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李白诗三首教学案语文版必修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522789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6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李白诗三首教学案语文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李白诗三首教学案语文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李白诗三首教学案语文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李白诗三首教学案语文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李白诗三首教学案语文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李白诗三首教学案语文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李白诗三首教学案语文版必修(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第4课李白诗三首本课话题挫折一、从课本中积累“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选择仕途还是尊严?选择政治还是诗歌?李白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仰天大笑出宫去,云游四海逐星辰。自此,他政治上的下放,掀起了他诗情诗境上波澜壮阔的滔天之势,诗人于滚滚红尘之中,修炼成仙,于思想上、精神上逐渐抵达“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之巅峰境地。面对挫折,面对抉择,李白没有沮丧,没有堕落,而是信心满满,壮怀激越。二、从自然中积累面对蚌壳带给自己的身心的摧残,面对黑暗海底带给自己的郁闷与孤寂,砂粒化解了痛苦,它轻松地微笑,等待成为珍珠的那一天。面对迂回的沟壑,面对崎岖的山路,溪流化解了痛苦,它

2、轻松地微笑,它欢快地跳跃,憧憬着汇入大海的那一刻。面对巨石的压力,面对冰冷的寒风,野草化解了痛苦,它轻松地微笑,尽力冲破石缝,义无反顾迎向光明的未来。遭遇挫折时,何不自信地微笑?三、从历史中积累苏轼,这个曾经辉煌的文人,因黄州诗案而开始落魄,流落四方,辗转难安。在赤壁的月夜,他心灰意懒,看“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做他那个神鹤翩跹而舞的梦。面对如江水般深沉的失意,他听见风在山顶呼啸。刹那间,他心中郁结的块垒,缠绕的苦痛随风而散。四、从名言中积累1短时期的挫折比短时间的成功好。 毕达哥拉斯2斗争是掌握本领的学校,挫折是通向真理的桥梁。 歌德3我以为挫折、磨难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 邹韬

3、奋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贝多芬5每一种挫折或不利的突变,是带着同样或较大的有利的种子。 爱默生一、作者简介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二十五岁时出蜀东游。十年内,漫游了长江、黄河中下游的许多地方。天宝元年(742),被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参加草拟文件等工作。李白秉性耿直,对黑暗势力不阿谀奉承,因而遭受谗言诋毁,在长安前后不满两年,即被迫辞官离京。此后继续在黄河、长江的中下游地区漫游。天宝三载,李白在洛阳与杜甫认识,结成好友。安史之乱爆发时,正在宣城、庐山一带隐居。第二年,因参与永王

4、与肃宗争夺帝位的斗争而获罪,被流放夜郎。途中遇到大赦,得以东归,时已59岁。61岁时,在讨伐安史叛军的路上因病折回。不久病逝。作品:诗作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最能代表其艺术特色。二、背景回放1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宝三年(744),诗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离开长安后,李白回到第二故乡东鲁,心中悲愤难平。次年,他决定南游,临行时,赋诗梦游天姥吟留别留赠东鲁友人。梦游天姥吟留别又称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亦称别东鲁诸公。2蜀道难唐代蜀中商品经济极为发达,入蜀的人乐不思返,而没有认识到这一地区形势险要,自古为封建割据之地,随时有发生叛乱的可能。这首诗大约是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李白初入

5、长安时所作。“蜀道难”是乐府古题,古词都以蜀道险阻为内容,寓有功业难成之意。正是这一点,触动了李白初入长安追求功名未成的心事。当友人入蜀时,他便用这一古题写诗送别友人。3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于742年(天宝元年)怀着远大的政治理想来到长安,任职于翰林院。年余,因被谗毁而离开朝廷,内心十分愤慨地重又开始了漫游生活。在753年(天宝十二年)的秋天,李白来到宣州,他的一位官为校书郎的族叔李云将要离去,为饯别行人而写成此诗。三、相关知识古 体 诗古体诗亦称“古体”“古风”,是和近体诗相对的诗体,产生较早。每篇句数可多可少,每句字数不拘。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各体,后世使用五、七言的较多。

6、用字没有一定的平仄要求,押韵比较自由。“古体诗”这一名称,最早出现于唐代。唐人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诗称为古体诗。后人沿袭唐人的说法,把唐以前的乐府民歌、文人诗以及唐以后文人仿照他们的体式而写的诗歌,统称为古体诗。本课所选三篇,均为古体诗。一、读准字音(一)单音字 (1)瀛洲(yn) (2)渌水(l) (3)谢公屐(j)(4)石扉(fi) (5)訇然(hn) (6)恍惚(hun)(7)长嗟(ji) (8)鱼凫(f) (9)石栈(zhn)(10)猿猱(no) (11)扪参(mn) (12)巉岩(chn)(13)喧豗(hu) (14)砯崖(png) (15)崔嵬(wi)(16)豺狼(chi)

7、 (17)吮血(shn) (18)饯别(jin)(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号 (2)殷(3)塞 (4)参2语境辨析法(5)这些防浪堤横(hng)亘在滇池和周边湿地之间,阻断了水体交换,蛮横(hng)地将滇池之肺与它的身体剥离。(6)去年,欧盟委员会曾要求欧盟各成员国接受一定数量的难(nn)民,但是有关问题的落实至今却难(nn)有实质进展。二、词语解释(1)烟涛微茫信难求 信:确实,实在(2)天姥连天向天横 横:遮断(3)势拔五岳掩赤城 拔:超出(4)渌水荡漾清猿啼 渌水:清澈的溪水(5)身登青云梯 青云梯:指直上云霄的山路(6)千岩万转路不定 万转:山路弯曲不断(7)栗深林兮惊层巅栗:使战

8、栗 惊:使震惊(8)列缺霹雳列缺:闪电 霹雳:疾雷声(9)忽魂悸以魄动 悸:心惊(10)恍惊起而长嗟 长嗟:长叹不已;嗟,感叹(1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摧眉折腰:低头弯腰,指屈身服侍他人(12)使我不得开心颜 开心颜:心情愉悦,露出笑容(13)危乎高哉 危:高(14)开国何茫然 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15)尔来四万八千岁 尔来:从那时以来;尔,那(16)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逆折:回旋,倒流(17)扪参历井仰胁息 胁息:屏住气不敢呼吸(18)畏途巉岩不可攀 畏途:艰险可怕的道路(19)使人听此凋朱颜凋朱颜:这里是黯然失色的意思。凋,使动用法,使凋谢;朱颜,红颜(20)飞湍瀑流争喧豗喧豗:轰响声

9、。指急流和瀑布发出的巨大响声(21)剑阁峥嵘而崔嵬 峥嵘:险峻(22)侧身西望长咨嗟 咨嗟:叹息(23)对此可以酣高楼 酣高楼:在高楼上畅饮(24)中间小谢又清发 清发:清明焕发(25)俱怀逸兴壮思飞逸兴:超远的意兴 壮思:豪壮的情思(26)明朝散发弄扁舟 散发:不戴冠簪。指散漫无拘束三、名句默写(1)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2)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3)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4)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5)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6)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7)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8)黄鹤之飞尚不得

10、过,猿猱欲度愁攀援。(9)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10)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11)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12)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13)一夫当关,万夫莫开。(14)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15)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16)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17)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18)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1梦游天姥吟留别此诗借梦中游历天姥山的神奇境界,表达出诗人对自由、光明的渴望与追求,同时也写出诗人不满黑暗现实、蔑视封建权贵的反抗精神。诗中的美好境界寄托

11、着诗人的生活理想,曲折地反映出他对上层社会中种种卑微、庸俗、污浊、丑恶现象的鄙弃和厌恶。这首诗反映了李白复杂的思想感情和矛盾的心理状态。1梦游天姥吟留别梦游天姥吟留别 2.蜀道难本诗生动地描写了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并且描写了蜀道上的奇异风光、壮丽景色。诗人极力描绘入蜀道路的艰难险阻,表达对蜀中军阀割据作乱和友人旅蜀安危的担忧,更借此抒发世道艰难、志士功业难成的悲愤。3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人在诗中抒发年华虚度、壮志难酬的苦闷,盛赞汉代文化、建安风骨及谢朓诗歌的豪情逸兴,最后流露出消极出世的情绪。2蜀道难叹安史之乱(忧患) 浪漫主义笔法 现实主义胸襟3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篇目一 梦游天姥吟留别

12、1文章题目为“梦游天姥吟留别”,但诗人为何要在开篇“谈瀛洲”呢?答: 参考答案:这里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烟涛微茫”的瀛洲与“云霞明灭”的天姥同样神秘而又美妙。然而瀛洲的“信难求”让人却步,而天姥的“或可睹”则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如此以瀛洲陪衬天姥,以虚衬实,不仅给天姥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美妙的面纱,而且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愿望。2“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两句中的动词运用得非常巧妙,试简要分析。答: 参考答案:句中作者恰当地运用了“连”“横”“拔”“掩”等一系列动词,采用了夸张的手法,将诗人心中的天姥山衬托得雄峻巍峨,初步表现诗人神游天姥的愿望,成了入梦的重要缘由。3如果说作品的第三节前五

13、句流露出诗人消极避世的思想,那么,结尾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 参考答案:如果梦境是诗人对自己理想追求的曲折表达,那么“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句话就是诗人的直抒胸臆,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痛苦和对自由的追求,表现了他蔑视权贵、不卑不亢的叛逆精神。篇目二 蜀道难4“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 参考答案:运用了夸张、衬托手法。诗人紧扣“高”“危”,用夸张手法把崇山峻岭、峭壁巉岩间的蜀道写得惊心动魄,令人望而生畏:山高得连黄鹄也飞不过,猿猴也愁于攀援。同时又借“鹤”“猿”来侧面衬托,暗写人行走之难。5全诗三次感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请简要归纳“三叹”各自的内容。答: 参考答案:开篇一叹,极言蜀道之难,点出作品主旨;为全诗奠定雄放基调;为本节描写张本。二叹为小节上文的两层意思:一层,写蜀道高峻,虽有道而人难行;二层,渲染旅愁和空寂苍凉的环境。三叹蜀中战祸惨烈;照应开篇。篇目三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6宣州谢朓楼饯别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