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8年中考生物总复习 第五单元 第二、三章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545255 上传时间:2019-03-21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2018年中考生物总复习 第五单元 第二、三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广东省2018年中考生物总复习 第五单元 第二、三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广东省2018年中考生物总复习 第五单元 第二、三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广东省2018年中考生物总复习 第五单元 第二、三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广东省2018年中考生物总复习 第五单元 第二、三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2018年中考生物总复习 第五单元 第二、三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2018年中考生物总复习 第五单元 第二、三章课件(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考点精讲精练,考点1 动物的运动 1.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主要 是由_、_和 _组成的。骨骼包括骨与关 节,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称为骨骼肌。 (1)关节(如图5-2-1)。 概念:骨与骨之间活动的连接。 由_、_、 _、_构成。,骨,关节,肌肉,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腔,关节囊,功能:a.关节头和关节窝:覆盖有一层软骨,叫关节软骨,可减少摩擦,缓冲震动。 b.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牢固地联系相邻两骨,内外有韧带,加固联结,囊壁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 c.关节腔:内有滑液,润滑关节软骨,减少摩擦,使运动灵活自如

2、。 (2)骨骼肌:包括肌 腹和肌腱,具有收缩和 舒张的功能,一块骨骼 肌中的肌腱附着在相邻 两块不同的骨上。骨、关节和肌肉正确的关系模式图如图5-2-2所示。,2.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1)运动的形成: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躯体运动,运动是以骨为_,关节为_,骨骼肌收缩为_形成的。 (2)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完成的,而是由多组肌群在_的_下,相互配合,共同协作完成的。,杠杆,支点,动力,神经系统,调节,屈肘时,肱二头肌_,肱三头肌_(如图5-2-3)。 伸肘时,肱三头肌_,肱二头肌_(如图5-2-4)。,收缩,舒张,收缩,舒张,双手竖直向上

3、提起重物或双手抓住单杠身体自然下垂或体操中“十字支撑”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收缩。双手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舒张。 3.运动系统需要其他系统的支持:神经系统的调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4.动物运动的形式及意义 (1)形式:爬行,蠕动,跳跃,行走,奔跑,飞行等。 (2)意义:有利于觅食和避敌,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典例分析,【例1】(2015广东)在完成投篮动作时,提供动力的结构是( ) A. 骨 B. 关节 C. 骨骼肌 D. 神经 解析 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故选C。 答案 C,举一反三,1.

4、 人体运动的产生都需要 ( ) A. 依靠骨本身的运动 B. 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 C. 消化系统直接提供能量 D. 多组肌肉同时收缩或同时舒张,B,考点2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动物行为的概念: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 2.分类:从动物行为的表现不同可分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而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_和_。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_所决定的行为。例如:蜘蛛结网、蜜蜂采蜜、鸟类迁徙、飞蛾扑火、小鸟在池边喂金鱼(如图5-2-5甲)等。学习行为不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5、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遗传物质,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对生存也就越有意义。例如:蚯蚓走迷宫(如图5-2-5乙)、大山雀喝牛奶、鹦鹉学舌、望梅止渴、谈虎色变、惊弓之鸟等。 3.意义:先天性行为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学习行为使其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4.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比较,典例分析,【例2】 (2015广东)图5-2-6阴影部分表示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共同特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 都是生来就有 B. 都要生活经验 C. 都由环境因素决定 D. 都与遗传物质有关,解析 A. 生来就有的是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是出生以后才有的

6、,因此不可以写在阴影部分,A错误;B. 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是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不学而会的本能,因此不可以写在阴影部分,B错误;C. 先天性行为与遗传因素有关,学习行为与环境因素有关,因此不可以写在阴影部分,C错误;D. 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都与遗传物质有关,因此可以写在阴影部分,D正确。故选D。 答案 D,举一反三,1. 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 ) A 蚂蚁搬家、大雁南飞、孔雀开屏 B 猫捉老鼠、尺蠖拟态、鹦鹉学舌 C 蜘蛛结网、公鸡报晓、惊弓之鸟 D 狗辨主客、黄牛耕地、老马识途,A,考点3 社会行为 1.概念: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

7、,从而具有的一系列行为。 2.社会行为的特征: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_,成员之间有明确的_,有的群体中还形成_,如:白蚁、蜜蜂、狒狒等。 3.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1)通讯: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的现象。 (2)方式:_、_、_等。如蜜蜂的圆形舞、鸟类的鸣叫、性外激素等。 (3)意义:使群体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维持个体和种族的生存和繁衍。,组织,分工,等级,动作,声音,气味,典例分析,【例3】(2016厦门)蚁群中雌蚁、雄蚁、工蚁和兵蚁分工协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属于 ( ) A 防御行为 B 繁殖行为 C 贮食行为 D 社会行为 解析 社

8、会行为是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如蜂群中的蜂王、工蜂、雄蜂各有分工。故选D。 答案 D,举一反三,1. 下列属于动物社会行为的是 ( ) A.母鸡带领小鸡觅食 B.山洞里居住着一群蝙蝠 C.蜂王依靠工蜂喂养 D.草原上共同生活着大量食草动物 3.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动物群体信息交流的是 ( ) A. 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引诱异性 B. 蜜蜂发现蜜源时跳圆形舞 C. 黑长尾猴发现蛇时会发出某种叫声 D. 乌贼遇到敌害时释放墨汁,C,D,考点4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 动物在维持_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生态平衡是指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

9、物的_和所占的_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如图5-2-7)。,生态平衡,数量,比例,(2)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如果食物链中的某种动物的数量发生波动,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 2. 动物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摄取的有机物部分经过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尿素等物质;动物的遗体或粪便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这些物质都可以被生产者重新利用。 3.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有些动物也会对植物造成危害。,典例分析,【例4】 (2014广东)控制棉铃虫、玉米螟等农业害虫有效且环保的方法

10、是 ( ) A. 放养赤眼蜂 B. 喷洒农药 C. 改种其他农作物 D. 人工捕捉农业害虫 解析 A. 放养赤眼蜂控制棉铃虫、玉米螟等农业害虫,这种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的方法叫做生物防治。它的最大优点是防止对环境的污染,是农药等非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所不能比的。B. 喷洒农药防治害虫有效,但会造成环境污染。C. 改种其他农作物仍然会有农业害虫。D. 人工捕捉农业害虫虽然会降低环境污染,但费时费力。故选A。 答案 A,举一反三,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可以挂在动物的皮毛上,这说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 ) A. 维持生态平衡 B. 对植物造成危害 C. 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D. 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

11、环,C,重点实验,实验一 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 【提出问题】小鼠经历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与走出迷宫所需时间的长短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作出假设】小鼠经历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多,最后小鼠走出迷宫所需的时间越短。 【制订计划】 1. 每小组课前设置一个迷宫。 2. 各小组发一只大小、年龄和生理状况基本相同的且经饥饿处理的小鼠。,3. 从迷宫口处放进小鼠,同时马上计时,并在出口处等待。记录小鼠从入口到达出口的时间,并填写在表格内。 4. 重复上述实验过程57次,根据小鼠实际情况,耐心训练,并把相应的时间填写在下表中。 【实施计划】认真操作并完成上表,数据要具有真实性。 【分析结果,得

12、出结论】小鼠经历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多,最后小鼠走出迷宫所需的时间越短。,实验二 蚂蚁的通讯 【提出问题】蚂蚁是怎样进行通讯的? 【作出假设】蚂蚁是通过 气味交流信息的。 【制定计划】 1. 搭桥:将三块小石头放 在盛有少许清水的容器内 (如图5-2-8),形成三个 小岛,小岛间用两根等长 的小木条连接起来,这样 蚂蚁只能通过由小木条搭成的“桥”从一个小岛到达其他的小岛。,【实施计划】认真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 (1)当第1只蚂蚁爬向具有食物的C岛后,迅速返回B岛,其他蚂蚁快速爬向C岛,没有蚂蚁爬向A岛。 (2)将连接B、C岛之间的“桥”和A、B岛的对换后,蚂蚁爬向没有食物的A岛。 (3)在

13、蚂蚁爬过的“桥”上,涂一些有气味的物质,蚂蚁会有短时间的混乱,但最终还是能通过原路找到食物。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蚂蚁是通过气味进行信息交流的。 注意事项:所取蚂蚁必须来自同一巢穴,且处于饥饿状态;实验中不能用手移动“桥”,以免手上的气味干扰实验结果。,考点强化训练,2. 下列骨骼肌附着骨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 ( ),B,3. 当你从桌上端起茶杯喝水时,此时有关骨骼肌和肘关节活动的情况是 ( ) A. 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肘关节弯曲 B. 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肘关节弯曲 C. 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肘关节伸直 D. 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肘关节伸直 6. 骨、关节、

14、骨骼肌在运动中的作用分别是 ( ) A. 杠杆、支点、动力 B. 杠杆、连接、动力 C. 保护、支点、动力 D. 动力、支点、杠杆,B,A,12. 下列行为中,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 ) A. 山洞中居住着一大群蝙蝠 B. 蜜蜂跳圆形舞和“”字舞 C. 黄鼬释放臭气 D. 雄鸟在巢的旁边扭动身体以吸引雌鸟的注意 15. 下列有关动物先天性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先天性行为是生来就有的 B. 先天性行为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C. 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对动物的生存都有重要意义 D. 先天性行为是可以遗传的,B,B,16. 研究发现,周氏啮小蜂在杀灭美国白蛾方面,与其他鸟类吃其蛹有所不同。它是

15、在瞬间将受精卵注入美国白蛾的蛹内,利用蛹内的营养物质繁殖自身后代,从而杀死白蛾。这一事实说明,动物在自然界中能够 ( ) A. 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B. 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 帮助植物传粉受精 D. 帮助植物传播种子,A,真题高效自测,1. (2014广东)关于“小鼠走迷宫”的探究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这是探究小鼠的先天性行为 B. 小鼠“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远少于蚯蚓 C. 不同小鼠熟悉迷宫的能力都一样 D. 小鼠一旦学会走迷宫,就不会忘记,B,2. (2014广东)下列关于人体运动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运动系统由骨骼、关节、骨骼肌组成 B. 关节由关节头、关节腔和关节软骨组成 C. 骨骼肌既可以牵拉骨,又能推开骨 D. 人体的运动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完成的 3. (2016广东)运动员由于高强度的训练,膝关节的软组织容易损伤,软组织附着在 ( ) A. 关节头 B. 关节腔 C. 关节囊 D. 关节头和关节窝,D,D,4. (2016广东)如图5-2-10,将蟑螂放在人工暗室中做生物钟实验,经过一个星期后,蟑螂的活动发生变化,这种行为属于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