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1课与微之书练习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蚜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522692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1课与微之书练习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蚜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1课与微之书练习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蚜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1课与微之书练习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蚜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1课与微之书练习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蚜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1课与微之书练习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蚜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1课与微之书练习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1课与微之书练习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蚜(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1课与 微 之 书在所有抒写朋友之间深情厚谊的唐诗中,元稹和白居易的友情之作数量最多。品读这些凝结着血泪深情的诗作,我们可以充分体会到宦海沉浮中世路凶险时友情的高贵和伟大、生命的坚强和圣洁。我们震惊于元稹和白居易之间那种超越生死、荣辱与共的友情,我们惊叹于元稹和白居易之间那份天各一方、灵犀相通的默契,是诗歌带我们走进了友谊的光辉殿堂,是人格为我们铸就了生命的华彩诗章。(选自课件资源网)美字体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赏美文不得哭潜别离不得哭,潜别离。不得语,暗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年少的他们对未来是有何等的期盼?他们又是怎样相约百年,白首不离?然而,门

2、第规矩却让他们紧紧牵起的手硬生生分开。乐天,或许你命该如此,与湘灵只能相知相爱却不得相守。泪眼凌寒冻不流,每经高处即回头。遥知别后西楼上,应凭栏干独自愁。你的离开,她的思念,从此两个相爱的人夜夜无眠。为惜影相伴,通宵不灭灯。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哪一个不是你漫漫长夜中对湘灵的思念?哪一种愁没倾诉出你对她浓浓的爱?你们十七年的相处,八年的相恋。乐天,你本以为此次的分别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重逢。然而,当你功成名就之时,你带着你的一腔美好归来,你以为有情人可以终成眷属,但是残酷的现实却让你无奈地发现,愿至比天成,步步比肩行只是你的一个梦。如今,梦醒了,心,也碎了。何堪最长夜,俱作

3、独眠人。你守着你的承诺,不与任何人成亲,你想用你的行动与封建教条抗衡。暝色无边际,茫茫尽眼愁。此刻的你是否也曾想抓起湘灵的手一起远走高飞?至此不问天下事,直到青丝已如霜。可是,你还有无法挣脱的枷锁。当无奈、责任与爱交织在一起的时候,我仿佛能听到你日日心碎的声音。今朝一拂拭,自照憔悴容。临近不惑之年的你始终逃离不了命运的束缚政治联姻。枕边人不是心上人,心上人只是梦中人。多年的爱情,已经渗入血液融进生命,与你一体,不论你成亲与否。应被旁人怪惆怅,少年离别老相逢!爱与恨交织着,欣喜与遗憾碰撞着,你与她抱头痛哭的泪水里冲刷着这四十多年的尘埃。当你的爱与哀愁再次相逢之时,我能想象得到你那双苍劲有力的手是

4、怎样开始颤抖着。一别经年,再次归来,可她,却杳无音信。生离别,生离别,忧从中来无断绝。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我想,这不仅是三千宠爱在一身的那个人,更是你心中那个一直挥之不去的湘灵。悠悠生死别经年,你是否也希望她可以出现在你的梦中?此恨绵绵无绝期,玄宗的恨无绝,而你的恨又何时能止!(选自百度文库,有删改)【课内挖掘】在白居易到西湖以前,西湖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整治。遇到干旱天气,西湖水很浅,不够灌溉农田;每到下大雨,又会湖水泛滥,不能积蓄。这种情况使西湖不能尽到最大的效用,造成农用和民用的水源都发生问题。白居易是怀着“下恤民庶”的抱负来到杭州做刺史的,到任以后,就把彻底治理西湖这一工程提到

5、议事日程上。他任杭州刺史的主要政绩之一,就是在西湖东北岸一带筑成捍湖大堤,有效地蓄水泄洪,保证农田有水灌溉,人民有水喝。这个筑堤蓄湖的工程在白居易离任前的两个月得以竣工。824年三月,白居易亲自写了钱塘湖石记一文,刻成石碑,立在湖岸上。这篇碑记就成为关于西湖水利的重要历史文献。白居易修建的捍湖大堤,人们就称它为“白公堤”,表达了对白居易的爱戴与怀念。(选自文学网)【课外运用】唐诗、宋词,中国古典文学的两座高峰。如果说唐诗属于咸阳古道、大漠边塞的北方,那么宋词则属于江南。宋词是属于江南的,但是其美丽的开篇词章却早在唐、五代时便开始书写了,唐朝时,诗人白居易就在“忆江南”的词牌下填写出这样一组小令

6、: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忆江南”虽是词牌,但也是白居易这一组小令的题目,其“题眼”全在一“忆”字上。如果说白居易的这组“忆江南”为中国文学在唐诗的大度、豪迈、悲壮的美学领域外另辟出了一块新的天地,从此以后,江南便获得了一种相对永恒的美学特征美丽而悲情,清新而感伤,幽远而缥缈这样的江南最适宜用词来抒写了,因为那时的人们认为“词为诗之余”。(选自乐读网)一、基础巩固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离阔如此离阔:阔别B牵

7、挛乖隔 牵挛:牵制,拘牵C终论平生交分 交分:分别D危惙之际 危惙:病危解析:C项,交分:交情。答案:C2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不得足下书,欲二年矣牵挛乖隔,各欲白首置于胡越之身天实为之,谓之奈何A相同,相同B相同,不同C不同,不同 D不同,相同解析:均为副词,就要、将要;为助词,的;为指示代词,这。答案:B3下列加点的称谓中,属于敬辞的一项是()A又见家兄言 B安道与予在楚州C不见足下已三年矣 D仆初到浔阳时解析:A项是谦称,B、D两项均指自己,可译为“我”。答案:C二、迁移发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出夷陵州治,西北陆行二十里,濒大江之左,所谓下牢之关也。路

8、狭不可行,舍舆登舟。舟行里许,闻水声汤汤,出于两崖之间。复舍舟登陆,循仄径曲以上穷山之巅,则又自上缒危滑以下。其下地渐平,有大石覆压当道,乃伛俯径石腹以出。出则豁然平旷,而石洞穹起,高六十馀尺、广可十二丈。二石柱屹立其口,分为三门,如三楹之室焉。中室如堂,右室如厨,左室如别馆。其中一石,乳而下垂,扣之,其声如钟。而左室外小石突立正方,扣之如磬。其地石杂以土,撞之则逄逄然鼓音。背有石如床,可坐。予与二三子浩歌其间,其声轰然,如钟磬助之响者。下视深溪,水声泠然出地底。溪之外,翠壁千寻,其下有径,薪采者行歌,缕缕不绝焉。昔白乐天自江州司马徙为忠州刺史,而元微之适自通州将北还,乐天携其弟知退,与微之会

9、于夷陵,饮酒欢甚,留连不忍别去,因共游此洞,洞以此三人得名。其后,欧阳永叔及黄鲁直二公皆以摈斥流离,相继而履其地,或为诗文以纪之。予自顾而嘻,谁摈斥予乎?谁使予之流离至于此乎?偕予而来者,学使陈公之子曰伯思、仲思。予非陈公,虽欲至此无由,而陈公以守其官未能至。然则其至也,其又有幸有不幸邪?夫乐天、微之辈,世俗之所谓伟人,能赫然取名位于一时,故凡其足迹所经,皆有以传于后世,而地得因人以显。若予者,虽其穷幽徙险,与虫鸟之适去适来何异?虽然,山川之胜,使其生于通都大邑,则好游者踵相接也。顾乃置之于荒遐僻陋之区,美好不外见,而人亦无以亲炙其光。呜呼!此岂一人之不幸也哉!(选自刘大櫆游三游洞记)既而,通

10、夕不寐。迨旦将去,怜者惜别,且叹且言。知退曰:斯境胜绝,天地间其有几乎?如之何俯通津繇,岁代寂寥委置,罕有到者乎?予曰:借此喻彼,可为长太息者,岂独是哉?微之曰:诚哉是言,矧吾人难相逢,斯境不易得。今两偶于是,得无述乎?请各赋古调诗二十韵,书于石壁。仍命予序而纪之。又以吾三人始游,故目为三游洞。洞在峡州上二十里北峰下,两崖相廞间。欲将来好事者知,故备书其事。(选自白居易三游洞序)【注】元微之:元稹,微之是他的字。知退:白行简的字。炙:烤,这里是领略的意思。津,渡口。繇,通“由”。津繇,水航经由的渡口。峡州:治所在今湖北宜昌西北。两崖相廞间:指两个山崖相衔接的地方。廞:通嵌。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

11、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穷山之巅穷:穷尽B而元微之适自通州将北还 适:到,往C扣之,其声如钟 扣:敲击D欲将来好事者知,故备书其事 备:详尽解析:注意语境。答案:B5下列各项中不能分别表现道路难行和洞内景观奇特的一组是()A乃伛俯径石腹以出其地石杂以土B出则豁然平旷溪之外,翠壁千寻,其下有径C有大石覆压当道左室外小石突立正方,扣之如磬D自上缒危滑以下其中一石,乳而下垂答案:B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刘大櫆一行从夷陵州府出发,先走陆路,再走水路,然后登山,经过一番波折才一睹处于荒远之地的三游洞真面目。B前文在描写三游洞景观时,作者描写了洞内各种声音带来的听觉感觉

12、,有如钟如磬的悦耳之声,有与二三子浩歌其间轰然之声,又有从地底发出的泠然水声,将三游洞衬托得深邃幽静。C由于白居易的序和他们的诗题为三游洞,这个洞便以此为名。后来,欧阳修和黄庭坚曾一起游历三游洞,并且都留下了与三游洞有关的诗文,所以当地又将白、元三人称为前三游,欧阳等三人称为后三游。D两段文字都通过抒写对僻陋处的山川胜景无人欣赏的感慨,委婉地表达出作者对自己和一切怀才不遇者的深深叹惋。答案:C7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相继而履其地,或为诗文以纪之。译文:_(2)顾乃置之于荒遐僻陋之区,美好不外见,而人亦无以亲炙其光。译文:_(3)借此喻彼,可为长太息者,岂独是哉?译

13、文:_答案:(1)两个人接连来到这个洞游玩,有的还写了诗文来记载这件事。(2)只不过却把它闲置在荒凉偏僻的地方,美好的风景并没有显现在外面,因而人们也无法来亲自领略它的美好。(3)借这件事可以说明另外的事,可以为之深深叹息的,难道只有这件事情吗?参考译文:从夷陵州的州府出发,向西北方向走陆路二十里,在江的北岸,就是下牢关了。路很窄,走不了,便下了车,上了船。坐船走了一里路左右,就听见有水声,在两山崖之间,于是又下船走陆路,顺着窄窄的小路上去直至山顶。又从上面下去,下面的土地渐渐平了,有一块大石头挡住了路,便弯着腰从石头下面过去。一出去便开阔平坦,后有一个大石洞,高六十多尺、有约十二丈宽。洞口有

14、两根石柱,把门分为了三部分,就像三开门的房子一样。中间的室像客厅,右边的室像厨房,左边的室像别馆。洞中间有一石头,像乳房一样下垂,敲它会发出像钟声一样清脆的声音。左室外有一块小石突出,形状规整,敲它时,声音像磬声。这地方还有些石头杂着土,撞它就发出“逢逢”的鼓音。后面还有一块石头像床,可以坐。我与两三个一同前来的朋友在洞内大声放歌,声音轰响,就像是钟磬等乐器加大了我们的音量。向下看是一条深溪,水声潺潺,就像是从地底传出来。深溪两岸,是高达千寻的山壁,下面还有小路,山中樵夫的歌声缕缕不绝。以前唐时白乐天(居易)从江州司马迁官为忠州刺史,而他的好友元微之(稹)恰好从通州回北方,乐天携同弟弟知退,和元稹在夷陵相会,喝酒十分高兴,都不忍离别,所以一起来此洞游玩,三游洞因此得名。后来,宋朝时欧阳永叔(修)及黄鲁直(庭坚)两个人都先后被贬到夷陵,相继来此洞游,有的还写了诗文来记载这件事。此时我想到自己,不禁笑了。是谁斥责我、赶走我的吗?谁把我贬到这里的吗?和我一起来游玩的,有本地学使陈公之子曰伯思、仲思。我不是陈公,即使想来这里,也没有上面说的那些原因。而陈公因为公务这次没有一起来,但是就算他来了,到底是幸还是不幸呢?像乐天、微之这样的人就是世俗所说的伟人,名重一时,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