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18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六单元 实验与探究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539256 上传时间:2019-03-21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1.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用)2018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六单元 实验与探究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江苏专用)2018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六单元 实验与探究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江苏专用)2018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六单元 实验与探究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江苏专用)2018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六单元 实验与探究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江苏专用)2018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六单元 实验与探究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专用)2018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六单元 实验与探究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用)2018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六单元 实验与探究课件(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纲要求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1.(2015山东卷,3)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考点一 教材基础实验,典例引领,A.叶绿体色素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可导致滤纸条上色素带重叠 B.低温诱导大蒜根尖时间过短,可能导致

2、难以观察到染色体加倍的细胞,C.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装片时,需保持细胞活性以便观察有丝分裂过程 D.将洋葱表皮放入0.3 g/mL蔗糖溶液中,水分交换平衡后制成装片观察质壁分离过程 解析 色素分离时,若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不能分离出各色素带,A错误;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中,若诱导大蒜根尖时间过短,染色体数目可能并未加倍,B正确;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装片时,细胞在解离时已死亡,不可能再继续分裂进程了,C错误;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时,先制装片,再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状况,D错误。 答案 B,2.(2011新课标全国卷,6)下表中根据实验目的,所运用的试剂与预期的实验结果正确的是( ),解析

3、醋酸洋红可将染色体染成紫红色;检测脂肪应使用苏丹或苏丹,前者可呈现橘黄色,后者可呈现红色;葡萄糖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观察DNA和RNA分布应使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 答案 A,对教材中常规实验的考查一般体现在:(1)对实验原理、实验材料和实验试剂的分析和解释;(2)对实验设计中对照实验的分析和解释;(3)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4)基本实验操作仪器的使用(例如显微镜)。解答这一类题的关键是要十分熟悉教材实验,掌握生物学科基本的实验设计思想、实验方法及常规实验步骤与实验分析等。,高中生物教材涉及的观察类实验归纳,甲基绿,吡罗红,死细胞,说明 (1)以上实验除了“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

4、分离与复原”使用低倍镜外,其余均需使用高倍镜。 (2)鉴定类实验中的“脂肪的切片法鉴定”、探究性实验中的“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都需用显微镜观察。,(1)判断下列关于实验现象与结果分析的正误(2015江苏卷,23) 组织切片上滴加苏丹染液,显微观察有橘黄色颗粒说明有脂肪( ) 组织样液中滴加斐林试剂,不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没有还原糖( ) PCR产物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加热变蓝说明有目的DNA产生( ) (2)在25 的实验条件下可顺利完成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2014北京,5A)( ),错混诊断,(3)标志重捕法解决了活动性不强的动物取样方法上的难题(2013江苏,2B)( ) (4

5、)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可观察到分裂末期细胞内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2012山东,4C)( ) (5)以新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红色的细胞核(2012安徽,1A)( ) (6)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达乌尔黄鼠的丰(富)度(2011北京,2D)( ) (7)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中是否产生CO2,可判断其呼吸方式(2013重庆,3C)( ),答案 (1) (2) (3) (4) (5) (6) (7) 提示 (1)斐林试剂的使用需水浴加热;加入二苯胺试剂,加热变蓝说明有DNA,但不一定是目的DNA。(3)标志重捕法适宜于对活动范围大、活动能力强的

6、动物的取样调查;(4)由于细胞早在解离时已被杀死,故不能观察到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细胞壁;(5)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被染成红色的应为细胞质,细胞核应被染成绿色;(6)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达乌尔黄鼠的种群密度而不是“丰富度”;(7)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均产生CO2,故不可用“是否产生CO2”作为呼吸方式的判定标准。,题组1 从考纲规定的教材实验进行命题,1.(2013江苏,5)下列关于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 A.使用定性滤纸过滤研磨液 B.将干燥处理过的定性滤纸条用于层析 C.在划出一条滤液细线后紧接着重复划线23次 D.研磨叶片时,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溶解色素,

7、解析 色素分子较大,不易透过滤纸,另外滤纸对色素有吸附作用,过滤研磨液一般选用纱布或脱脂棉,A错误;将干燥处理过的定性滤纸条用于层析,B正确;在划出一条滤液细线后,等干燥后重复划线23次,C错误;研磨叶片时,用无水乙醇溶解色素,D错误。 答案 B,2.(2015江苏卷,21)为研究高光强对移栽幼苗光合色素的影响,某同学用乙醇提取叶绿体色素,用石油醚进行纸层析,下图为滤纸层析的结果(、为色素条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A.强光照导致了该植物叶绿素含量降低 B.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有利于该植物抵御强光照 C.色素、吸收光谱的吸收峰波长不同 D.画滤液线时,滤液在点样线上只能画一次 解析

8、由图示可知,强光下,、表示的叶绿素色素带变窄,说明叶绿体含量降低,A项正确;类胡萝卜素可保护叶绿素免受强光降解,B项正确;是叶绿素a,是叶绿素b,都是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但吸收光谱的吸收峰波长不同,C项正确;画滤液细线时,滤液在点样线上画23次,D项错误。 答案 ABC,3.(2015天津卷,5)为达到实验目的,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的实验是( ),A.利用双缩脲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 B.测定胃蛋白酶分解蛋白质最适温度 C.利用重铬酸钾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的酒精 D.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解析 利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时,先加NaOH溶液1 mL,振荡均匀后,滴加34滴CuSO4溶

9、液,振荡后观察颜色变化,A正确;“测定胃蛋白酶分解蛋白质的最适温度”的实验中,自变量为温度,酸碱度是无关变量,应该保持相同且最适宜,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2左右,B错误;“利用重铬酸钾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的酒精”的实验中必须是溶解有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C错误;“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细胞必须保持活性,碱性环境会破坏细胞活性,D错误。 答案 A,关注6个易错点 (1)进行显色观察时宜选择白色或近白色材料,以防颜色遮蔽作用。 (2)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或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时,应注意观察“呈正方形”的根尖分生区细胞。 (3)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时,可以选择的材料有动物的精巢和植物的雄蕊,而

10、不宜选用动物的卵巢和植物的雌蕊。 (4)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时,应选择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细胞。,(5)用物理或化学试剂诱变时,处理的材料应该是具有“分裂”能力的组织或细胞;观察染色体变异时,一定要选择正处于分裂期尤其是中期的细胞进行观察。 (6)进行调查研究时,所选择的样本要具有代表性,且要满足样本数量足够多的条件,以减小误差。,题组2 教材实验的深化拓展,1.(2015东北师大附中模拟)下列实验操作中,不属于控制无关变量的是( ),A.验证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的实验中,首先将实验植物做饥饿处理 B.验证温度影响酶活性实验中,先将每一组底物和酶分别放在相同温度下适当时间后再混合 C.

11、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的实验中,将叶片的一半用黑纸包住 D.菠菜叶中光合色素的分离实验中,制备滤纸条时剪去两角,解析 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的实验中,是否有光是实验的自变量(单一变量),不是无关变量,C错误:A、B、D选项都是对无关变量的处理。 答案 C,2.(2015江苏单科,23)下列关于实验现象与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多选)( ) A.组织切片上滴加苏丹染液,显微观察有橘黄色颗粒说明有脂肪 B.组织样液中滴加斐林试剂,不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没有还原糖 C.洋葱表皮细胞滴加蔗糖溶液后,发生质壁分离说明细胞有活性 D.PCR产物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加热变蓝说明有目的DNA产生,解析 A项对,组织切片

12、中如果含有脂肪,滴加苏丹染液,显微观察会发现橘黄色颗粒;B项错,斐林试剂的使用需水浴加热;C项对,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说明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细胞有活性;D项错,在PCR反应体系中有DNA模板,即使PCR扩增目的DNA片段失败,产物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并加热,也可以出现蓝色现象。 答案 BD,3.(2015福建卷,26)为了研究从植物中提取的可可碱是否可以作为除草剂,某科研小组开展了可可碱对鬼针草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和种子萌发影响的实验探究,结果如下表。请回答:,注: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观察细胞的总数100%,(1)本实验需要制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制片过程中根尖解离需要用到的试剂是_,上图

13、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部分细胞图像,箭头所指的细胞处于分裂期的_期。 (2)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当可可碱浓度达到1.0 mmolL1时,在分裂期的细胞中,后期和末期的细胞数目相对_。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导致染色体无法移向细胞两极。 (3)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可可碱浓度的升高,种子发芽率_。为探究可可碱影响种子发芽率的可能原因,某同学提出假设:可可碱会降低种子中赤霉素的水平。现欲通过实验检验上述假设,请写出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_ _。,解析 (1)实验中将根尖放入盛有盐酸和酒精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据图可知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细胞应处于分裂期的中

14、期。(2)据表可知,对照组中后期和末期分裂指数为0.69%,可可碱浓度1 mmol/L实验组后期和末期分裂指数为0.24%,故较对照组减少。依题意可知:染色体无法移向两极,产生原因可能是可可碱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导致分裂后期和末期的细胞减少。(3)据表可知,随着可可碱浓度的升高,种子发芽率降低。依题意可知探究实验的自变量是可可碱浓度,因变量是种子中赤霉素含量。因此,实验设计思路:设置一定浓度梯度的可可碱处理鬼针草种子,一段时间后测定各组种子中赤霉素的含量,进而得出可可碱浓度与赤霉素含量的关系。,答案 (1)盐酸(或盐酸和酒精) 中 (2)减少 可可碱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3)降低 以不

15、同浓度的可可碱处理鬼针草种子,一段时间后测定各组种子中赤霉素的含量,分析可可碱浓度与赤霉素含量的关系,1.实验结果的显示方法 光合速率:O2释放量、CO2吸收量或淀粉产生量; 呼吸速率:O2吸收量、CO2释放量或淀粉减少量; 原子转移途径: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 细胞液浓度大小:质壁分离实验; 细胞是否死亡:质壁分离实验、亚甲基蓝溶液染色; 胰岛素作用:动物活动状态。,2.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 增加水中氧气:泵入空气或吹气或放入绿色植物; 减少水中氧气:容器密封或油膜覆盖或用凉开水; 除去容器中CO2:NaOH溶液或KOH溶液; 除去叶片中原有淀粉:置于黑暗环境一昼夜; 除去叶片中叶绿素:酒精隔水

16、加热; 除去光合作用对呼吸作用的干扰:给植株遮光; 如何得到单色光:棱镜色散或彩色薄膜滤光; 防止血液凝固:加入柠檬酸钠; DNA半保留复制方式探究:密度梯度离心; 各种细胞器的提取:细胞匀浆离心。,1.(2013江苏单科,28)雨生红球藻是一种单细胞绿藻,是天然虾青素含量最高的物种之一。虾青素是一种类胡萝卜素,色泽鲜红,因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和着色作用而受到广泛关注。为了培养雨生红球藻以获得虾青素,科研人员研究了A、B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单位体积藻液内雨生红球藻细胞数、干物质质量、虾青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考点二 实验步骤的完善、评价与实验方案的设计,典例引领,(1)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