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李白诗三首课时跟踪检测语文版必修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522791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李白诗三首课时跟踪检测语文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李白诗三首课时跟踪检测语文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李白诗三首课时跟踪检测语文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李白诗三首课时跟踪检测语文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李白诗三首课时跟踪检测语文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李白诗三首课时跟踪检测语文版必修(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李白诗三首(时间:40分钟满分:57分)一、文言基础专练(选择题每小题3分,默写题6分,共15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烟涛微茫信难求信:确实,实在B熊咆龙吟殷岩泉 殷:震动C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茫然:前途迷茫的样子D对此可以酣高楼 酣高楼:在高楼上畅饮解析:选CC项,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云青青兮欲雨A虎鼓瑟兮鸾回车 B西当太白有鸟道C问君西游何时还 D栗深林兮惊层巅解析:选A示例中的“雨”是名词作动词,下雨;A项,名词作动词,弹奏。B项,名词作状语,在西面。C项,名词作状语,向西。D项,使动用法,使

2、战栗。3下面的理解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李白的这首梦游天姥吟留别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诗人用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为我们描述了一个无忧无虑、温馨和睦和富丽堂皇的神仙世界。B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以送别为题,却不写送别,而是直抒郁结,表达了诗人经历了太多人生的荣辱和悲欢后仍然不能忘怀的心情。C蜀道难袭用乐府古题,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并从中透露出作者对社会的某些忧虑和关切。D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吟诵留别之情的诗作。虽写梦游,实则为“吟”,诗中含有慷慨悲愁之情。解析:选DD项,“慷慨悲愁之情”错。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白蜀道难中“,”两句写山势高峻,即便

3、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通过。(2)李白蜀道难中“,”两句写出了蜀地关隘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两句表现了诗人决不奴颜婢膝,屈从权贵的个性。答案:(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2)一夫当关万夫莫开(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二、阅读理解专练(33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11分)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李白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注戴天山:又名大康山或大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县。李白早年曾在山中大明寺读书。霭(i):云气。青霭:青色的云气。5全诗共八句,前六句

4、重在绘景。请说说这些景物有怎样的特点。(5分)答: 参考答案:前四句写诗人拜访道士途中的耳闻目睹,写出了道士所处的大环境,即远离闹市的那种清新幽静的环境;第五、六句写来到道院前所见的景色,写出了道院这片净土的高洁和淡泊。6前人评论李白这首诗时道出了此诗的妙处:“无一字说道士,无一句说不遇,却句句是不遇,句句是访道士不遇。”作者是如何写“不遇”的?请结合诗的任意两联作简要赏析。(6分)答: 参考答案:颔联既写景又含蓄地叙事:以“时见鹿”反衬不见人;以“不闻钟”暗示道院无人。颈联写来到道院前所见的情景,显然,由于道士不在,诗人百无聊赖,才纵目四顾,细细观赏起眼前的景色来。尾联诗人以问讯的方式,从侧

5、面写出“不遇”的事实,又以倚松再三的动作表现“不遇”的惆怅。(答出任意两点即可)(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11分)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注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注本诗为李白流放遇赦后所写。7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作简要分析。(5分)答: 参考答案: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下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8诗人笔下的岳阳楼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抒发了诗人的什么情感?(6分)答: 参考答案:诗人笔下的岳阳楼最突

6、出的特点是“高”。情感是欢乐喜悦、超脱豁达。(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11分)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注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注一水:亦作“二水”。9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5分)答: 参考答案: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10“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答: 参考答案:比喻。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忧贤士包

7、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三、语言表达专练(9分)11仿照下面画线的语句,拟写两个语句填在横线上,与上面的语句构成排比。(4分)读李白的“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让你树立自信;读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让你领略宽广的心胸;,;,。参考答案:读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让你感受美好的亲情读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让你品味闲适的生活和超然的心境12为李白写一段评论,要求:结合本课所学诗歌;符合李白自信豪迈的特点;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超过80字。(5分)答: 参考答案:他是一颗璀璨的明星,灿烂了整个盛唐星空。他飘逸,欲上青天览明月;他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他狂放,我辈岂是蓬蒿人。他用酒涤荡自己的秉性,用诗放牧自己的灵魂!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