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综合-怎样搜集资料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532248 上传时间:2019-03-21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2.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综合-怎样搜集资料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2018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综合-怎样搜集资料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2018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综合-怎样搜集资料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2018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综合-怎样搜集资料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2018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综合-怎样搜集资料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综合-怎样搜集资料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综合-怎样搜集资料课件 新人教版(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怎样搜集资料,之中秋文化篇,2、学习搜集资料的三种常用方法,在搜集资料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 自主活动能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利用搜集的资料写一篇专题论 文;并进行口语交际。,1、了解搜集资料对语文学习的重 要性,培养端正的学习态度。,综合性活动目标,搜集资料的三种方法:,1、实地调查,2、图书馆,3、上网调查,大观园,中秋节别称 追月节 秋节 仲秋节 八月节 八月会 月夕 玩月节 拜月节,中秋溯源,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 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根据史籍的

2、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习 俗,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

3、有咏月的诗句, 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赏月胜地,平湖秋月,杭州西湖 白堤西端,江西 庐山,二泉 映月,无锡惠山,你还知道哪些习俗?,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风清月朗、桂香沁人,家家尝月饼、赏月亮,喜庆团圆,别有风味。,中秋食芋头,在不少地方民间则寓意辟邪消灾,并有表示不信邪之意。清乾隆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剥芋头食之,谓之剥鬼皮”。剥芋而食之,倒还大有钟馗驱鬼的气概呢。,中秋食藕,也是寄团圆之意也,尤其是吃“藕盒子”。江浙人多将藕切片,每两片间下端相连,中间夹肉、文蛤

4、等调制而成的馅,外拖面煎至金黄,此又称藕饼,与月饼有异曲同工之妙。,饮桂花酒 每逢中秋之夜,人们仰望着明月,闻着阵阵桂香,遥想吴刚砍桂,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欢聚一堂,已成为节日的享受。,一些地方还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习俗。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外,还有香港的舞火龙、安徽的堆宝塔、广州的树中秋、晋江的烧塔仔、苏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关于中秋节的传说,玉兔传说,相传有三位神仙变成三个可怜的老人,向狐狸、猴子、兔子求食,狐狸与猴子都有食物可以济助,唯有兔子束手无策。后来兔子说:“你们吃我的肉吧!”就跃入烈火中,将自己烧熟,神仙大受感动

5、,把兔子送到月宫内,成了玉兔。后来,玉兔就在广寒宫里和嫦娥相伴,并捣制长生不老药。,吴刚折桂,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 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 常在砍伐它,但是每 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 地方又立即合拢了。 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 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 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 薪”的记载。,朱元璋与月饼起义,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

6、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 “八天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 义响应。到了起 义的那天,各路 义军一齐响应,起 义军如星火燎原。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嫦娥奔月,人类对月亮的探索,讨论中秋的寓意,中秋之夜,月色

7、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 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夜色茫茫罩四周 天边新月如钩 回忆往事恍如梦 重寻梦境何处求 人隔千里路悠悠 未曾遥问心已愁 请明月代问候 思念的人儿泪常流,月色朦朦夜未尽 周遭寂寞宁静 桌上寒灯光不明 伴我独坐苦孤零 人隔千里无音讯 欲待遥问终无凭 请明月代传信 寄我片纸儿为离情,明月千里寄相思,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名诗名句,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静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

8、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 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 明月明年何处看。,水调歌头 (宋)苏东坡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9、?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 事古难全。但愿 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游子吟 陈江铭,沧桑辗转数十载, 浮萍漂泊苦作甜。 天涯游子思故里, 待到中秋把月圆。,中秋随感 月圆思故乡, 神州新气象, 国策响海外, 侨联连五洲。 荷中友好协会,顾坚明,练笔: 根据搜集的材料。写一篇关于“中秋”的小论 文。,写作小论文要注意的几点: 1、不要贪大求多。要从小处下笔,写得深入一些。 2、不要照抄照搬。要写出自己的思想,写出独创性。 3、要让材料为我所用。要敢于质疑,不迷信于已有的材料,敢于在作文中提出独到的观点。,小论文中使用材料的形式,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引用全部或部分,引用原文或是转述,灵活处理。,谢谢大家,开卷有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