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1课鸿门宴课时跟踪检测语文版必修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522884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1课鸿门宴课时跟踪检测语文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1课鸿门宴课时跟踪检测语文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1课鸿门宴课时跟踪检测语文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1课鸿门宴课时跟踪检测语文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1课鸿门宴课时跟踪检测语文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1课鸿门宴课时跟踪检测语文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1课鸿门宴课时跟踪检测语文版必修(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鸿 门 宴一、文言基础专练(2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翻译题10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刑人如恐不胜 胜:尽B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称王C窃为大王不取也 窃:通“切”,意思是急切D项王按剑而跽曰 跽:跪直身子。两膝着地,上身挺直解析:选CC项,“窃”,常用来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辞,私下里,私意。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 B.C. D.解析:选AA项,连词,表并列;连词,表顺承。B项,介词,用来。C项,均为介词,给,替。D项,均为介词,趁机,就此。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久之

2、,目似瞑,意暇甚不然,籍何以至此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A和相同,和也相同B和相同,和不同C和不同,和相同D和不同,和也不同解析:选D料想;神态;这样;然而。4从句式的角度分析,下列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客何为者大王来何操具告以事长于臣吾属今为之虏矣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此天子气也沛公安在A/B/C/D/解析:选C判断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B沛公居山东时C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D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解析:选DA项,古义,儿女亲家;今义,结婚的事,或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B项,古义,崤山以东;

3、今义,山东省。C项,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程度副词,很,十分。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3分)译文: (2)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4分)译文: (3)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3分)译文: 参考答案:(1)但是我自己没有想到能先进入关中,灭掉秦朝,能够在这里又见到将军。(2)范增多次向项王使眼色,再三举起他佩带的玉玦暗示项王。(3)您替我请他进来,我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二、阅读理解专练(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

4、大父、父五世相韩故。后十年,陈涉等起兵,良亦聚少年百余人。景驹自立为楚假王,良欲往从之,道遇沛公。沛公将数千人,略地下邳西,遂属焉。沛公拜良为厩将。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常为划策,时时从汉王。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与萧何等俱封。上已封大功臣二十余人,其余日夜争功不决,未得行封。上在洛阳南宫,从复道望见诸将往往相与坐沙中语,上曰:“此何语?”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

5、耳!”上曰:“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留侯曰:“陛下起布衣,以此属取天下,今陛下为天子,而所封皆萧、曹故人所亲爱,而所诛者皆平所仇怨。今军吏计功,以天下不足遍封,此属畏陛下不能尽封,恐又见疑平过失及诛,故即相聚谋反耳。”上乃忧曰:“为之奈何?”留侯曰:“上平所憎,群臣所共知,谁最甚者?”上曰:“雍齿与我有故怨,数尝窘辱我。我欲杀之,为其功多,故不忍。”留侯曰:“今急先封雍齿以示群臣,群臣见雍齿封,则人人自坚矣。”于是上乃置酒封雍齿为什方侯而急趣丞相御史定功行封群臣罢酒皆喜曰雍齿尚为侯我属无患矣。(选自史记留侯世家)多学一点1“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中的“以”是连词,因为;“相”是名词作动词,“

6、做相”“为相”的意思。2“良亦聚少年百余人”中的“少年”意为青年人。3“景驹自立为楚假王”中的“假”意为代理。4“略地下邳西”中的“略”意为夺取。5“良欲往从之”中的“从”意为归靠。6“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中的“数”意为屡次。7“与萧何俱封”中的“与”是介词,“跟”“同”的意思。8“群臣所共知,谁最甚者”中的“者”为助词,附在其他词后面,构成名词性短语。9“为其功多”中“为”是介词,由于。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于是上乃置酒/封雍齿为什方侯/而急趣丞相御史定功行封/群臣罢酒/皆喜曰/雍齿尚为侯/我属无患矣B于是上乃置酒/封雍齿为什方侯/而急趣丞相御史定功行

7、封群臣/罢酒皆喜曰/雍齿尚为侯/我属无患矣C于是上乃置酒/封雍齿为什方侯/而急趣丞相御史定功/行封群臣/罢酒皆喜曰/雍齿尚为侯/我属无患矣D于是上乃置酒/封雍齿为什方侯/而急趣丞相御史定功行封/群臣罢酒皆喜/曰雍齿尚为侯/我属无患矣解析:选A句中“上”“雍齿”“什方侯”“丞相”“御史”“群臣”“我属”皆为名词、代词,可为断句的依据。结合语境,可知A项最为合理。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侯,是中国古代封建五等爵(公侯伯子男)中的第二等,自先秦时始设;秦以后各朝代亦设此爵位,其所属等级大同小异。B拜,古代指授予官职。另外,辟、除、察、举、征、迁等也指授官,

8、而左迁、左除则指降职。C布衣,古代指平民百姓的最普通的衣服。权贵人家穿绫罗绸缎,平民穿麻、葛之类的廉价衣服,所以现代干脆以“布衣”指称平民百姓。D天子,顾名思义,指上天之子。历代帝王一直鼓吹“君权神授”,说他们是秉承天意治理天下,故称帝王为天子。解析:选C古代已将“布衣”指称平民百姓。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良虽无战场厮杀之功,但却凭着在幕后为刘邦出谋划策,逐渐深得刘邦信任,从而被封为侯。B刘邦先封赏自己的亲友,引起了未被封赏的有功将领的不满,他们相互串联商量对策,图谋造反。C未受封赏的诸将私下活动,引起了刘邦的警觉。在这种情况下,他向谋臣张良询问原因

9、并寻求积极的对策。D张良进谏善于因势利导,先以危言耸听以引起刘邦重视,再适时指出刘邦在封赏中的失误,从而帮助刘邦化解了一场可能出现的统治危机。解析:选BB项,错在“他们相互串联商量对策,图谋造反”的表述,原文无此意思。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5分)译文: (2)恐又见疑平过失及诛,故即相聚谋反耳。(5分)译文: 参考答案:(1)他用所有的家财去寻觅能刺杀秦王的刺客。(2)更害怕你怀疑他们平生所犯的过错而被你杀掉,所以就聚在一起商量谋反。参考译文:留侯张良,他的祖先是韩国人。韩国被秦灭亡,张良家里尚有三百家奴,他弟弟死了也不安葬,他用所有的家财

10、去寻觅能刺杀秦王的刺客,为韩国复仇,因为他的祖父、父亲共计五世在韩国为相。十年之后,陈涉等起兵反秦,张良也拉起了一支百多人的队伍。听说景驹在留自立为楚王,张良便率领队伍去投奔他,半道上遇见了沛公刘邦。刘邦正率领着几千人,在下邳以西扩张势力,于是张良便归属了他。刘邦拜张良为偏将。张良多次将太公兵法讲给刘邦听,他都十分接受,还常常使用其中的计策。由于张良体弱多病,并没有专门带兵打仗,经常给刘邦出谋划策,随时跟随在刘邦左右。汉六年正月,刘邦分封有功之臣。张良并未立下战场上杀伐的功劳,但汉高帝刘邦却说:“在军帐中出谋献策,使千里的战场取得决战的胜利,这是张良的功勋。让他自己在齐选择三万户的俸禄。”张良

11、却说:“我从下邳起事,在留会见皇上,这是天意让我归属陛下。陛下采用我的计谋,并不时取得成功,我自愿分封到留就感到满足了,不敢接受三万户的分封。”刘邦便封张良为留侯,与萧何等人一起受封。刘邦已经分封功臣二十多人,其余的日日夜夜都在不停地争功,使分封很难进行。刘邦一天在洛阳南宫,从复道上望见许多将领都常常一同坐在地上谈话。刘邦问:“他们在说什么?”张良回答说:“陛下不知道吗?这是在谋反呀!”刘邦问道:“天下已经安定,为何还要谋反?”留侯张良说:“陛下从一个平民百姓起义,凭这些人夺取了天下,如今陛下身为天子,你所封的都是萧何、曹参等亲近喜爱的人,而诛杀的都是平时所仇视怨恨的人。如今将领和官吏计算功劳

12、,拿全天下来封赏都不够,这些人不仅害怕陛下不能全都封赏,更害怕你怀疑他们平生所犯的过错而被你杀掉,所以就聚在一起商量谋反。”刘邦忧虑地说:“怎么办才好呢?”留侯说:“陛下平生最恨的,又为君臣所共同知道的,最突出的那个人是谁呢?”刘邦回答说:“雍齿与我有旧仇,他曾多次欺侮我。我本来想杀掉他,但因为他战功很多,所以不忍心。”张良说:“现在必须首先立刻封赏雍齿给群臣看,大家见雍齿都受到了封赏,那么每个人的心里都稳住了。”于是刘邦大宴群臣,当着大家的面封雍齿为什方侯,又赶紧督促丞相和御史根据每个人功劳的大小进行封赏。群臣喝完酒出来,都高兴地说:“雍齿都能封侯,我们还有什么可担忧的!”三、语言表达专练(10分)11仿照下面的话,借助对某一个人物或事物既肯定又否定的语言形式,写两句耐人寻味的话。(5分)例句:项羽轻易地放走了刘邦,不,那不是刘邦,那是楚霸王的千秋基业。(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