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检测新人教版必修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523418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年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检测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7-2018年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检测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7-2018年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检测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7-2018年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检测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7-2018年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检测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年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检测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年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检测新人教版必修(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某草食动物同化的能量等于()A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B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减去生产者的呼吸量C被草食动物吃了的植物中所含的能量减去粪便中所含的能量D用于草食动物的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解析:草食动物以草为食物,经消化吸收,真正进入体内的能量是食物中的能量减去粪便中包含的能量,即为其同化的能量。答案:C2流经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A生产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总能量B流经各个营养级的能量总和C各个营养级生物同化的能量总和D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解析: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是流经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答

2、案:D3根据生态学的原理,要使能量流经食物链的总消耗最少,人们应采取哪一种食物结构()A以家禽的蛋类为主B以淡水养殖的鱼、虾为主C以谷物和植物蛋白为主D以鸡、猪等家禽、家畜的肉类为主解析:根据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原理,食物链越长,流经食物链的总能量损失越多。由此可知,以植物性产品为食的生物与植物(生产者)组成的共有两个营养级的食物链最短,能量在此种食物链流动时损失最少。答案:C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兔子吃了1 kg的草,则这1 kg草中的能量就流入到了兔子体内B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则这只兔子中约有10%20%的能量流入到狼的体内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

3、无机环境流入到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解析:兔子吃了1 kg的草,但能被兔子同化的能量只是部分,因为有部分能量不会被同化,会随粪便排出。能量传递效率是指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而不是指个体。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此过程中利用了太阳能,因此能量从无机环境流入到了生物群落。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答案:C5“草兔子狐狸狼”为某草原上的一条食物链,下列关于该食物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食物链中兔子是初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B兔子产生的粪便不属于兔子的同化量,而是草固定的能量的一部分C根据能量金字塔可知,处于塔尖的狼,其个体体内的能量少于兔子个体体内的能量D狐

4、狸捕食一只兔子,则该兔子体内的能量全部流向狐狸解析: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兔子的粪便不属于兔子的同化量;能量金字塔描述的是营养级之间的能量关系,不能简单等同于单个个体。答案:B6根据某生态系统的相关图示,分析回答有关问题:(1)在此食物网中共有_条食物链,猫头鹰占有_个营养级。如果猫头鹰的体重每增加1 kg,则至少需要草_ kg,至多需要草_kg。(2)在此食物网中,种间关系为捕食和竞争的是_、_。(至少写出两组)(3)根据能量流动的图示可知,初级消费者自身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是图中的箭头_;三级消费者排出的粪便中仍含有部分能量,这一部分能量被分解者所利用应属于图示中的箭头_。(用图中的来表示)

5、(4)从不同营养级间能量传递的多少来看,图中的特点是_。解析:如题图所示,从左向右数,在此食物网中共有8条食物链,根据猫头鹰占据的位置,可以得出猫头鹰占有4个营养级。如果猫头鹰的体重每增加1 kg,至多需要多少草应该考虑能量传递效率为10%和食物链最长,至少需草量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和食物链最短。每一个营养级的能量都有三个去向,那就是呼吸消耗、被下一营养级同化和被分解者利用,由图可知,E为分解者,那么初级消费者自身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是图中的箭头,同理可知,三级消费者排出的粪便中仍含有部分能量,这一部分能量被分解者所利用,应属于图示中的箭头。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所以从不同营养

6、级间能量传递的多少来看,图中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答案:(1)8425100 000(2)蛇、猫头鹰蜘蛛、蟾蜍(或蜘蛛、食虫鸟)(3)(4)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1在一定时间内,某自然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值为a,全部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b,全部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c,则a、b、c之间的关系是()AabcBabc Dcab解析: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传递给了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同时,还有一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所以abc。答案:C2在食物链“ABC”中,能量逐级减少。其原因不包括()A总有一部分A和B会自然死亡和被分解者利用BB、C摄入的能量总有一部分被排出CA、B和C生命活动的维

7、持总要消耗能量D照射到A上的太阳能不能被全部固定解析:照射到A上的太阳能不能被全部固定只是说明照射的太阳能并没有完全流入生态系统中,不能解释能量逐级递减的原因。答案:D3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如果要研究被第二营养级羊同化的能量去向,不应包括下列选项中的()A羊的呼吸消耗量 B羊的粪便量C羊的生长量 D部分死亡羊的生物量解析: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被第二营养级摄入后,一部分被第二营养级的生物同化,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及通过呼吸作用消耗,还有一部分未被同化,通过粪便等排出体外,因此羊的粪便量不是被羊同化的能量去向。答案:B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循环的

8、B食物链越短,可供最高营养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多C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D营养级越多,散失的能量越多解析: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为初级消费者总能量的10%20%。初级消费者越多,向下可传递的能量也就越多,因此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也越多。答案:C5近几年我国各地粮食蔬菜价格不断攀升,导致肉、蛋类食物价格不断上涨,并且后者价格一直远高于前者价格。从生态学观点来看,这主要是因为()A动物饲养麻烦、投资大B动物性食品营养价值高C食物链延长,能量流失多,成本高D植物栽培比较容易解析:从生态学观点来看,肉、蛋类取自第二营养级甚至更高营养级的生物,而它们的能量均来自于第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并

9、且能量传递效率大致不变,所以生产者(粮食、蔬菜)价格上涨,必定导致由此而来的肉、蛋类价格的上涨,并且肉、蛋类价格要高于粮食、蔬菜价格,因为在传递过程中有大量的能量损失掉了,必然导致成本的提高。答案:C6我国北方的一些地区每年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蝗灾,当地政府和农牧民常用喷洒农药的方法来杀灭蝗虫。新疆某地邀请来一批养鸭户,把几十万只鸭子放养到虫害严重的草原上,收到很好的效果。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利用农药灭虫,农药对蝗虫起选择作用,生存下来的蝗虫都是抗药能力较强的B利用鸭子消灭蝗虫,根本目的是调整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更多地流向鸭子C利用鸭子消灭蝗虫,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鸭子是次级消

10、费者,鸭子与草原上的牛、羊的关系是种间互助D利用鸭子消灭蝗虫不仅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能减轻污染、保护其他生物解析:利用鸭子消灭蝗虫并非想使能量更多地流向鸭子,根本目的是利用鸭子与蝗虫的捕食关系更好地消灭蝗虫,获得更好地经济效益。答案:B7在一条有4个营养级的食物链中,若第四营养级的生物体重增加1 kg,理论上至少要消耗第一营养级的生物量为()A25 kg B125 kg C625 kg D3 125 kg解析:若使消耗第一营养级的生物量最少,则能量的传递效率应为20%,消耗第一营养级的生物量为120%20%20%125 kg。答案:B8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11、()A该生态系统中草食昆虫属于初级消费者B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C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传递是不循环的D该生态系统中的第一营养级是太阳能解析:图示中的一条食物链为水稻草食昆虫鱼,其中水稻为第一营养级,草食昆虫是初级消费者;太阳能是生态系统能量的最终来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只能从第一营养级依次流向下一营养级,不能循环流动。答案:D9(2016天津卷)在丝瓜地生态系统中,丝瓜、昆虫甲、昆虫乙存在捕食关系。下图为某年度调查甲、乙两种昆虫种群数量变化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丝瓜地的碳循环在丝瓜、昆虫与无机环境之间完成B依据随机取样原则统计成虫数量可计算出昆虫种群密度C乙与甲的数量比值代表

12、两种昆虫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乙数量的增加会减少甲种群对丝瓜的摄食量解析:碳循环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而生物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所以丝瓜地的丝瓜和昆虫不能代表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A项错误;种群密度是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量,包括该种群的全部个体,而不只是成年个体,故B项错误;能量传速效率指的是相邻两个营养级同化能量的比值,而不是相邻两个营养级个体数量的比值,C项错误;根据题意和图示可推知丝瓜、昆虫甲和昆虫乙构成的食物链为丝瓜昆虫甲昆虫乙,乙数量的增加会导致甲种群个体数量减少,进而会减少甲种群对丝瓜的摄食量,故D项正确。答案:D10(2016

13、全国卷)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B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C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D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解析:鹰迁入该树林后,形成了食物链植物蝉螳螂黄雀鹰,据此可知,鹰的迁入会使该树林中蝉的数量减少,故A项错误;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的能量来自太阳光能和进行化能合成作用时利用的化学能(体外环境中某些无机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其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进行的,所以细菌不论作为生态系统的何种成分(生产者、消

14、费者或分解者),且能量产生均不能流向生产者,B项错误;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食物链的营养级,所以也就增加了能量消耗的环节,C项正确;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进行的,鹰的迁入没有增加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D项错误。答案:C11如图是生态系统中部分成分及彼此间的关系,根据图示回答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问题:(1)图中由于缺少_和_,故不能构成生态系统。(2)图中食物网中仙人掌属于生态系统的_(成分),鹰和蛇的种间关系是_。(3)若该图是食物网内能量流动的图解,表示相关过程的能量流动量,则流入该食物网中的总能量是_。/的值表示_。解析: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及分解者。仙人掌和矮灌木是生产者。鹰捕食蛇,同时鹰和蛇又都捕食金花鼠和老鼠,故二者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和竞争关系。仙人掌和矮灌木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是流入该食物网中的总能量。是老鼠从蚂蚁中同化的能量,是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