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文化生活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545251 上传时间:2019-03-21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文化生活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2018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文化生活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2018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文化生活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2018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文化生活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2018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文化生活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文化生活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文化生活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课件(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传播,高考考点,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4)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 (5)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 (6)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考点1 文化的多样性及表现,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 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2、文化遗产,(1)地位:,(2)意义:,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3)保护:,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

2、用。是人类共同文化财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决定以名录的方式确立世界文化与自然遗 产,并给予以保护。,(4)表现形式:文物、建筑群和遗址类等。,(5)分类: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含有文化和自然两方面因素的双重遗产三类。此外,还开展了确定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的区别: 含义不同: 表现形式不同: 在文化研究中的作用不同:,民族节日集中表现为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等 文化遗产表现为文物、建筑群、遗址等。,比较区分,透过民族传统节日和习俗,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展示文化多样性有重要意义,比较区分,文化遗产与世

3、界遗产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的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它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和“文化景观”四类) 并非各国所有的文化遗产都能成为世界遗产。 世界遗产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通过一定程序,以名录的方式确定,并给予保护。 研究文化遗产和世界遗产的作用不完全一致。 研究文化遗产可以明确人类文明演进的过程,并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确立并保护世界遗产对于加强国际合作,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重大意义。,了 解,物质

4、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 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有突出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包括:.口头传统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习俗、礼仪、节庆;传统的手工艺技能;以及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等。 特点: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

5、活”的显现。它曾被誉为历史文化的 “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考点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1.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 2.民族文化具有世界文化的共性: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3.民族文化具有自己的个性: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 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正确认识和把握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1)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是个

6、别与一般、特殊与普遍的关系,它们反映了世界各种文化的差异性和统一性的辩证关系。 (2)文化的世界性是各种文化普遍具有的属性,即世界各种文化的共性。文化的民族性是各种文化的个体性、独特性,它使世界上各民族文化相互区别开来。 (3)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文化的世界性存在于文化的民族性之中,并通过文化的民族性表现出来。如果失去了文化的民族性,文化的世界性也就不存在了。 (4)民族性与世界性具有相对性,它们在一定 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考点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和要求,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尊重

7、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1.正确态度,2.必要性,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3.原则,4.意义,(1)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2)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才能做到世界各国人民相互尊重、共同发展。 (3)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 充满生机与活力。,文化多样性与多元文化的关系 (1)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是从文化的表现形式来说的。所谓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是指人类文化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文化内容的差异、地域文化的特色,都是文

8、化多样性的表现。 (2)多元文化则主要是从文化的来源和性质来说的。由于产生的社会基础不同,不同地域文化之间,其赖以存在和发展 的根本原则也不同。因此,各种文化性质上的差异,就是在“多元”的意义上理解的差异。 (3)多元文化是文化多样性的一种表现,但不是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方向。,(辨析)1.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和吸收会使世界文化趋同,不再具有多样性的特征。,误区警示,当今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交流、借鉴和吸收成为世界文化发展的主流,如果各民族、各国家在文化交流中不注重保持自己传统文化的精华,就有可能被外来文化同化或异化,从而失去自己本民族、本国文化的趋向,也会使世界文

9、化走向趋同,多样化的特征受到挑战。 但也必须看到,在文化交流、借鉴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和冲突也是不可避免的,各民族、国家文化的特殊性和多样性也应得到更充分的关注。没有民族的文化也就无所谓世界的文化,因此,世界文化自然会显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在交流和冲突并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应当在保持自己传统文化精华的 基础上,以更积极开放的心态吸收其他民族、国家和地区的优秀文化成果,共同构筑世界多元文化。,2.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就要大力发展先进民族的文化,抑制落后民族的文化。,误区警示,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在本民族社会实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都有独特的个性和特征,也都有自己的

10、精粹。因此,应该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坚持各民族文化和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不应该把民族文化划分为先进民族的文化和落后民族的文化。 文化多样性是文化魅力所在,也是世界文化繁荣的前提。因此,发展世界文化,就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题目观点否认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违背了各国文化一律 平等的原则,因而是错误的。,6、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针对文化的多样性指出: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一观点说明的是什么道理?,答:说明文化具有多样性,我们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1)“各美其美”说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是要认同和发展本民族的文化。 (2)

11、“美人之美”说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还应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3)“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说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考点4和5: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和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1.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1)文化传播的含义: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 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2)文化传播的途径:,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 总之,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

12、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文化传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2.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1)传播媒介,简称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 (2)大众传媒出现的标志:印刷媒体的推广。 (3)大众传媒的形式: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 (4)大众传媒的特点: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 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1.现代社会各种文化传播方式的特点,2.文化传播的途径与文化传播的手段之间的关系 (1)文化传播的途径指的是与人们文化传播相关联的社会交往活动,如商业活动、人口迁徙、教育,此外还有

13、留学、访问、聚会、旅游等。主要强调文化是怎样传播的问题。 (2)文化传播的手段是指文化传播所借助的物质技术手段,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主要强调文化靠什么传播的问题。 (3)无论是文化传播的途径还是文化传播的手段,都直接影响文化传播的速度、广度和深度。,3.传播媒介和大众传媒 传播媒介,简称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 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它的出现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 为标志的。,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传统的传媒方式将被淘汰,误区警示,(1)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

14、,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如今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2)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旧的传媒其功能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人际传播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播现象,具有传播渠道多、方法灵、意义丰富、反馈及时的特点。旧的传媒同样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考点6.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2、怎样推动文化交流 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 中国传播,吸收

15、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 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 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1、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 (1)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 (2)促进外域文化的传入和中华文化的发展。 (3)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 推动文化交流,既有利于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也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交流的关系 (1)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交流的前提。各民族的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使得世界文化呈现多姿多彩的景象,同时也为各民族在文化上的交流、借鉴、学习提供了可能。 (2)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尊重差异,

16、理解个性,和睦相处,有利于促进各民族间在文化上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3)文化的交流,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之间相互借鉴,以 “取长补短”的过程,因此,开展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注意用全面观点看待几个问题,总结规律,1.既要看到不同民族文化的共性和普遍规律,又要认识到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 2.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反对排斥异文化和盲目崇拜异文化的错误倾向。 3.既要看到旧传媒的文化传播作用,又要高度关注大众传媒的独特作用。 4.既要看到当今时代各种文化间的相互沟通、交流、理解和融合是世界文化发展的主流,又要看到不同文化间的碰撞、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5.一方面既要大胆吸收其他国家、民族一切先进有益的文化成果;另一方面,又要保持自己传统文化的精华。,2015年11月21日,第八届跨文化传播国际学术会议(ICIC 2015)在武汉大学隆重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族群交流、国家形象与跨文化传播”,17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在会上宣读了5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