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9课跑警报课时跟踪检测语文版必修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522721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9课跑警报课时跟踪检测语文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9课跑警报课时跟踪检测语文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9课跑警报课时跟踪检测语文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9课跑警报课时跟踪检测语文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9课跑警报课时跟踪检测语文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9课跑警报课时跟踪检测语文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9课跑警报课时跟踪检测语文版必修(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跑警报(时间:40分钟满分:48分)一、语言表达专练(23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对于商家而言,假日消费无疑是块“大蛋糕”,面对“节假黄金月”里_的长假短假,商家应加快转型步伐,才能长久俘获消费者的心。北京故宫在其90岁大庆当天新开四大区域举办“庆生”大展,而“甄嬛”的原型、乾隆母亲钮钴禄氏生前所居的寿康宫首次开放,参观的游人_。模仿大自然和生物体构造研发新产品已成为日本产业界的一股新潮流,这项“自然科技”如今已广泛走进当地人们的生活,新产品_登场。A源源不断络绎不绝纷至沓来B纷至沓来源源不断络绎不绝C纷至沓来络绎不绝源源不断D源源不断纷至沓来

2、络绎不绝解析:选C纷至沓来: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络绎不绝:形容人马、车船来来往往,连接不断。源源不断:形容连续不断的样子。多用于事物,而少用于人。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二孩政策全面放开,许多期盼已久的夫妇却放弃了要“二宝”的打算,其主要原因不是观念的变化,也不是经济、精力等方面的压力太大,而是因为“大宝”的坚决反对。B继亚马逊线下书店开张后,当当网也准备从线上走向线下,这一计划已处于实施阶段,线下书店将涵盖商场书店、超市书店、实体书店等多个类型。C尽管背负着各种争议,恒大足球队在亚足联冠军联赛中依然一路过关斩将并最终夺魁,用耀眼的成绩证明了其运营模式的正确性。D古驿道的一

3、侧,靠近语言研究所资料馆不远,有一片马尾松林,就是一个点。解析:选CA项,句式杂糅,应把“而是”后的“因为”去掉。B项,并列不当,“实体书店”包括“商场书店”“超市书店”。D项,句式杂糅,应在“就”前加“这里”或“这”。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一有警报,别无他法,大家就都往郊外跑,叫做“跑警报”。_。_。_。_。_。_。“跑”和“警报”联在一起,构成一个语词,细想一下,是有些奇特的,因为所跑的并不是警报唯有这个“跑”字于紧张中透出从容,最有风度,也最能表达丰富生动的内容这不像“跑马”“跑生意”那样通顺也有叫“逃警报”或“躲警报”的,都不如“跑警报”准确但是大

4、家就这么叫了,谁都懂,而且觉得很合适“躲”,太消极;“逃”又太狼狈ABC D解析:选C这几句话是解释为什么用“跑警报”这个词语的。紧承首句,提出此词“奇特”;回答为何“奇特”;说明此词约定俗成。与“逃警报”或“躲警报” 比较,指出“跑警报”的内涵。衔接很明显,是结论。4把下面三个短句重新组合成一个长单句,可以增删词语,可以调整语序,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有一位研究印度哲学的金先生每次跑警报总要提了一只很小的手提箱。箱子里不是什么别的东西,是一个女朋友写给他的信情书。他把这些情书视如性命。答: 参考答案:有一位研究印度哲学的金先生每次跑警报总要提了一只很小的装着女朋友写给他的被他视如性命的情书

5、的手提箱。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所给上联在横线处补写出下联。(4分)在抗日这场救亡图存的伟大斗争中,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自由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母亲送儿打日寇,妻子送郎上战场,男女老少齐动员。北京密云县一位名叫邓玉芬的母亲,把丈夫和5个孩子送上前线,他们全部战死沙场。华北平原上的一个庄户人家写下这样一副对联“万众一心保障国家独立,”,横批是“抗战到底”。这是中华儿女同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怒吼,是中华民族抗战必胜的宣言。解析:首先,要对上联进行切分,即“万众一心/保障/国家/独立”;其次,对切分出的词语分别给出相对的词语;最后,整合修饰。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上下联相同位置的字词不能相同,内容要

6、相互关联。参考答案:百折不挠争取民族解放6请认真研读下面这幅漫画,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并概括漫画的主旨。(不超过150字)(6分)答: 参考答案:描述:画面的左边,一位衣着时尚的女子,正紧搂大树,准备与美景合影。右边的时髦男子一边举着相机为她拍照,一边兴高采烈地赞叹道:“景色美极啦!”在他们的脚下,是随意丢弃的垃圾和被踩得乱七八糟的草地。主旨:批判了那些打着欣赏美的旗号,破坏美、践踏美的行为。(或讽刺了那些打着欣赏美的旗号,破坏美、践踏美的旅游者)(描述4分,主旨2分,意思对即可)二、阅读理解专练(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收字纸的老人汪曾祺中国人对于字有一种特殊的崇拜心理,认

7、为字是神圣的。有字的纸是不能随便抛掷的。 亵渎了字纸,会遭到天谴。因此,家家都有一个字纸篓。这是一个小、宽肩的篓子,竹篾为胎,外糊白纸,正面竖贴着一条二寸来宽的红纸,写着四个正楷的黑字:“敬惜字纸。”字纸篓都挂在一个尊贵的地方,一般都在堂屋里家神菩萨的神案的一侧。隔十天半月,字纸篓快满了,就由收字纸的收去。这个收字纸的姓白,大人小孩都叫他老白。他上岁数了,身体却很好。满腮的白胡子茬,衬得他的脸色异常红润。眼不花,耳不聋,走起路来,腿脚还很轻快。他背着一个大竹筐,推门走进相熟的人家,到堂屋里把字纸倒在竹筐里,转身就走,并不惊动主人。有时遇见主人正在堂屋里,也说说话,问问老太爷的病好些了没有,小少

8、爷快该上学了吧他把这些字纸背到文昌阁去,烧掉。文昌阁的地点很偏僻,在东郊,一条小河的旁边,一座比较大的灰黑色的四合院。正面三间朝北的平房,砖墙瓦顶,北墙上挂了一幅大立轴,上书“文昌帝君之神位”。这文昌帝君不知算是什么神,只知道他原先也是人,读书人,曾经连续做过十七世士大夫,不知道怎么又变成了“帝君”。他是司文运的。更具体地说,是掌握读书人的功名的。谁该有什么功名,都由他决定。因此,读书人对他很崇敬。过去,每逢初一、十五,总有一些秀才或候补秀才到阁里来磕头。要是得了较高的功名,中了举,中了进士,就更得到文昌阁来拈香上供,感谢帝君恩德。科举时期,文昌阁在一县的士人心目中是占据很重要的位置的,后来,

9、就冷落下来了。正房两侧,各有两间厢房。西厢房是老白住的。他是看文昌阁的,也可以说是一个庙祝。东厢房存着一副文昌帝君阴骘文的书版。当中是一个颇大的院子,种着两棵柿子树。柿树之前,有一座一人多高的砖砌的方亭子,亭子的四壁各有一个脸盆大的圆洞。这便是烧化字纸的化纸炉。化纸炉设在文昌阁,顺理成章。老白收了字纸,便投在化纸炉里,点火焚烧。化纸炉四面通风,不大一会,就烧尽了。老白孤身一人,日子好过。早先有人拈香上供,他可以得到赏钱。有时有人家拿几刀纸让老白代印阴骘文(印了送人,是一种积德的善举),也会送老白一点工钱。老白印了多次阴骘文,几乎能背下来了(他是识字的)。后来,也没有人来印阴骘文了,这副版子就闲

10、在那里,落满了灰尘。不过老白还是饿不着的。他挨家收字纸,逢年过节,大家小户都会送他一点钱。端午节,有人家送他几个粽子;八月节,几个月饼;年下,给他二升米,一方咸肉。老白粗茶淡饭,怡然自得。化纸之后,关门独坐。门外长流水,日长如小年。他有时也会想想县里的几个举人、进士到阁里来上供谢神的盛况。往事历历,如在目前。老白收了字纸,有时要抹平了看看(他怕万一有人家把房地契当字纸扔了,这种事曾经发生过)。近几年他收了一些字纸,却一个字都不认得,字横行如蚯蚓,还有些三角、圆圈、四方块。那是中学生的英文和几何的习题。他摇摇头,把这些练习本和别的字纸一同填进化纸炉烧了。孔夫子和欧几里德、纳斯菲尔于是同归于尽。老

11、白活到九十七岁,无疾而终。7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因为生活所迫,老白只能靠看文昌阁和收字纸为生,尽管生活清贫,但他无怨无悔,甘于寂寞,悠然自得。B“化纸之后,关门独坐。门外长流水,日长如小年”一句,体现了汪曾祺作品语言干净利索、淡而有味的特点。C老白收到中学生的英文和几何习题的字纸,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时代变迁的步伐,但老白对此摇头,有些厌烦。D“孔夫子和欧几里德、纳斯菲尔于是同归于尽”一句,揭示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冲突,带有悲剧意味。E这篇作品写了一个收字纸的老人的晚年生活,叙事平实,不追求故事情节的一波三折,也不重视高潮的设置。解析:选BEA项,“生活所迫”

12、没有依据;C项,曲解文意,老白只是“不大理解”,而非“有些厌烦”;D项,“揭示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冲突”牵强附会。8文中描写了不少的乡土风俗,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答: 参考答案:突出作品描写的那个时代那个地方的生活特征,为人物活动提供社会背景;烘托人物淡而质朴的人生境界。9汪曾祺曾说:“我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谐。”汪曾祺说的“和谐”在文中体现在哪里?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概括。(6分)答: 参考答案:体现在老白身上和他与乡人的关系上。老白对自己清贫的生活现状从无怨言,平静地生活着。老白收字纸时是推门走进,收完转身就走,不惊动主人,有时也问候主人家。逢年过节,大家小户也会送点钱和食物给他,可以看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融洽。(如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成理亦可)10阅读全文,谈谈“老人”的形象特点并探究描绘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8分)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