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孟子蚜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师用书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522784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孟子蚜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师用书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孟子蚜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师用书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孟子蚜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师用书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孟子蚜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师用书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孟子蚜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师用书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孟子蚜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师用书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孟子蚜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师用书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释文题“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语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公孙丑问孟子擅长什么时,孟子不假思索地回答:“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并具体而全面地向公孙丑阐释了什么是浩然之气,养成浩然之气应具备的条件和培养浩然之气应注意的问题,足见孟子对浩然之气的重视。所谓浩然之气,实际上是一种由长期修养道德、践履道义而产生的对人对己毫无愧怍、充实完满的精神境界。他提倡浩然之气和大丈夫气概。浩然之气是由平时积累而产生的。一个人只要做事情合乎义,问心无愧,就可以养成这种气;一直培养而不加损害,这种气就会充满于天地之间。明主旨通过本课所录三则选文,孟子向我们阐述了他的“浩然之气”思想。他认为,浩然之气是由

2、平时积累道义而产生的,一个人只要做事情合乎义,问心无愧,就可以养成这种气;一直培养而不加损害,不急于求成,这种气就充满于天地之间,至大至刚。有这种浩然之气的人,坚持道义就像磐石一样,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真正的大丈夫。并且告诫我们,在遭遇困难的时候,要看到希望;在遭受挫折的时候,要振作精神;在遭受磨难的时候,要把磨难转变成提高自己并获得成功的基石;在享受安乐生活的时候,要把握好自己,不能丧失向上的斗志。1词语理解(1)通假字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通“_”,_ 往送之门,戒之曰 通“_”,_ 曾益其所不能 同“_”,_ 困于心,衡于虑 通“_”,_ 往之女家 通“_”,_ 答案惬快

3、心、满意诫告诫增增加横横塞汝你的 (2)一词多义长知正答案擅长/生长知晓,懂得/了解/识别/智慧/主持正道/预期/端正的(3)古今异义无是,馁也古义:_今义:表肯定判断。今日病矣古义:_今义:疾病。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古义:_今义:干,做。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古义:_今义:端正。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古义:_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男子是女子的丈夫。答案这。疲累、倦困。奋起。预期。男子。2词类活用(1)丈夫之冠也,父命之:_(2)富贵不能淫:_(3)以其外之也:_(4)贫贱不能移:_(5)威武不能屈:_(6)必先苦其心志:_(7)劳其筋骨:_(8)饿其体肤:_答案(1)名词作动词,行加冠礼(2

4、)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迷惑(3)名词作动词,把看成身外之物(4)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改变志向(5)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屈服(6)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遭受困苦(7)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劳累(8)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饿3特殊句式(1)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2)助之长者,揠苗者也。(3)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4)舜发于畎亩之中。(5)傅说举于版筑之间。(6)胶鬲举于鱼盐之中。(7)管夷吾举于士。(8)孙叔敖举于海。(9)百里奚举于市。答:_答案(1)(3)判断句,(4)(9)介宾短语后置句、被动句。4语句翻译(1)敢问夫子恶乎长?译文:_(2)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译文:_(3)往之女家,必

5、敬必戒,无违夫子!译文:_(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译文:_(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译文:_(6)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译文:_答案(1)请问老师您长于哪一方面?(2)天下之人不帮助禾苗生长的是很少的。(3)去到了你婆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丈夫!(4)富贵不能扰乱他的心,贫贱不能改变他的节,威武不能压服他的志:这样的人才能称作大丈夫。(5)所以上天将要把重任给予这个人,一定先困苦他的心意和志气,使他的筋骨受劳累,使他饿肚子,使他受穷困,使他所做

6、的事情不能如意、不能成功,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增加他以前不具备的能力。(6)内没有守法不阿的大臣和直言敢谏的士,外没有敌国干涉与侵略的忧患,这样的国家常常会灭亡。文本名句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2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5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文外名句1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2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3有

7、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4定天下者,在乎仁政为一者也。1.(孟子公孙丑上)2.(孟子滕文公下)3.(孟子告子下)1孟子认为培养浩然之气要注意什么?答:_答案直养无害,它是平时积累义而产生的,一个人只要做事情合乎正义,问心无愧,就可以养成这种气,一直培养而不加损害,这种气就可以充塞于天地之间。配义与道,有这种浩然正气的人,坚持道义就像磐石一样坚定。集义无馁,指平时集义养气,不放弃,长时间坚持才可以。勿正勿忘,勿助长也,指要做集义养气的事情,但不要预期所达到的效果,心中时刻记着它,但不要急于促使它成长。2选文第1、2则是如何运用对话分析说理的?有何好处?答:_答案孟子善辩,是为

8、了推行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这些不可能强加于人,只能靠论辩。而增强论辩色彩便成了孟子文章的一大特色。采用对话或问答的形式便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手段。第1则采用孟子与其弟子公孙丑对话的形式。先由公孙丑的一个问题引出:“夫子恶乎长?”孟子便借此发挥,表明自己的观点:“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样先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容易解决人们的疑问,更有针对性地揭示出问题的实质。第2则采用孟子与景春对话的形式,围绕什么是“大丈夫”的问题,在驳倒景春的基础上,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这样有问有答,先破后立,更有力地证明了自己的观点。3孟子在谈到艰苦生活能使人大有作为时,连举六名在历史上有成就的人物,是否重复,为什么? 作者列举这

9、六个人有什么作用?答:_答案不重复。共同特点:出身低微(种田、筑墙、贩卖鱼盐、犯人、隐居者、奴隶),他们都是经过艰苦的磨炼,显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干,后来都被统治者委以重任,而且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使用排比,文章富有气势和说服力。从古到今(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人)多方面举例,为论点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说服力强。作用:作者列举这六个人为下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这一著名论断作铺垫。用讲道理的方法阐述人才要在困境中才能造就,说理透彻,振聋发聩,有强烈的鼓动性。结合选文第3则,谈谈孟子是如何运用排比进行论证的。答:_答案文章集中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气势逼人,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作者首先连用

10、六个“于”字、五个“举”字,来概括列举六位名人的事例,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紧接着使用了六个“其”字表明了“上天”为了磨炼、锻造可以担当大任的一代圣君或一代贤臣的良苦用心。然后又从个人经受磨难的作用谈起,讲到一个国家的处境,如果太平太顺,在这虚假的太平表象下,就会使整个国家的人们放松警惕,使国家一旦遇到内忧外患便土崩瓦解,顷刻间便走向灭亡。这种以点带面、从小到大的写法,也堪称经典,使人读来欲罢不能、欲忘不得,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浩然正气歌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文天祥高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1)“人”这个字,笔画简单精炼,一撇一捺,是站立的姿态,是生命最简单的生存姿态。(2)宁为鸡头,不为牛后;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堂堂正正,光明磊落;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如此,方不辱人之本性。作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