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专题十二 题型一 方法三 排除法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546691 上传时间:2019-03-21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9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专题十二 题型一 方法三 排除法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8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专题十二 题型一 方法三 排除法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8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专题十二 题型一 方法三 排除法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8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专题十二 题型一 方法三 排除法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8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专题十二 题型一 方法三 排除法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专题十二 题型一 方法三 排除法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专题十二 题型一 方法三 排除法课件(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方法三 排除法,1.方法概述 排除法是同学们在解答选择题时采用最频繁的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就是在认真阅读、分析题干所给条件的基础上,对题目所给的四个选项逐一分析,排除错误选项。此即所谓的“去伪存真”。排除法适用于一些比较复杂的选择题,如有的题目中列举的地理现象比较多,难以直接进行判断,这时可以运用排除法。此外,对于同学们感觉不太熟悉的题目,不太熟悉的选项,运用排除法可提高正确率。,2.增分策略 选择题的解题本质就是去伪存真,舍弃不符合题目要求的错误选项,找到符合题意的正确结论。解题时要把每个选项与题干条件逐一对照,可先从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选项开始,把一些较易判定、不合题意的选项排除,缩小选择

2、的范围,再从其余的选项中找出正确的选项。通俗地讲,先捏软柿子(先判断容易的选项,再判断有难度的选项),拣出烂柿子(排除错误的选项),吃掉好柿子(选择正确的选项)。一般有三种情况:,(1)排错法 典题试做1 下列现象在12月可能出现的是( ) A.新加坡昼长夜短 B.新加坡昼短夜长 C.拉普拉塔河进入枯水期 D.印度河进入丰水期,解析 该题A、B选项恰好相反。赤道全年昼夜平分,春秋分日全球均是昼夜平分,除此之外,其他地方的其他时间均不可能昼夜平分。12月不是春秋分日,新加坡不在赤道(在北半球),那么答案取A、B之一。所以我们就排除C、D两选项。该月是12月,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

3、相反,所以选B。如果不能马上确定答案是A、B两者之一,那么就只能逐步排除。拉普拉塔河位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所以夏季多雨,为汛期,冬季少雨,为枯水期,12月为南半球夏季,拉普拉塔河进入丰水期,同理推出D选项叙述也是错误的。 答案 B,【方法归纳】 这里的“错”是指表述错误或与题干意思不符的选项。 (2)排漏法 典题试做2 下图为我国北京、广州、武汉、哈尔滨四个城市的季节分配示意图,图示城市依次为( ),A.北京 广州 武汉 哈尔滨 B.北京 武汉 哈尔滨 广州 C.广州 武汉 哈尔滨 北京 D.广州 北京 哈尔滨 武汉 解析 四个城市中广州由于纬度较低,没有冬季,故为广州,排除A、B选项;

4、武汉与北京相比,夏季较长,故为武汉,排除C选项。 答案 D,【方法归纳】 组合型选择题(又称复合型选择题)的选项由多个项目组成。这种类型的题目最适合运用排漏法,但要注意,大多数情况下是先找出不符合题意的项目,然后排除有这个项目的选项,这样就可以快速选出正确选项,这叫排错法。当然,如果肯定某个项目是对的,那么排除没有该项目的选项也可以,这叫排漏法。,(3)排正法 典题试做3 读某发达国家四城市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城市的养老服务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 B.b城市的文化教育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 C.c城市劳动力不足,容易出现用工荒 D.d城市要注意发

5、展一些需女工较多的轻工业,以平衡男女就业比例,解析 a城市的老年人口比重较大,故养老服务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b城市中20岁左右人口比重非常大,且男女比例一样,应该是该年龄段的大学生到该城市求学所致,说明其文化教育占主要地位;d城市中青壮年男性人口比例过大,应采取措施平衡性别比例。而c城市青少年儿童比重较大,未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不太可能出现劳动力不足现象,故不正确的是C。 答案 C,【方法归纳】 按照题干要求排除说法正确的选项,这主要是针对要求选出说法错误、不准确或不符合事实一项的选择题。做好这类试题要仔细审题,切忌粗心大意。因为在这类试题中,说法正确的选项反倒是不符合题干要求的,是“错误”的选项。 【小技巧】 运用排正法解题最容易粗心大意,因为题干要求选“不正确的说法”、“不包括”、“错误的”等。有不少同学开始做对了,但在最后复查时又进行了更改,还是选了一个说法“正确”的选项,结果错了。因此,解此类试题时,最好在说法正确的选项前打“”,说法错误的选项前打“”,最后再确定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