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四专题第15课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课时跟踪检测苏教版必修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522852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四专题第15课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课时跟踪检测苏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四专题第15课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课时跟踪检测苏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四专题第15课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课时跟踪检测苏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四专题第15课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课时跟踪检测苏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四专题第15课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课时跟踪检测苏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四专题第15课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课时跟踪检测苏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四专题第15课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课时跟踪检测苏教版必修(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一、文言基础专练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B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C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D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解析:选DA项,“详”同“佯”;B项,“质”同“锧”;C项,“案”同“按”。2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仅仅)B臣等不肖,请辞去(请求)C独畏廉将军哉?(难道)D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终于)解析:选BB项,请:请允许。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解析:选CC项,且:连词,况且。A项,因:介词,趁机;介词,通过。B项,引:动词,延请;动词,掉转

2、。D项,幸:宠幸;副词,幸而。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璧有瑕,请指示王B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C明年,复攻赵D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解析:选DD项,“恐惧”,古今义都是“害怕”。A项,“指示”,古义,指出来给人看;今义,指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说明处理某个问题的原则和方法。B项,“亲戚”,古义,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今义,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C项,“明年”,古义,指第二年;今义,指今年的下一年。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宁许以负秦曲A我见相如,必辱之B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

3、之急而后私仇也C毕礼而归之D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解析:选CC项与例句中的加点词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A项,辱,无词类活用,羞辱;B项,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先;D项,间,名词作状语,抄小路。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译文: (2)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译文: (3)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译文:参考答案:(1)我们之所以离开亲人而来侍奉您,不过是仰慕您的高尚的品德。(2)你们认为廉将军与秦王相比怎么样?(3)我这样做的原因,是把国家的危亡放在前面,而把个人的仇怨放在后头啊!二、阅读理解专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李牧者,赵

4、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幕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岁余,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

5、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赵悼襄王元年,廉颇既亡入魏,赵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后七年,秦破杀赵将扈辄于武遂,斩首十万。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于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桓。封李牧为武安君。居三年,秦攻番吾,李牧击破秦军,南拒韩、魏。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废司马尚。后三月,王翦因

6、急击赵,大破杀赵葱,虏赵王迁及齐将颜聚,遂灭赵。(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精读设计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1)备匈奴动词,防御(2)以便宜置吏动词,因利乘便,见机行事(3)日击数牛飨士动词,用酒食款待,犒劳(4)匈奴即入盗连词,假设,如果(5)如故约动词,按照(6)悉勒习战副词,全部(7)佯北不胜动词,假装(8)李牧多为奇陈通“阵”,战阵(9)拔武遂动词,攻占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1)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副词,就(2)以数千人委之代词,代匈奴(3)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代词,代王翦(4)为反间动词,施行3.判断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并翻译。(1)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句式类型:判断句译

7、文:李牧是赵国(镇守)北部边境的优秀将领。(2)秦破杀赵将扈辄于武遂。句式类型:状语后置句译文:秦国在武遂打败并杀死赵将扈辄。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赵王让李牧让:责备B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 起:起来C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 委:丢弃D赵使人微捕得李牧 微:暗中解析:选BB项,起:起用。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臣如前,乃敢奉令今其智乃反不能及B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C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D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君王能与共分天下解析:选CA项,才,副词/竟然,副词;B项,把,介词/因为,连词;C项

8、,都是转折连词;D项,给,动词/跟,介词。9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现李牧军事才能的一组是()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匈奴每来,出战匈奴小入,佯北不胜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匈奴不敢近赵边城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ABC D解析:选D属其他的将领的做法;写匈奴害怕李牧,属于侧面描写;与李牧的军事才能无关。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牧驻守雁门,犒劳士兵,操练射箭、骑马,并不急于出战,致使匈奴及赵国边防兵认为他胆小怕事。B李牧不肯迎战匈奴,赵王不满,让别的将领取代他,匈奴来犯,伤亡损失很多。赵王再请李牧出山,李牧觉得这个决定太急促,闭门不出。C李牧到任后,按照原

9、来的规章办事。当匈奴始终认为李牧胆怯、守边将士都希望与匈奴一战时,李牧巧妙部署,打败匈奴。D赵王迁七年,赵王派李牧、司马尚抵抗秦军。秦国施行反间计,赵王派人逮捕了李牧并杀害了他。秦国乘势攻打赵国并灭之。解析:选BB项,应为坚持说自己有病,闭门不出。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如是数岁,亦不亡失。译文: (2)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译文: 参考答案:(1)像这样过了好几年,也没有什么伤亡和损失。(2)李牧闭门不出,坚持说自己有病。参考译文:李牧是赵国(镇守)北部边境的优秀将领。长年驻扎在代地雁门郡,防御匈奴。(他有权)根据实际需要任命官吏,城市的税收都送进将军幕府中,作为士兵的费用

10、。(他下令)每天杀几头牛犒劳士兵,操练射箭、骑马,谨慎地把守烽火台,多派侦察人员,优待战士。(他)制定规章说:“匈奴如果侵入边境来抢掠,(应)立即进入营垒坚守,有胆敢(擅自)捕捉俘虏的处斩刑。”匈奴每次入侵,烽火台就严谨地举烽火报警,(战士们)随即进入营垒防守,不敢应战。像这样过了好几年,也没有什么伤亡和损失。可是匈奴认为李牧是胆小怕事,就连赵国的边防兵也认为“我们将军胆小怕事”。赵王责备李牧,李牧仍像以前一样。赵王发怒,调他回京,派别人替代他边将的职务。(这样过了)一年多,匈奴每次来侵犯,(新将领都)出战。出战多次失利,伤亡损失很多,边境上(军队百姓)不能耕种、放牧,又请李牧出山。李牧闭门不

11、出,坚持说自己有病。赵王就又强迫起用他去统率军队。李牧说:“大王一定要任用我,(要让)我像以前那样做,我才敢接受命令。”赵王答应了他。李牧到任,按照原来的规章(办事)。匈奴好几年一无所得。(但)始终认为李牧胆怯。守边将士每日得到奖赏却不被任用,都希望与匈奴一战。这时(李牧)就准备了经过挑选的兵车一千三百辆,精选的战马一万三千匹,(曾经获得)百金(奖赏)的勇士五万人,弓弩手十万人,全部组织起来进行军事演习。大张旗鼓地允许放牧,(让)人民布满山野。匈奴小股兵力入侵,(李牧)假装败逃,把几千人丢给匈奴。匈奴单于听到这个消息,率领大批军队入侵,李牧大量布下奇特的战阵,拉开左右战线包抄反击匈奴,大败匈奴

12、十几万人马。消灭襜褴,打败东胡,迫使林胡投降,单于逃跑。这以后十几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城邑。赵悼襄王元年,廉颇逃亡到魏国去后,赵王派李牧攻打燕国,夺取了武遂、方城。过了七年,秦国在武遂打败并杀死赵将扈辄,杀了十万(赵国兵士)。赵王就任命李牧做大将军,在宜安攻打秦军,大败秦军,赶跑了秦将桓。(赵王)封李牧为武安君。过了三年,秦国攻打番吾,李牧打败秦军,向南拒敌韩、魏。赵王迁七年,秦国派遣王翦攻打赵国,赵王派李牧、司马尚抵抗秦军。秦国给赵王的宠臣郭开大笔金钱,施行反间计,说李牧、司马尚想要谋反。赵王便派赵葱和齐将颜聚代替李牧。李牧不接受命令,赵王派人秘密逮捕了李牧,杀了他。撤销了司马尚的职务。

13、这以后三个月,王翦乘势急速攻打赵国,大败并杀死赵葱,俘虏了赵王迁和齐将颜聚,最终灭亡了赵国。三、语言表达专练12根据要求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六个关键词(可以是短语)。由于司马迁认识到了历史终归是“人”的历史,不是“天”的意志史,于是以“绍圣春秋”为使命的司马迁抛弃了孔子既定的历史纪年法编年体,而改用纪传体。这绝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观念问题。他对那冰冷的历史巨轮投以轻蔑的一哂,然后满怀慈悲地去关心轮子下的那些泣血的生灵。从而,我们看到,一代一代的人物以及他们对历史必然性的反抗,对自身命运的体认,构成了史记的主色调。史学成了人学,必然性成了戏剧性,逻辑的链条崩溃了,生命的热血喷涌而出(

14、1)历史纪年法的史学观: (2)人学的史学观:参考答案:(1)冰冷必然性(或“历史必然性”)逻辑(2)慈悲戏剧性生灵(或“命运”,或“生命的热血”)13学校将邀请北京京剧团演出京剧将相和选段。虽然大多数学生对京剧不太熟悉,但对“将相和”的情节却不陌生,因为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讲的就是这个故事。请你根据以上内容,为本次活动写一句广告语。要求:内容明确,特点突出;语言通顺,有感召力;不超过24个字。答:参考答案:为国家,廉颇尽弃前嫌;看京剧,弘扬民族文化。14在下面横线上续写完整的两个分句,结构要和画波浪线的句子相似,内容要能与之衔接。史记是一座人物画廊,司马迁像一个画家,以他那十分传神的画笔,为我们勾画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又像译文: ;又像 。参考答案:一位雕塑家,以他那锋利的刻刀,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风采各异的雕像一位戏剧家,以他那深邃的灵魂,为我们演绎了一个个深入人心的角色-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