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区)2018中考化学 第1篇 第16讲 溶液的形成及溶解度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577270 上传时间:2019-03-21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5.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地区)2018中考化学 第1篇 第16讲 溶液的形成及溶解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四川地区)2018中考化学 第1篇 第16讲 溶液的形成及溶解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四川地区)2018中考化学 第1篇 第16讲 溶液的形成及溶解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四川地区)2018中考化学 第1篇 第16讲 溶液的形成及溶解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四川地区)2018中考化学 第1篇 第16讲 溶液的形成及溶解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地区)2018中考化学 第1篇 第16讲 溶液的形成及溶解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地区)2018中考化学 第1篇 第16讲 溶液的形成及溶解度课件(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6讲 溶液的形成及溶解度,四川专用,溶液,一,几,均一,稳定,混合,均一,稳定,混合,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浓硫酸,NaOH,NH4NO3,NaCl,乳化,油滴,大油珠,稳定,【特别提醒】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CuSO4溶液是蓝色,高锰酸钾溶液是紫色等。 溶液中溶质不一定只有一种,但溶剂只有一种。 能与水反应的物质放入水中时,如果生成物是可溶的,则生成物为该溶液的溶质,如CaO溶于水时,溶质为Ca(OH)2,含结晶水的物质溶于水时,结晶水作溶剂,如CuSO45H2O溶于水时,溶质是CuSO4,而不是CuSO45H2O。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既与溶质性质有关,又与溶剂性质有关。 影响物质溶解速

2、率的因素有温度、颗粒大小以及是否搅拌等。,饱和溶液,【温馨提示】浓、稀溶液与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对于含不同溶质的溶液,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反之亦然;但对于同种溶质来说,在一定温度下,其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要浓。,溶解度,1固体溶解度 (1)概念:在_下,某固态物质在_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2)影响因素 内因:溶质和溶剂的性质。 外因:温度。a.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如_。 b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_,如_。 c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如_。,一定温度,100g,增大,KNO3,很小,Na

3、Cl,降低,Ca(OH)2,(3)溶解度曲线,甲物质在t1时的溶解度,是m2g,t2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都是m1 g,增大,较大,较小,冷却(降温),蒸发溶剂,饱和,不饱和,2气体溶解度 (1)在压强为_和一定_时,气体溶解在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_。 (2)影响因素 内因:_的性质。 外因:随温度升高而_,随压强增大而_。,101kPa,温度,气体体积,气体和溶剂,降低,增大,物质结晶的两种方法,1降温结晶法: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_的物质。 2蒸发溶剂法: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_的物质。,较大,较小,溶液的形成,【命题解读】溶液的形成是化学中考常见的考点,主要以文字叙述

4、的形式在选择题中考查。命题点有:溶液的判断以及溶液中溶质、溶剂的判断。 【例1】(2016,雅安)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食盐 B石灰石 C面粉 D植物油 【思路点拨】把物质放入水中能否形成溶液的关键是看能否形成均匀稳定的混合物。食盐放入水中,能形成均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石灰石难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面粉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混合物不均匀,不稳定,属于悬浊液;植物油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混合物不均匀,不稳定,属于乳浊液。 【方法指导】以单个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分散在水分子(溶剂)中,得到的就是溶液,溶液是均匀,稳定的混合物。,A,【对应练习】 1(2015,成都)通

5、常状况下,下列溶液的溶质为液体的是( ) A蔗糖溶液 B酒精溶液 C氯化钠溶液 D澄清石灰水 2(2015,南充)“五一”、“十一”小长假外出旅游是许多人喜爱的一种休闲方式。为防止旅途中皮肤意外擦伤后感染,常备碘酒。碘酒中的溶剂是_(写物质名称)。,B,酒精,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命题解读】溶解时的吸热、放热现象的判断主要以文字叙述或图片的形式在选择题中考查。 【例2】(2014,巴中)下列固体物质加入水中,溶液温度会降低的是( ) ANH4NO3 BNaCl CCaO DNaOH 【思路点拨】A.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故正确;B.氯化钠溶于水既不吸热也不放热,温度基本保持不

6、变,故错误;C.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明显升高,故错误;D.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明显升高,故错误。 【方法指导】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溶于水或与水反应的吸热与放热现象、温度变化情况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A,【对应练习】 1(2015,眉山)下列暴露在空气中质量明显增加,溶于水温度明显降低的物质分别是( ) 氧化钙 硝酸铵 浓盐酸 氯化钠 A B C D 2(绵阳变式题)小琪同学往右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固体物质,搅拌后,发现温度升高,石蜡熔化、塑料片掉了下来。该同学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蔗糖 B硝酸铵 C氯化钠 D氢氧化钠,B,D,饱和溶液和不饱和

7、溶液,【命题解读】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是化学中考常见的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或填空题中,主要命题点有: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判断、转化,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和稀溶液的关系结合考查。 【例3】 (2015,内江)已知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将50 时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30 ,_(填“有”或“没有”)晶体析出。 (2)20 时,在131.6 g 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_g KNO3。 【思路点拨】 (1)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将50 时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30 ,有晶体析出;(2)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 g,故在13

8、1.6 g 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31.6 g KNO3。,有,31.6,【方法指导】本题考查的是溶解度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对应练习】 1. (2015,眉山)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B水可以溶解任何物质 C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D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2(2016,宜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纯净物只含一种元素 B凡是有氧元素参与的反应就是氧化反应 C任何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均能变为不饱和溶液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会改变,D,D,【命题解读】溶解度曲线的应用是化学中考的常考内容,以文字叙述结合三线或两线的坐标曲线

9、图在选择题、填空题中出现。常考的命题点有:判断某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的溶解度;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溶质的质量分数;判断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的趋势;根据溶解度曲线的升降情况判断物质结晶或提纯的方法。,溶解度曲线,【例4】(2016,南充)根据图中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1)N点的意义是_。 (2)温度为t1 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 (3)将t3 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降温到t1 ,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t2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ba,bac,【方法指导】溶解度曲线表示的意义及

10、应用: 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溶解度曲线的走势表示某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两条曲线的交叉点表示两种溶质在某一对应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在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溶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此时的溶液必然是恰好饱和的溶液;在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则表示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在溶解度曲线上方的点,则表示未溶解的溶质与饱和溶液共存的混合物。,【对应练习】 1(2016,宜宾)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随温度升高,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均增大 Bt2 时,把50 g a放入50 g水中,可得到100 g a的饱和溶液 C将t2 时等

11、质量的a、b饱和溶液降温到t1 ,析出晶体的质量a大于b Dt1 时,a、c的溶解度相等,则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C,2(2016,达州)如图表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2 时,甲、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B乙中含有少量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Ct3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丙甲 Dt2 时,100 g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400 g水,得到10%的甲溶液,C,1(2015,攀枝花)将少量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味精 B食盐 C白糖 D植物油 2(2

12、015,成都)将60 的硝酸钾溶液降温至20 ,有晶体析出。有关该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60 时的溶液一定是硝酸钾饱和溶液 B20 时的溶液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C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D硝酸钾的晶体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D,A,3(2015,乐山)20 时,在三个各盛有100 g水的容器中分别加入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各10 g,充分溶解后,情况如下表所示 ,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C,A.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 B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丙甲 C升高温度,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会改变 D20 时,甲的溶解度最小,4(2015,自贡)

13、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0 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B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大 C将30 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0 ,有晶体析出 D20 时,将25 g甲加入50 g水中,可形成75 g溶液,D,5(2014,成都)某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A.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20 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0.16 g C40 时,降低该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会析出溶质 D60 时,向100 g水中加入0.20 g该物质充分搅拌,固体完全溶解,6(2016,德阳)海水晒盐提取食盐晶体后留下的母液叫卤水

14、,卤水中除含NaCl外,还含有MgCl2、MgSO4等物质。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 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MgSO4 B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不断增大 C将卤水加热到80 以上蒸发水分,逐渐析出的晶体是NaCl和MgSO4 D20 时,向40 g NaCl固体和40 g MgCl2固体中分别加入100 g水充分溶解后,两种溶液均能达到饱和状态,C,7(2015,雅安)甲物质的溶液可用作化肥、电镀液等。甲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是102.5 g 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20 时,100 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28.6 g D. 将70 甲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或降低温度,都有晶体析出,D,8(2016,资阳)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_时,物质A和C的溶解度相等; (2)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2 降温到t1 时,溶液质量没有发生改变的是_。 (3)t2 时,A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100b)g A的饱和溶液从t2 降温至t1 ,溶液的质量为_g。,t1,C,(100a),9.(2016,泸州)已知: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1)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趋势更大的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