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物理复习课件(考点梳理):第4讲 光现象(共44张PPT)

上传人:英**** 文档编号:86539568 上传时间:2019-03-21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中考物理复习课件(考点梳理):第4讲 光现象(共44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2019中考物理复习课件(考点梳理):第4讲 光现象(共44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2019中考物理复习课件(考点梳理):第4讲 光现象(共44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2019中考物理复习课件(考点梳理):第4讲 光现象(共44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2019中考物理复习课件(考点梳理):第4讲 光现象(共44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中考物理复习课件(考点梳理):第4讲 光现象(共44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中考物理复习课件(考点梳理):第4讲 光现象(共44张PPT)(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讲 光现象,2019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考点梳理,【例1】(2018咸宁)由我国成功发射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被命名为“墨子号”。墨子第一次用科学方法解释了光沿直线传播,启发了量子通信。如图所示各选项中光现象的原理与墨子的这一解释相符的是( ),光现象的辨别,A,【针对训练1】(2018威海)下列关于光现象及其形成原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黑板反光光的漫反射 B水中倒影光的反射 C树下光斑光沿直线传播 D雨后彩虹光的折射,A,【方法归纳】辨别生活中光现象时,应抓住“介质”和“方向”两个关键点,若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则为折射;若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传播,方向不变,则为直线传播

2、;若光在同一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方向会改变,则为折射;若光射到两种物质界面上,且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传播方向发生变化,则为反射。,【例2】(1)(2018无锡)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上,请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利用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作图,(2)(2018潍坊)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与水平方向成60角,请你放置一块平面镜使它的传播方向变为水平向右,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方法归纳】1.光的反射、折射作图 (1)找点:入射光线或反(折)射光线与界面的交点; (2)作法线:过该点作法线(虚线); (3)画光线:根据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画出入(反)射光线;斜射时,不管是入射角

3、还是折射角总是空气这边的角大,垂直入射的光线不发生偏折(光线标箭头,注意传播方向)。,2确定反射面 (1)确定光的反射(入射)光线,补全光路图; (2)作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角平分线即为法线(虚线); (3)过入射点作法线的垂线即为平面镜位置(用短斜线表示非反射面)。,【针对训练2】(2018十堰)如图所示,AB、CD是平面镜前一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M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光源S和像点S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方法归纳】平面镜成像作图 (1)作像点:关于平面镜对称,物与像之间用虚线连接; (2)找入(反)射点:像点与另一物点(人眼)的连线与平面镜的交点即为入(反)射点; (

4、3)判断箭头方向:与光的传播方向一致 注:辅助线(如法线、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用虚线表示,只有光线用实线表示,易错点1:不能忽视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同种均匀介质。 易错点2:画光线时不能忘记带箭头或箭头方向(光的传播方向用箭头表示;同时还要注意实线与虚线的区别:实像画实线,法线、光的反向延长线画虚线)。 易错点3:不会作物体经平面镜所成像(作图时利用像和物体关于镜面对称,注意实线和虚线)。 易错点4:误认为平面镜成像远小近大(平面镜成像大小不变,只是视角远小近大)。,易错清单,【例3】(2017广元)下列光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是光的反射现象 B小明靠近平面镜的过

5、程中,他在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 C人在岸边看到水中的鱼比鱼在水中的实际位置浅 D太阳通过树叶小孔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C,【易错辨析】太阳光是复色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复合而成的,通过三棱镜要发生折射。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像的大小跟物体大小有关,跟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平面镜的大小都没有关系;小孔所成的像是实像。,实验一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必做实验),【实验装置】,【实验设计】 (1)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起来的。把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当将光线沿反射光线入射到镜面时,可以看到反射光线沿原入

6、射光线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得出结论】 (1)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 (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法线居中);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两角相等); (4)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评估交流】 (1)实验中纸板的作用是:显示光的传播路径;验证入射、反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2)多次改变入射角大小的目的:使实验结论更具普遍性。 【补充说明】 反射类型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种。能看到纸板上的光路是因为光在纸板表面发生了漫反射。,【例1】为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同学们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1)除图中器材外

7、,本实验还需用到的测量器材是:_。 (2)将可沿ON折转的白色硬纸板AB放置在平面镜上,白色硬纸板AB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_( 选填“一定垂直”“一定不垂直”或“可以垂直也可以不垂直”)。 (3)将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时,可在AB平面内看到反射光线。实验中使用可折转的硬纸板除了能呈现光路外,还能探究:_,为了完成该探究他应进行的操作是_。,量角器,一定垂直,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将纸板B向后(前)折,观察在纸板B上是否有反射光线,(4)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_。 (5)某同学分别测出了反射角、入射角是40,于是

8、他就得出了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请问他这样做是否正确?_,理由是_。,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不正确,一次实验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应多测几组数据,(6)下面是某学习小组的同学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得到下列四组数据:,表格中错误数据是第_次实验。 在实验中,将入射光线EO远离法线时,看到反射光线OF_(选填“靠近”或“远离”)法线。 实验中进行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去测反射角大小的目的是_。,3,远离,使实验结论更具普遍性,同组的甲同学分析表格中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在光的反射中,入射角等于反射角;乙同学认为应该是:在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_同学的结论正确,理由是 _。,乙,先有

9、入射角,才有反射角(或先有入射光线,才有反射光线),(8)另一同学也把一束光贴着纸板A射到O点(如上右图所示),但纸板并未与平面镜垂直,他_(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B上看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_(选填“是”或“不是”)在同一平面内。,不能,是,实验二 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必做实验),【实验装置】,【实验设计】 (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2)准备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目的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3)实验中准备刻度尺的目的是便于比较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 (4)移动后面的蜡烛,并在其所在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接收到烛焰

10、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5)当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大小不变。,【得出结论】 (1)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像); (2)像与物的大小相等(等大); (3)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等距); (4)可总结为: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对称)。,【评估交流】 (1)实验中看到两个不重合像的原因可能是玻璃板有一定厚度,前后两个表面均反射成像造成的; (2)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像重合的原因可能是玻璃板与水平桌面不垂直; (3)在测量像、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时要以玻璃板前表面的位置为准。,【实际应用】 (1)成像,如梳妆镜、墙壁安装平面镜增大空间效果等; (2

11、)改变光路,如潜望镜等。 【例2】如图所示是小明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2)如果有5 mm厚和2 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3)实验中选用刻度尺是为了探究_。 (4)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_。能否用家用镜子的镜片代替玻璃板?答:_。,较暗,2,像到镜面距离和物到镜面距离关系,可以让蜡烛A反射成像,同时又能透过玻璃板观察到蜡烛B,不能,(5)实验中,用玻璃板和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关系,并标记出像的_。 (6)点

12、燃蜡烛后,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一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_。理由是:_。 (7)当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要使蜡烛B与A的像重合,必须使蜡烛B_(选填“远离”或“靠近”)玻璃板。,大小,位置,不合理,只有一组数据总结实验结论不科学,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靠近,(8)点燃蜡烛A,如果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你推断其原因是_。 (9)实验时,小明应在_(选填“A”或“B”)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10)小明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为证实上述有关特点

13、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措施( ) A保持A、B两只蜡烛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观察,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A,不变,B,(11)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板观察蜡烛A的像时,看到在像B处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B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_。 (12)若用光屏替换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玻璃板前面点燃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像。,玻璃的两个表面同时反射,每个表面成一个像,不能,虚,(13)实验数据如下表:,(13)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表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的大小_,像到平面镜的距离_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等于,(14)若用跳棋代替蜡烛进行实验,但看不清跳棋的像,请帮她想办法看清跳棋的像:_。 (15)对着玻璃板既可看到前面蜡烛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同时又可看到放在玻璃板后的蜡烛。则前者是光的_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_形成的像。(均选填“折射”或“反射”) (16)将玻璃板和蜡烛下面的白纸换成方格纸,这种做法的优点是:_。,用手电筒照亮跳棋,折射,便于直接比较像与物的位置关系,反射,实验三 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实验装置】,【实验设计】 让一束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