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词三首一教学案语文版必修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522774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词三首一教学案语文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词三首一教学案语文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词三首一教学案语文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词三首一教学案语文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词三首一教学案语文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词三首一教学案语文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词三首一教学案语文版必修(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词三首(一)第4课词三首(一)本课话题成功与失败一、从课本中积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是失败的。他生于深宫之中,即使一生纸醉金迷,终日灯红酒绿,也抵不过夜深人静时无人诉衷肠的寂寞。尤其南唐灭亡之后,家国之恨降临在这个还不成熟的皇帝身上,更是在他心头加了一抹失败的灰色。他忧伤而无奈,只能以自己的真性将那一片片失败的花瓣铺在宣纸之上,将其化为“一江春水”,化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人间词话中有批语:“词至李后主,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李煜的失败是那个动荡年代的悲伤,但却开启了词的新时代,他是词坛的成功者。二、从自然中积累蜘蛛织的网无数次地被风刮断,但它仍不倦地重

2、新编织。鸟儿筑的巢往往会被人破坏,但他们并不就此放弃,继续编织自己的小巢。动物犹且如此,何况人乎?面对失败,我们一定要昂首挺胸继续往前走,闯过风雨,走向成功。三、从历史中积累要说遭受挫折和失败,有谁能和林肯相比?他失业过,他竞选州议员失败,办企业不到一年就倒闭,所欠的债务还了十七年,未婚妻不幸去世又使他一病不起;三年后,他恢复了元气,决定竞选州议会议长,又失败了;再一次竞选,他好不容易成功,任期满了,他争取连任,又是失败;为了谋生,他申请担任某部门的官员,但人家认为他不具备担当这个职务的资格和才能,于是又遭受挫折;几年后,他参加国会议员的竞选,结果又是失败总之,在他大半生的重大的奋斗进取中,九

3、次失败,只有两次成功,而第二次成功就是当选为美国的第十六届总统。那屡次失败并不能使他的自信心动摇,而只是起到了开发潜能的作用。如果我们积极地把握住那面镜子,那么从林肯的身上我们就不难看出:正因为有了失败的经历他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才能有机会去弥补,才能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去完善自己。从这一层面上说失败也是一种成功,是一种孕育在失败怀抱中的成功!一、作者简介“白衣卿相”柳三变柳永(?约1053),字耆卿,初名三变,字景庄,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工部侍郎柳宜少子,景祐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又世称柳屯田。柳永为人放荡不羁,仕途更为坎坷

4、。时人将其举荐于仁宗皇帝,却只得四字批语:“且去填词。”从此,柳永便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流连于歌楼舞榭,沉迷于声色词曲,潦倒终身,死后靠群伎合金才得以入葬。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大家,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和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作品:词作雨霖铃、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定风波(自春来、惨绿愁红)、鹤冲天(黄金榜上)、望海潮(东南形胜)、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等。乱世中的美神李清照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南宋杰出女词人,婉约派代表。生于书香门

5、第,父亲李格非精通经史,长于散文,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李清照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无不通晓,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李清照十八岁时,在汴京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婚后,夫妻感情笃深,常投诗报词。公元1127年,金兵攻破汴京,李清照夫妇先后渡江南去,第三年,赵明诚死于建康(南京),李清照独身漂泊江南,在孤苦凄凉中度过了晚年。李清照的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很大,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为“易安体”。作品:漱玉词。代表作有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夏日绝句醉花阴武陵春等。薄命君王,绝代才子李煜李煜(937978),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彭城

6、(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国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为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具有非凡的艺术才华。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被称为“千古词帝”。作品: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二、背景回放八声甘州柳永出身士族家庭,从小接受儒家思想,有求仕用世之志。因天性浪漫和有音乐才能,适逢北宋安定统一,城市繁华,首都歌楼伎馆林林总总,被流行歌曲吸引,乐与伶工、歌伎为伍,初入仕竟因谱写俗曲歌词,招致当权者挫辱而不得伸其志。于是他浪迹天涯,用词抒写羁旅之志和怀才不遇的痛苦愤懑。八

7、声甘州即此类词的代表作。声声慢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金攻陷了北宋的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入据中原,从此半壁江山陷于敌手,国家形势非常危急。宋朝统治者束手无策,仓皇南逃,李清照夫妇也相继南渡避难。期间,他们夫妇心血凝成的图书文物一部分在南下途中被盗,一部分被乱兵一把火烧毁殆尽,他们花费半生精力呕心沥血积攒的金石字画转瞬间荡然无存。更为不幸的是,南渡第三年丈夫赵明诚因患疟疾在南京去世,这年李清照46岁。这样一来,她连续遭受国破、家亡、夫死的重大打击,身心备受多重摧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写下了声声慢这首词。虞美人南唐后主李煜被俘,软禁在宋都汴京,面对春花秋月他触景伤情,回想起昔日南唐的宫

8、廷生活,愁苦万分,写下了这首词。此词相传是李煜的绝笔,通过不堪回首的故国景物、情事与眼下生活的对比,抒发了李煜对囚居宋朝的屈辱生活的无比深长的忧愁和悲痛心情。三、相关知识词词起源于隋,流行于宋。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诗和词都属于韵文的范围,但诗只供吟咏,词则入乐而歌唱。词的特点: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词牌)。一般说,词调并不是词的题目,只能把它当作词谱看待。到了宋代,有些词人为了表明词意,常在词调下面另加题目,或者写上一段小序。词一般都分两段(叫作上下片或上下阕),不分段或分段较多的是极少数的。一般词调的字数和句子的长短都是固定的,有一定的格式。根据字

9、数的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词的句式参差不齐,基本上是长短句。词中声韵的规定特别严格,用字要分平仄,每个词调的平仄都有所规定,各不相同。婉约词派婉约词派:词派之一,主要词人有柳永、周邦彦、李清照、姜夔、张炎等。他们认为“词为艳科”“诗庄而词媚”,其词作大多写愁情别绪及个人际遇,缺乏重大的社会意义,却讲究音律格调,辞藻、风格清婉绚丽,故称“婉约词派”。一、读准字音(一)单音字(1)羁旅(j) (2)潇潇(xio)(3)苒苒(rn)(4)渺邈(mio) (5)颙望(yng) (6)凄惨(q)(7)乍暖(zh) (8)堆积(du) (9)憔悴(

10、qio cu)(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识(2)砌2语境辨析法(3)朱可夫是苏军著名的将(jing)领,我们说世界上没有常胜将(jing)军,但朱可夫就没打过败仗。(4)艺术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集群、对一个民族、对一个国家,它的作用都是隐性的,而且是渐(jin)进的、逐渐(jin)的,按中国传统说法都是熏陶渐(jin)染的,能够逐渐地提升你的审美品位。二、词语解释1潇潇:形容比较急的雨声。2凄紧:指寒气逼人。3关河:泛指山河。关,关口,关塞。4残照:落日的余光。5苒苒:渐渐。6物华休:美丽的景物已不复存在。7渺邈:遥远。8淹留:久留。9颙望:因期盼而凝望。10争知:怎知。11憔悴损:枯萎、衰

11、败到极点。12怎生得黑:怎么才能熬得到天黑啊?13次第:光景,情形。14朱颜:红颜,年轻红润的面容。15问君:设问之词,实则问自己。三、名句默写1是处红衰翠减,。惟有长江水,。2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4三杯两盏淡酒,。5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这次第,!6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7,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答案:1.苒苒物华休无语东流2.天际识归舟3.凄凄惨惨戚戚4.怎敌他、晚来风急5.点点滴滴怎一个愁字了得6.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7.雕栏玉砌应犹在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八声甘州这首传颂千古的名作是柳永同类作品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首,它融写景、

12、抒情为一体,通过描写羁旅行役之苦,表达了强烈的思归情绪,语浅而情深。声声慢这首词描写的是无与伦比的“愁”,主要通过清冷的秋景来渲染愁情,表现词人因国破、家亡、夫死而只身流落江南时的孤苦无依的凄苦心境。虞美人这是李煜的绝笔词。词人以形象可感的愁情,起伏跌宕的笔法,在对故国往事的追忆之中表达了深深的故国之恋、切切的亡国之痛。八声甘州声声慢愁八声甘州1八声甘州一词中描绘了哪些景物?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 参考答案:描写景物:暮雨、江天、清秋、霜风、关河、残照下的城楼、长江水。抒发情感:词人通过意象的选取,形成了一种凄冷的意境,抒发了孤寂、伤感的情怀。思念家园又下不了回归的决心。千回百结,柔肠寸断

13、。2简析“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一句是如何抒发情感的。答: 参考答案:遥想佳人在妆楼上天天盼“我”回家,多少次看到天边驶回的船帆,误以为是“我”的归舟呢。明写妻思“我”,暗写“我”思妻,更显示思家之深,进一步深化了自己的盼归之情。声声慢3“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一句哀婉动人,试分析其表达效果。答: 参考答案:那似曾相识的雁儿再度飞过,丈夫却已亡故,物是人非,相思之情已成“悼亡之悲”。再者,词人避居江南,远离故土,看到北来的大雁便认为这是家乡来的大雁,因而说是“旧时相识”,可见,雁儿还勾起了词人的“怀乡之思”。4“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在用语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答: 参考

14、答案:(1)七组叠词,很好地统领了全词的内容,展示出一种凄凉、萧条的意境;选用叠词,造成一种回环往复的效果,为全词的抒情定下基调;使用叠词更显示出感情之强烈;平中见奇,字字传神。(2)这几句直接抒情,表达的感情哀婉凄切、为全词奠定了凄清的基调。虞美人5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分析它的作用。答: 参考答案:“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作用有三:以有形的“水”喻抽象的无形的“愁”,使“愁”具体、形象、可感;“一江春水”形象地写出了愁情之多、之深、之重;江水东流喻愁情之长,写出了愁的连续不断,无穷无尽。6“春花秋月”本是两种美好的事物,指代一年中的良辰美景,但是词人为什么希望它结束?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