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2018年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1 第15篇 与朱元思书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571309 上传时间:2019-03-21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2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2018年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1 第15篇 与朱元思书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湖南2018年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1 第15篇 与朱元思书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湖南2018年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1 第15篇 与朱元思书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湖南2018年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1 第15篇 与朱元思书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湖南2018年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1 第15篇 与朱元思书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2018年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1 第15篇 与朱元思书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2018年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1 第15篇 与朱元思书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第15篇 与朱元思书,知识梳理,第一部分 总叙富春江景色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1. 词语解释 (1)从流飘荡 从: (2)任意东西 东【F】: 西【F】:,顺、随,向东,向西,2. 句子翻译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3. 文意理解 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内容上概括了沿途所见山水景物的特色,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结构上从山水两方面总领下文。,第二部分 富春江水之异 水皆缥(pio)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

2、湍甚箭,猛浪若奔。 1. 词语理解 (1)急湍甚箭 甚: (2)猛浪若奔 奔: 2. 句子翻译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飞奔的马。,这里指飞奔的马,比,超过,第三部分 富春江山之奇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lng)作响;好鸟相鸣,嘤嘤(yng)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yun)飞戾(l)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 词语理解 (1)负势竞上 上: (2)蝉则千转不穷 转:,向上,通“啭”,鸟叫声,(3)鸢飞戾天者 戾: (4)经纶世务者 经纶

3、: (5)窥谷忘反 反: (6)疏条交映 映: 2. 句子翻译 (1)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至,筹划,通“返”,返回,掩映,争着爬得最高,伸得最远,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4)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 3.句子朗读节奏 蝉 则 千 转 不 穷,猿 则 百 叫 无 绝。,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全文梳理,【全文中心】本文是吴均写给他的朋友朱元思的一封书信,文章叙述了作者乘船自富阳至

4、桐庐的途中所见,描绘了一段秀美的山光水色,营造了一种清新自然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热爱和鄙弃名利的思想感情。,文意理解 吴均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萌生避世退隐之意;杜甫饱览泰山雄奇秀丽的景色却立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人生誓言。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你更欣赏哪一种?请说说你的理由。 我更欣赏杜甫的人生态度。我们祖国山河壮美,美丽的地方比比皆是,如果我们都去避世隐退,就把自己的社会责任丢弃了。为了祖国山水更美,为了保卫这样的山水,我们必须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金题演练,一、(16预测)古文阅读。(14分) 【甲】与朱元思书全文 【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

5、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吴均与顾章书) 【注】还觅薜萝:意思是正准备隐居。薜萝,都是植物名。屈原楚辞“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薜荔兮带女,萝”后以此代指隐士的服饰。梅溪:山名,在今浙江安吉境内。限日:遮挡阳光。幽岫:幽深的山穴。重:向往。竹实:又名竹米,状如小麦。隐士所食之物。 1. 解释下面标色的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从流飘荡 ( ) (2)窥谷忘反 ( ) (3)蝉吟鹤唳 ( ) (4)岂徒语哉 ( ),顺、随,通“返”,返回,叫,难道,2. 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头也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2)山谷所资,于斯已办。 山谷中(隐居生活)所需要的物品,在这里已经具备。 3. 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请找出语句并加以简要分析。(4分) 甲文: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作用:活灵活现地写出了树之奇,山之奇。,乙文: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 作用: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山之高,水之绿。 4. 这两篇山水小品文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抒发了作者对美好大自然的喜爱和避世退隐的高洁情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