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考生物面对面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的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3讲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复习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546607 上传时间:2019-03-21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2.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中考生物面对面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的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3讲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复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2018中考生物面对面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的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3讲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复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2018中考生物面对面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的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3讲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复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2018中考生物面对面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的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3讲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复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2018中考生物面对面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的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3讲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复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中考生物面对面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的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3讲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复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中考生物面对面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的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3讲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复习课件(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讲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中考考点清单,考点 1,地球上生命的起源,1. 原始生命的起源 (1)原始大气成分:由水蒸气、氢气、氨气、甲烷、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气体组成,原始大气与现代大气相比,最主要的差别是没有_。 (2)自然条件: _ 、紫外线以及 _等。,氧气,高温,雷电,(3)过程:原始大气简单有机物复杂有机物原始生命(原始海洋)。 (4)原始生命起源于: _ 。,原始海洋,2. 米勒实验P52,米勒设计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识图要点】 (1)密闭实验装置内循环流动的气体模拟的是原始地球中的 _ 。 (2)火花放电模拟的是原始地球中的紫外线、闪电、高温等条件。 (3)反应后的气体和水蒸气形

2、成的液体相当于 (4)米勒实验的结论:在原始地球上无机小分子物质能形成 _小分子物质。,原始大气,原始海洋,有机,_。,考点 2,生物进化的历程,1. 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比较法:比较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关联的事物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_和 _之处。 2. 生物进化的证据 (1)化石证据,相同,不同,a.化石的概念: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 _、 _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葬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化石是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最直接最可靠的证据。 b.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越是在古老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 _,越是在晚期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 _ 。,遗体

3、,遗物,简单,复杂,c.对郑氏始孔子鸟化石进行研究,其既像鸟又像爬行动物,推断出鸟类是由 _动物进化而来。 (2)解剖学证据同源器官 通过对马的前肢、鹰的翅膀和蝙蝠的前肢进行对比,推断出它们可能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爬行,(3)分子学证据细胞色素c 各种生物与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的差异如下表所示:,黑猩猩,越大,从表中可以看出,与人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_ ,与人亲缘关系最远的是酵母菌和链孢霉,也就是说生物间组成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的差异 _,亲缘关系越远;反之,亲缘关系越近。,3. 动、植物进化的大致历程,生物进化树,(2)动物的进化历程 原始单细胞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鱼类两栖动物

4、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类) (3)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形态结构由 _ 、生理功能由 _ 、生活环境由 _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识图要点】 (1)植物进化的历程,【特别提醒】 (1)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不包括由体型小到体型大。 (2)蕨类植物不是由苔藓植物进化而来的,而是由藻类植物进化而来的。 (3)哺乳动物不是由鸟类进化而来的,而是由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的。 (4)化石不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但是化石是最具有说服力的生物进化证据,另外还有分子生物学证据、解剖学证据等。,考点 3,生物进化的原因,1. _:是“自然选择学

5、说”的提出者,是生物进化论的奠基人,主要著作是物种起源。 2. 自然选择的概念: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 _ , _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达尔文,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3. 自然选择学说的核心内容及联系,【识图要点】 (1)自然选择学说的核心内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a.过度繁殖:各种生物普遍具有产生大量个体的能力,为自然选择提供更多的选择材料。 b.生存斗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食物、水和栖息条件是有限的,为了生存,生物与环境之间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要进行生存斗争。,c.遗传变异:遗传能使生物保持物种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变异能使生物不断适应所生存的环境,其中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

6、供更多的原材料。 d.适者生存:某些对生物生存有利的变异的个体适应环境生存下来。,(2)联系 a.过度繁殖是自然选择的前提,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的手段和动力,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内因和基础,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变异一般是 _的,自然选择是 _的,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4. 探究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详见实验突破)。,不定向,定向,青霉素是治疗疾病的良药。但是由于人们滥用青霉素,使得青霉素对有些细菌不起作用了,这是为什么? 细菌存在变异,有些变异能抵抗青霉素,有些变异不能抵抗青霉素。不能抵抗青霉素的细菌因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能抵抗青霉素的变异细菌存活下来并将抗药性基因遗传给后代,

7、后代就有更多的具有抗药性的个体,再经过青霉素长期的选择,就使得有些细菌不再受青霉素的影响。即细菌抗药性的增强是青霉素对细菌抗药性变异不断选择的结果。,练,抢,分,必,常考命题点突破,命题点 1,原始生命的起源过程,1. (2016怀化)原始大气与现在的大气成分相比,原始大气中没有的气体是( ) A. 氧气 B. 氢气 C. 氮气 D. 二氧化碳,A,命题点 2,米勒实验,2. (2016郴州)1953年美国青年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在一个密闭装置内合成了( ) A. 氧气 B. 无机盐 C. 氨基酸 D. 葡萄糖,B,3. (2017兰州)对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米勒和其他科学家

8、的实验说明( ) A. 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在原始海洋中形成 B. 原始地球上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C. 原始地球上复杂的有机物能形成原始生命 D. 原始生命是地球上生物的共同祖先,B,命题点 3,生物进化历程的证据及推理,4. (2015咸阳)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是( ) A. 解剖学证据 B. 胚胎学证据 C. 分子生物学证据 D. 化石证据,D,5. (2016岳阳)通过对郑氏始孔子鸟化石的研究,推断鸟类可能由古代的哪类动物进化而来( ) A. 鱼类 B. 两栖类 C. 爬行类 D. 哺乳类,C,6. (2016郴州)表中数据表示相应物种的细胞色素c与人的细胞色素c不同的氨基

9、酸数目(差异氨基酸数目),据此推测下列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物种是( ) A. 酵母菌 B. 小麦 C. 马 D. 黑猩猩,D,7. (2017邵阳)下列图示为四种动物的足印,其中亲缘关系最近的两种动物是( ) A. 甲与乙 B. 乙与丙 C. 丙与丁 D. 甲与丁,第7题图,D,【解析】图中甲的足印是五瓣,丁的足印也是五瓣,而且形态比较相似;乙的足印是两瓣,呈扇形;丙的足印是两瓣,近似圆柱形。根据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可知甲和丁亲缘关系最近。,8. (2016张家界)若、表示具有亲缘关系的三类 生物,如图所示为这三类生物的

10、化石在不同地层中的出现 情况,这三类生物的进化关系最可能的是( ) A. B. D. ,第8题图,A,命题点 4,进化趋势,9. (2017郴州)下列关于生物进化总趋势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由简单到复杂 B. 由低等到高等 C. 由有性生殖到无性生殖 D. 由水生到陆生,C,命题点 5,自然选择,10. (2017怀化)下列事例不属于自然选择的是( ) A. 变色龙会随时变幻体色 B. 长颈鹿长颈的形成 C. 雷鸟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很相似 D. 克隆羊多莉的诞生,D,【解析】变色龙会随时变幻体色,属于有利变异,适应环境,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A错误;达尔文认为长颈鹿在生活环

11、境发生变化时,短颈是不适应环境的不利变异,不适者被淘汰,因此短颈长颈鹿灭绝,长颈鹿长颈形成,B错误;雷鸟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属于有利变异,适应环境,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错误;克隆技术不需要雌雄个体的交配,不需要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因此“克隆”实际上属于无性生殖,与自然选择无关,D正确。,11. (2016衡阳)以下有关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选项,不正确的是( ) A. 各种生物普遍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B. 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了获得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 斗争 C. 不适应环境的生物将被淘汰 D. 生物产生的变异一定都有利于其自身适应环境,D,12. (2017娄底)由于抗

12、生素的持续滥用,导致抗药性特强的“超级细菌”出现,过去一个病人用几十个单位青霉素就能治愈,而相同病情,现在用几百万个单位的青霉素也可能没有效果。“超级细菌”产生抗药性的原因( ) A. 因为抗生素的诱导,“超级细菌”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B. 细菌的变异是不定向的,抗生素起到了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强 的个体生存下来 C. 细菌长期生活在含有抗生素的环境中,适应了环境 D. 细菌长期生活在含有抗生素的环境中,繁殖能力越来越强,B,实验突破,实验,探究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P63,【提出问题】动物的保护色是怎样形成的? 【作出假设】动物保护色的形成是动物通 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的结果。 【实验原

13、理】若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人们把这种体色称为保护色。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易被其他动物发现,对动物躲避敌害或捕食十分有利。,【实验方法】采用_实验的方法。 【制定计划】 1. 一张大卡纸,100张四种颜色且大小相等的小纸片。 注意:四种颜色中的一种最好与大卡纸的颜色一致或相近。 2. 小纸片代表“猎物”,大卡纸代表生物的“生活环境”,学生代表“捕食者”。,模拟,【实施计划】 1. 将小纸片均匀地撒在大卡纸上,在实施捕食活动中,直到大卡纸上只剩下25张小纸片为止,统计“幸存者”中各种颜色小纸片的数目。 注意:在实施捕食过程中,不要事先观察小纸片的位置,也不要特意寻找某种颜色的小纸片。 2. 假设每个“幸存者”都产生个与自己体色相同的后代,重复上述捕食过程,每轮开始时记录各种颜色的小纸片的数目。,【实验结果】,【实验结论】颜色与“生活环境”相似的幸存者数目最多,由此推断出保护色的形成是生物在与 _作斗争的过程中,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的结果。,环境,典例(2014衡阳)在“模拟保护色形成过程”活动中,取红、 绿、蓝、黄四种颜色的小纸片各25张,放在一块黄布上,实 验者先背对黄布,然后转身快速拿取。经过若干次后,最后 剩下的小纸片数量最多的应该是( ) 红色的 B. 绿色的 C. 蓝色的 D. 黄色的,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