事务的讽谏。如果遇到重大的军政事务,就在朝日御前会议上提出;若只是一般政事,则可以随时以书面形式上奏。 唐制规定,在宰相入宫内与皇帝研讨政事之时,谏官亦可以同入参加讨论;而当谏官与皇帝研讨政事时,则可以无须先通知宰相,这就从制度上保证了谏诤系统行使监督职能之路的畅通。,唐时出现清明盛世,与谏官职权的提高有一定关系。以后,谏官制度又有所变化,不过,大臣对皇帝的规劝权实际上有所缩小。 谏官制度是君主专制政体的有益补充,言路通畅对于国家政事的顺利流转有着重要的作用,古

4、今的有识之士都从各个方面论证过纳谏之益,历史也证明了纳谏可以减少君王一人专权可能产生的弊政,而拒谏饰非则可能带来国家覆亡的危险。,以铜为鉴, 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鉴, 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鉴, 可以明得失。,朕尝宝此三镜,用防己过。 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魏 征,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贞观政要全书10卷40篇,8万余言,作者是唐代史学家吴兢。,这部书以记言为主,所记基本上是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臣下魏征、王珪、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关于施政问题的对话以及一些大臣的谏议和劝谏奏疏。此外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2贞观政要,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吴兢的著作,它以唐太宗君

5、臣论政的言论为主,全面反映了中国古代以“君道”为中心的治国理念,宋以后历代君王对此书都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因此,它是了解中国古代政治的一把钥匙。书共分十卷四十篇,因其编辑是“随事载录,用备劝戒”,所以每篇都是围绕一个中心问题展开的,每卷大体上也有一个中心。它并不拘于描述具体历史事件,而是通过列举那些对后人有借鉴意义的君臣言行,显示贞观年间,的政治面貌。分别讨论了为君之道、任贤纳谏以及仁义、忠义、孝友、公平、诚信等道德准则和俭约、谦让等社会风尚,在崇儒、重农、刑法、贡赋、征伐、安边等古代社会具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上,也都各有专门论及。可称得上“人伦之纪备矣,军国之政存焉”。 全书以君道篇为首,慎终篇

6、为止,这种编排方式是有很深的寓意的,体现了吴兢的政治思想。吴兢认为君主是维系一个王朝的关键所在。因为在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下,政治权力高度集中,皇权是凌驾于一切,权力之上的至高无上的特权,皇帝的英明或昏聩对全国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经济影响极大。因此,有眼光的政治家和史学家必然格外注重君主的个人素质。如唐太宗自己就很重视“君道”问题,他既是一个身体力行的社会实践家,同时也是一个善于总结的政治理论家,唐太宗在辞世的前一年(贞观二十二年)曾撰写了帝范一书,赐给太子李治学习。此书后来与贞观政要一道成为后世帝王的政治历史教科书。由此可见,“君道”乃是唐太宗政治理论思想的核心,吴兢是深得其中三昧的。 贞观政要的其

7、他各篇基本上,都是围绕“君道”这一中心思想而发挥的,是“君道”在社会政治生活各个方面的具体体现。慎终篇为全书之末,体现了作者期望帝王能够兢兢业业、善始善终的深意。自古“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历史上的众多君王往往功成而德衰,就连唐太宗这样的英主也不能免。贞观中期以后,李世民面对自己的文治武功,骄逸情绪逐渐滋长,在用人、纳谏、司法等方面都表现出了“傲物”的倾向。在求谏一章中,吴兢记录了很多唐太宗论述求谏的言论,这些言论很有系统性,是唐太宗在借鉴历史教训基础上得出的,深刻认识。他一方面认识到帝王一人处政的不足,强调大臣进谏的必要性,要求大臣要行使规谏的责任,提出了“君臣上下,各尽至公,共相切磋

8、,以成治道” 的理念。一方面又采取种种措施,鼓励大臣进谏。比如大臣进谏的最大顾虑当然是冒犯“龙颜”,为了打消这种顾虑,他明确表示:“每有谏者,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贞观政要写作于开元、天宝之际。当时的社会仍呈现着兴旺的景象,但社会危机已露端倪,政治上颇为敏感的吴兢已感受到衰颓的趋势。为了保证唐皇朝的长治久安,他深感有必要总结唐太宗君臣相得、励精图治的成功经验,为当时的帝王树立起施政的楷模。贞观政要正是基于这样一个政治目的而写成的,所以它一直以其具有治国安民的重大参考价值,而得到历代的珍视。,太宗威容俨肃,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太宗知其若此,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冀闻谏诤,知政教得失。

9、贞观初,尝谓公卿曰:“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故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前事不远,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面容严肃,做出和颜悦色的样子,希望,直言规谏,借助,国君如果自以为贤能,臣子又不匡正,想,不陷入危亡失败的境地,,怎么可能呢?,保全,闭口不说话,最后,不久,人民、百姓,竭力陈说,直言规劝,翻译:,太宗仪表威武,面容严肃,百官中进见的 人,都举止失当。太宗知道大家这样,每次接 见臣下启奏事情,必定做出和颜悦色的样子, 希望听到臣子的直言规谏,知道

10、政治教化的得 失。贞观初年,太宗曾对王公大臣们说:“一 个人想看到自己的面容,必须要有一面明镜; 一个国君想知道自己的过失,必须借助于忠 臣。国君如果自以为贤能,臣子又不匡正,想 不陷入危亡失败的境地,怎么可能呢?所以, 国君失掉国家,臣子也不能单独保全他的家。,至于像隋炀帝那样残暴淫虐,臣下都闭口不说 话,终于听不到自己的过失,结果国破身亡, 他的大臣虞世基等人,不久也被诛杀。前朝的 事情不远,你们今后凡看到我做的事不利于百 姓的,一定要直言规劝。”,翻译:,A、唐太宗是在什么背景下求谏的?求谏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 唐太宗发现自己上朝时过于严肃,文武百官都害怕他,举止失常。官员们个个为求自

11、保,不敢直陈意见。于是,他就改变做法,放下皇帝的架子,摆出一副虚心请教的神态,希望听到属下的谏诤之词。 其实,他求谏的目的,并非着眼于人民疾苦,而是总结历史教训,为了维护唐王朝的统治,其根本是从整个统治阶级利益出发的。,B、唐太宗对于纳谏有着怎样的认识? 明确: 唐太宗参加了推翻隋朝的斗争,从自己的经历出发,他深深地懂得要想保住刚刚建立的大唐江山,必须广开言路,虚心纳谏,实行开明的政策,为此,他以随炀帝拒谏饰非为鉴,虚怀若谷,从谏如流,避免和纠正了许多错误。,第一段中唐太宗的论述包含几层 意思?他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式来表 达自己的观点?,这一节主要有两层意思:,唐太宗在这段论述中道出了自己对于

12、理想的 政体运作模式的设想君主开怀纳谏和臣子忠 直敢言的相互配合,这对于君臣关系的论述是有 一定说服力。但是,在皇帝占主导地位的古代政 治格局中,皇帝和臣子的地位并不是对等的,这 种政体运作模式能否顺畅进行,主要取决于皇帝 一方。隋朝的灭亡虽然有“臣下钳口”的原因, 但这种局面的造成从根子上讲是因为隋炀帝的 “暴虐”。,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正主任邪 臣,不能致理;正臣事邪主,亦不能致理。 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朕虽 不明,幸诸公数相匡救,冀凭直言鲠议,致 天下太平。”谏议大夫王珪对曰:“臣闻木从 绳则正,后从谏则圣。是故古者圣主必有争 臣七人,言而不用,则相继以死。陛下开圣

13、虑,纳刍荛,愚臣处不讳之朝,实愿罄其狂 瞽。”太宗称善,诏令自是宰相入内平章国 计,必使谏官随入,预闻政事。有所开说, 必虚己纳之。,重要词语: 致理:招致天下太平。致,招致。理:天下太平。 鲠议:耿直的议论,毫不避讳。 从谏:采纳谏议。 争臣七人:几个敢于直言谏诤的大臣。七,约数,几个。 圣虑:圣明的思虑。 刍荛:割草打柴,借指粗野之人。,翻译:,贞观元年,太宗对侍臣说:“正直的国君任 用了奸邪的臣子,不能使国家达到治平;忠正的 臣子侍奉邪恶的国君,也不能使国家达到治平。 只有(正直之)君遇上(忠正之)臣,如同鱼得 到水,这样天下才可以安定。我虽然不聪明,幸 而有你们多次匡正补救,希望凭借你

14、们耿直的议 论,使天下达到太平。”谏议大夫王珪说:“我 听说木头经过墨线就能锯直,国君采纳规谏就会 圣明。所以,古代的圣明君主一定有直言谏诤的 臣子七个,向国君进言不被采纳就要以死相谏。,陛下开启圣明的思虑,采纳我等鄙陋之人的意 见,愚臣处在这个不避忌讳的朝代,实在愿尽 自己愚劣的能力。”大宗称赞王珪的话对。下 令从今以后宰相进宫筹商国家大事,一定让谏 官跟随进去,让他参加接见,了解国家大事, 如果有所陈说,一定虚心采纳。,翻译:,第二段中君臣的谈话时围绕什么内容 进行的?两人在表达自己观点时用了什么 方法?,1.唐太宗发挥了他君臣互相配合的观点, 把君臣比之为鱼和水的关系。“鱼水”的比喻形象

15、地说明了唐太宗这个君主对于臣子重要性的认识。,2.谏议大夫王珪一席话是承接唐太宗的话而来的。,合作探究: A、本段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举例说明。 明确:本段运用了对比、比喻和举例论证的方法。 对比论证:君臣都有正邪两类,正主和邪臣的组合、正臣和邪主的组合,都不能使国家太平。这是从反面做的论证,意在说明只有正主和正臣组合,“君臣相遇,有同鱼水”,才能“海内可安”。 比喻论证:用鱼水关系比喻正直的君主和忠诚正直的臣子的关系。鱼儿有水才能活,离开了水,就成了枯鱼。还有用木头经过墨线标定就能锯直,比喻国君采纳规谏就会圣明。 举例论证:古圣主有诤臣七人。,B、对唐太宗“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匡救,冀凭直言

16、鲠议,致天下太平”的话应怎样理解? 明确:句中的“不明”“幸”有点谦虚的意思,但却不完全是客套话,其中也包含着他发自内心的对臣子的感谢以及对“直言鲠议”的渴求。 C、王珪的答话为何能获得唐太宗的赞赏?有何积极效果? 明确:他首先用比喻类比论证的方式开始议论,他用木头经过墨线标定就能锯直,比喻国君采纳规谏就会圣明。这里有点劝谏皇帝广开圣听的意思,但接下来他用古圣先王的事例来阐发自己的观点,则悄悄转换了话题,从君道转到了臣道,肯定了“争臣七人”“言而不用,则相继以死”的忠,直精神。言外之意,即以此作为学习的楷模,更何况现在唐太宗广开圣听、不耻下问、无所避讳,所以他们更愿意“罄其狂瞽”,尽其所能。这番议论既颂扬了唐太宗,又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为唐太宗所称赞,由此产生了一个积极的后果:下令从此让谏官“预闻政事”,凡有所陈奏,一定“虚己纳之”。这是一项高明的举措,从制度上保证了谏诤官员行使监督权之路的畅通,唐时出现清明盛世,与谏官职权的提高应该说是有一定关系的。,他首先用比喻类比论证的方式开始议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