椅类家具结构设计---第三章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524759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6.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椅类家具结构设计---第三章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椅类家具结构设计---第三章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椅类家具结构设计---第三章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椅类家具结构设计---第三章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椅类家具结构设计---第三章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椅类家具结构设计---第三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椅类家具结构设计---第三章(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椅类家具结构设计,第一节 椅类家具功能设计 第二节 椅子的基本结构,第一节 椅类家具功能设计,一、功能设计的原则 总的原则是符合人类功效学的要求。 1、坐姿时的骨骼结构; 2、坐姿与肌肉活动; 3、坐姿的行为特点。,第一节 椅类家具功能设计,在衡量坐姿的行为特征时,主要考虑的是舒适性。定义舒适性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它是一个主观的概念。就座位而言,对于一个找座位的人来说,有个座位能坐就是舒适,但坐久了却不一定舒适。所以舒适是相对的,它与操作和效率有关,对于工作椅而言,能适合于做相应的工作便是最佳座椅;对于休息椅而言,能使脊椎处于最佳状态便是最佳座椅。从医学的观点来看,肌肉活动少的椅子,便是

2、舒适合理的椅子。,第一节 椅类家具功能设计,另外,坐着时,人的臀部(骨盆)象倒三角形,和坐椅接触的只是坐骨的两块圆形突出部分,其上只有很少的肌肉,承担着人体重量的75%,该压力可以导致疲劳,疲劳程度又和压力负荷大小及负荷时间长短密切相关。从生理角度分析,压力疲劳是因为微血管的血液循环减少了,影响局部神经末梢,所以产生疼痛、麻木的感觉。如果硬座板加上垫性适宜的软垫时,臀部压力可以减少到20%,这是因为臀部与座面的接触(受压)面积增加了。长时间的固定座姿可以使臀部的血液循环减少,再加上肌肉上的持续的压力负荷,又会加速压力疲劳。如果身体各部分不时地活动活动,疲劳则可以延缓。,第一节 椅类家具功能设计

3、,所以,进行椅子功能设计时,应根据不同功用,设计有利于提高效率,并且舒适,使使用者既稳定,便于保持正确的座姿,又要使使用者有适当的活动余地。,第一节 椅类家具功能设计,人体动态和椅子形式的关系,第一节 椅类家具功能设计,靠背斜度与椅高、桌高之间的关系,第一节 椅类家具功能设计,二、主要尺寸的确定 根据使用的目的和基本功能,座椅可分为三大类: 1、休息椅,这类座椅的设计标准,应使不舒适感降低到最低程度。 2、工作椅,腰部应有充分的支承,并保证上肢活动自如。 3、多用座椅,用于进餐、工作或备用。应便于搬运与堆放,如折叠椅、叠置椅等。 设计时根据不同功用,结合标准确定各部分尺寸。,第一节 椅类家具功

4、能设计,椅、凳类的尺寸表达 座高、背高、座深、扶手内宽、扶手高、 座前宽、背斜角、座斜角 主要功能尺寸参照国家标准确定 桌、椅、凳类家具主要尺寸GB/T33261997,第一节 椅类家具功能设计,根据人类功效学,椅子尺寸设计的一般要求是 1、座椅形式与尺寸应以舒适为前提; 2、座椅尺寸应与人体测量学中的有关测量值相适应; 3、座椅能支承坐者并保持坐姿稳定; 4、座椅允许坐者改变座姿和起坐的方便; 5、靠背填腰要能符合脊椎曲线自然形状,并分担脊椎所承 受的部分重力。 6、座板表面应适当凹陷,以利于改善坐骨隆起处压力分布 形状; 7、最后,尺寸应标准化,按国家或国际标准进行调整。,第二节 椅子的基

5、本结构,一、材料选用 一般采用阔叶材制造,具有较大的材料强度和接合强度。有时也采用针叶材,为了提高强度,零部件的断面尺寸应适当增大。,第二节 椅子的基本结构,二、支架结构 椅子一般由支架、座面、靠背、扶手等部分构成。通过各种结构方式,协同完成功能上的不同要求。有时又由几个相邻部件连接组合而成,如支架连扶手,座面连靠背等。 支架的结构由前腿、后腿、望板、拉挡、塞角组成。其结构方式随椅子的类型和材料不同而各不相同,但均要求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刚性,因椅子要经受外力的反复作用与撞击。,第二节 椅子的基本结构,塞角,第二节 椅子的基本结构,1、前、后腿 可利用整块木材锯割而成,也可利用实木弯曲和单板

6、胶合弯曲制成。 (1)后腿:上下部通常向后倾斜,使支点向后移动。上部是为了坐在椅子上使坐者感到舒服。下部是为了有较大的稳定性,在不同高度层面,后腿断面尺寸一般不同。 (2)前腿:一般是直的,其断面可做成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或其它形状,为了美观轻巧,前脚可略向前弯曲,下部断面尺寸变小。,第二节 椅子的基本结构,2、望板分前、后、左、右(侧)望板。 (1)尺寸:前、后望板的尺寸不完全一致,前腿间的宽度比后腿间距大,形成梯形。这样构造,是因为动摇力的方向与椅子两侧的平面一致,可以增加椅子的稳定性,防止摇动。 (2)接合:椅望板与腿接合时,榫头与榫孔的形状与平常有些不同。望板榫头轴线不与望板的中心轴相

7、一致,所以接合时或榫头倾斜,或椅腿上的榫孔打成斜的。榫接合方式有直角闭口榫,直角半闭口榫等。前面不贯通,后面贯通。现代家具多采用椭圆榫接合,要求拆装结构时可采用连接件接合,但对连接件和接合设计要求较高。,第二节 椅子的基本结构,椅子框架拆装结构,第二节 椅子的基本结构,3、塞角 为了增加椅子的强度,常在望板与腿之间用连接板(塞角)连接。塞角加胶用木螺钉与望板连接。拆装家具用金属连接件(塞角),也与腿连接。,第二节 椅子的基本结构,第二节 椅子的基本结构,4、拉档 (1)拉档的断面比望板小。 (2)两侧拉档的位置低于前、后拉档。 (3)拉档的位置越低,稳定性越大,但不能太低,太低影响美观。两侧的

8、拉档可装在离地面较低的地方。后面的拉挡对强度影响不大,主要是因为椅背方材的支持;前面的拉档对强度影响大。,第二节 椅子的基本结构,第二节 椅子的基本结构,第二节 椅子的基本结构,5、支架其它形式 (1)金属管制腿架直接采用弯曲或铆、焊接,使支架构成一个完整的部件形式。如焊接支架、铸铁支架、扁铁组合支架、单管椅支架、三管椅支架(实木分:木框支架、曲木框支架)。 (2)金属构件的发展和工艺技术水平的提高,使椅子支架结构更趋合理。,第二节 椅子的基本结构,第二节 椅子的基本结构,第二节 椅子的基本结构,第二节 椅子的基本结构,6、脚垫 橡胶垫、塑料垫、滚轮、防滑垫。,第二节 椅子的基本结构,三、座面

9、结构 1、座面设计在装饰上有着重要作用,根据椅子种类不同,座面也不同。 2、一般椅座离地有规定的高度并略带倾斜。 3、座面有厚、薄之分: 薄型座面:有木板面、藤面、绳面、布面、皮革面、塑料板面和胶合成型板面等。 厚型座面:也称软垫,由底胎(或绷带)、泡沫、面料构成。另有弹簧结构的厚型座面(主要有盘型弹簧、拉簧、蛇形簧)。,第二节 椅子的基本结构,第二节 椅子的基本结构,第二节 椅子的基本结构,四、椅背结构 1、应满足使用功能和装饰要求,进行合理设计。 2、一般由框架结构组成,椅背的中间部分是木条,采用榫接合。也可以是板材,用螺钉加固。 3、椅背形式可采用座面的各种结构和材料。,思考题,1、椅子功能设计的原则及主要尺寸的确定。 2、椅子各个基本结构的特点。 3、座面和椅背的结构确定。,课内作业,椅子结构装配图 目的:通过椅子结构设计和装配图绘制,加强和巩固椅子基本结构的掌握,提高家具结构装配图的绘制能力。 要求:依实木座椅为例测绘并进行结构设计,绘制椅子结构装配图一张(A2图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