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高中语文专题六善叙事理其文疏荡-史记的叙事艺术第17课赵世家试题苏教版选修史记蚜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523927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高中语文专题六善叙事理其文疏荡-史记的叙事艺术第17课赵世家试题苏教版选修史记蚜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7-2018高中语文专题六善叙事理其文疏荡-史记的叙事艺术第17课赵世家试题苏教版选修史记蚜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7-2018高中语文专题六善叙事理其文疏荡-史记的叙事艺术第17课赵世家试题苏教版选修史记蚜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17-2018高中语文专题六善叙事理其文疏荡-史记的叙事艺术第17课赵世家试题苏教版选修史记蚜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17-2018高中语文专题六善叙事理其文疏荡-史记的叙事艺术第17课赵世家试题苏教版选修史记蚜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高中语文专题六善叙事理其文疏荡-史记的叙事艺术第17课赵世家试题苏教版选修史记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高中语文专题六善叙事理其文疏荡-史记的叙事艺术第17课赵世家试题苏教版选修史记蚜(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7课赵世家1通假字(1)释其適子而更求君:_(2)赵宗灭乎,若号:_(3)韩厥告赵朔趣亡:_(4)衣以文葆:_(5)故见龟策:_(6)却冠秫绌:_(7)而怫学者:_(8)蛮夷之所义行也:_答案(1)同“嫡”,嫡子,正妻所生之子(2)同“嚎”,嚎哭(3)同“促”,急速,赶快(4)“文”同“纹”,花纹;“葆”同“褓”,襁褓(5)同“现”,显现(6)同“”,长针(7)同“悖”,背离,违背(8)同“仪”,榜样2一词多义(1)致(2)适(3)矫答案(1)动词,涉及,牵连/动词,到达/动词,表达,传达/动词,得到/名词,情趣(2)动词,到,往/动词,适应,顺应(3)动词,诈称,假托/形容词,假托的,诈

2、称的/动词,举3虚词归纳(1)微(2)即答案(1)连词,如果不是/形容词,卑贱,地位低下/副词,略微,稍微/形容词,含蓄(2)连词,假如,如果/副词,立即,马上/介词,当/连词,就4古今异义词(1)是非先君之意而今妄诛古义:_今义:_(2)臣闻中国者古义:_今义:_(3)于是肥义侍古义:_今义:_(4)明日,服而朝古义:_今义:_答案(1)古义:这不是。今义:事理的正确和错误;因说话而引起的误会或纠纷。(2)古义:中原地区。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3)古义:这时,当时。今义: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4)古义:第二天。今义:时间词,明天。5说说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

3、,并解释一下(1)衣以文葆:_(2)赵武服齐衰三年:_(3)春秋祠之:_(4)以长南藩之地:_(5)吾欲胡服:_(6)及赵武冠:_(7)王北略中山之地:_(8)子必不绝赵祀:_(9)赵氏孤儿何罪?请活之:_(10)景公因韩厥之众以胁诸将而见赵孤:_(11)非以养欲而乐志也:_(12)今吾君独灭赵宗,国人哀之:_(13)恶变服之名以忘鄗事之丑:_(14)武愿苦筋骨以报子至死:_(15)所以利其民而厚其国也:_(16)先王丑之,而怨未能报也:_答案(1)名词作动词,穿(2)名词作动词,穿(3)名词作动词,祭祀(4)名词作动词,称雄(5)名词作动词,穿胡服(6)名词作动词,行冠礼(7)名词作状语,向

4、北(8)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断绝(9)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活下去(10)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出来(11)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愉悦(12)动词的为动用法,为哀伤(13)动词作名词,羞耻(1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苦(15)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有利;使强大(16)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辱6判断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1)臣有大事而君不闻,是无君也。_ (2)发兵距所迎襄公弟于秦者。_ (3)小人哉程婴! _(4)衣以文葆,匿山中。_答案(1)判断句(2)状语后置句(3)主谓倒装句(4)省略句7翻译下面的句子(1)此梦甚恶,非君之身,乃君之子。译文:_(2)衣以文葆。译文:_(3)子孙在朝,何以惩罪?译文:

5、_(4)与楚庄王战河上。译文:_(5)屠岸贾者,始有宠于灵公。译文:_答案(1)这个梦很凶,不是应验在您的身上,而是在您儿子身上。(2)给他包上绣花的襁褓。(3)(他的)子孙却还在朝(为官),这还怎么能惩治罪人呢?(4)与楚庄王(在)黄河边交战。(5)屠岸贾这个人,起初受灵公的宠信。背景展示胡服骑射:胡是古代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胡服骑射指学习胡人的短打服饰,同时也学习他们的骑马、射箭等武艺。赵武灵王为了抵御北方胡人的侵略,实行“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中心内容是穿着胡人的服装,学习胡人骑马射箭的作战方法。他力排众议,带头穿胡服、习骑马、练射箭,亲自训练士兵,使赵国军事力量日益强大;西退胡人,北

6、灭中山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胡服骑射”这个典故告诉人们不要故步自封,应学习别人的长处,勇于改革。古代的“占卜”中国自古就有“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认为人事的兴衰可以通过自然的变化表现出来,并可以被捕捉到,因此,占卜就应运而生了。古人占卜时,先在龟甲或兽骨上钻穴不使穿孔,然后烧灼出裂纹以判断吉凶福祸,这种裂纹称为“兆”。“占”是“观察”的意思,占卜分“卜”和“筮”两种,“卜”用龟甲,“筮”用蓍草,“龟策”就是分别指用来占卜的龟甲和蓍草。不过,卜、筮并不能完全代替人为的判断分析,只是一种辅助决策的手段。占卜文化是中国神秘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殷商时代已形成一种制度,设有专门的卜民,几乎凡事必卜,甲骨文实际上都是卜辞。1愚者暗成事,智者睹未形,则王何疑焉。2狂夫之乐,智者哀焉;愚者所笑,贤者察焉。3明德先论于贱,而行政先信于贵。4夫服者,所以便用也;礼者,所以便事也。1脉络梳理赵世家2初读感知“赵氏孤儿”故事中“搜孤救孤”一段写得扣人心弦,文章头绪颇多,但不零乱。司马迁是根据程婴、公孙杵臼两人对话中的三个问题展开的。请分析一下司马迁是根据哪三个问题来推动情节发展的。答:_答案根据“胡不死”“奈何”“立孤与死孰难”这三个问题推动情节发展。由“胡不死”引出“有所待”,流露“扶孤”的念头;“奈何”强调了情况的紧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