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爱莲说习题课件语文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545369 上传时间:2019-03-21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爱莲说习题课件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18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爱莲说习题课件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18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爱莲说习题课件语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18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爱莲说习题课件语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18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爱莲说习题课件语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爱莲说习题课件语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爱莲说习题课件语文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3爱莲说,fn,y,zhu,lin,mn,xi,y,y,y,仅,只,非常,唯独表示转折沾染污秽,洗涤美丽而不庄重,耸立的样子,很多,认为,品德高尚的人,少,多,畅通笔直,观赏,越发,更,好处,利益。,竖立,种植。,当然,应当。,名词作动词,长枝蔓,名词作动词,生枝杈,形容词作动词,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形容词作动词,显得清幽,C,6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B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

2、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该是很多了。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我则唯独喜爱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污染。 (3)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莲的茎)内空外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8填空。 (1)爱莲说选自_,作者_,是 (朝代)时著名的哲学家。 (2)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_。 (3)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_。 (4)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_。 (5)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元公集,周敦颐,北宋,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

3、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6)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_。 (7)鲁迅青年时期在莲蓬人中写道:“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它的立意和语言受益于爱莲说中的名句是:_。 (8)隐喻趋炎附势之风极盛的语句是:_! (9)本文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_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_为莲的总陪衬,以_和_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_、富贵者、_。,菊花,莲,花之君子者也,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爱莲,水陆草木之花,牡丹,隐逸者,君子者,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

4、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本文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旨在托物言志。文中牡丹、莲花各比喻生活中的什么人?你怎样看待拜金主义者信奉“有钱能使鬼推磨”的“牡丹之爱”? “牡丹”比喻_ “莲花”比喻_ 看法:_,富贵的人,品德高尚的人,对有些拜金主义者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行为表示鄙夷和厌恶,他们的“有钱能使鬼推磨”的信条是造成世风衰退的祸根,这种“牡丹之爱”应该受到批评和

5、否定。,2文章三次用菊和牡丹衬托莲,各有什么作用? 第一次衬托,表现自己独爱莲花,与众不同;第二次衬托,显出莲花品格高出百花;第三次衬托,借以慨叹世上没有别人像自己这样钟情莲花。 3第二段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和上一段关系怎样? 议论,抒情。第一段描写“莲”的形象,第二段点明“莲”的含义,揭示中心。,4文末为什么将前文“菊、牡丹、莲”的写作顺序改为“菊、莲、牡丹”? 为了突出作者对当时追名逐利世风的讽刺与批判,深化文章的主旨。 5“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示例:对世人缺少君子之德的遗憾(惋惜,慨叹),对世人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鄙视(批判,嘲讽)。 6你

6、喜欢什么花?请谈谈你喜欢这种花的原因或它寄托了你怎样的思想感情。,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乙】兰之味,非可逼而取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氲氲无所,故称瑞耳。体兼彩,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余,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

7、疏者耶? (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 【注释】取:这里是嗅取(兰的香味)。氲氲(yn yn)无所: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瑞:吉,善。兼彩:兼有各种颜色。,竖立,说出,B,酷似,逼真(“相似”亦可),9对“善绘者以意取似”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擅长绘画的人因为个人的原因只能类似模拟。 B善于画画的人也只能凭自己的感受把兰画得像样。 C善于画画的人也只能用自己的意思去理解它。 D擅长绘画的人已经描绘得很相似了。,B,10同为花中君子,莲与兰有相通之处,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填在下面空格里。 香味:莲_;兰氲氲无所。 品位: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兰_。 11甲文以莲为托物言志的对象,表现了作者_

8、的生活态度;乙文将兰比作“文王、孔子、屈原之徒”,让我们领悟到兰_的品性。,香远益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洁身自好,高洁,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水仙 清 李渔 水仙一花,予之命也。予有四命,各司一时:春以水仙兰花为命;夏以莲为命;秋以秋海棠为命;冬以腊梅为命。无此四花,是无命也。一季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水仙以秣陵为最,予之家于秣陵,非家秣陵,家于水仙之乡也。记丙午之春,先以度岁无资,衣囊质尽,迨水仙开时,索一钱不得矣。欲购无资,家人曰:“请已之,一年不看此花,亦非怪事。”予曰:“汝欲夺吾命乎?宁短一岁之寿,勿减一岁之花。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就水仙也。不看水仙,是何异于不反金陵

9、,仍在他乡卒岁乎?”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购之。 (节选自闲情偶寄) 【注释】秣陵:指南京。质:抵押。迨:等到。珥:用玉做的耳饰。,季节,想要,通“返”,返回,停止,C,13下列句中加点的“而”与“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中的“而”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任重而道远 C拔山倒树而来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一季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 一个季节剥夺我(喜欢的)一种花,这是剥夺我一个季节的生命啊。 (2)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购之。 家人不能阻止我,(只好)听任我抵押首饰购买水仙花。 15.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对于水仙,作者可谓“爱花如命”,文中哪些事充分表现了这一点?文章两次写到“家人”的作用是什么? 冒雪赶回南京看水仙花;竭尽家财买水仙花。作用是衬托作者对水仙花的喜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