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二课雷雨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522653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二课雷雨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二课雷雨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二课雷雨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二课雷雨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二课雷雨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二课雷雨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二课雷雨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雷雨 新课入门须知 知目标学习目标考点提炼知识目标1.识记与曹禺有关的文学常识以及与话剧相关的文化常识2把握话剧的矛盾冲突,体会话剧的语言艺术分析戏剧中的心理描写能力目标1.理解舞台说明的作用,鉴赏关键台词的表达效果2分析剧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情感目标认识资产阶级伪善、冷酷、凶狠的阶级本性及其腐朽的家庭生活,从而认识旧的社会制度的黑暗和罪恶知作者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中国现代著名剧作家,当代语言艺术大师。1910年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1922年在南开中学读书时,阅读了大量“五四”以来的优秀作品和外国文学、戏剧作品,并参加了业余戏剧团体“南开新剧团”。演出过易卜生、莫里哀、丁

2、西林等作家的作品,为他从事戏剧创作打下了基础。新中国成立后,长期担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创作了一些历史剧。他的代表作有雷雨日出北京人蜕变原野王昭君等。其中雷雨标志着中国话剧的成熟。知背景曹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青少年时代就目睹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产生了强烈的反抗情绪,经过几年酝酿、构思,1933年在清华大学四年级时,完成了他的处女作雷雨。经巴金推荐,发表于文学季刊第一卷第三期,遂震惊文坛。作者在谈到写作意图时说,雷雨是在“没有太阳的日子里的产物”,“那个时候,我是想反抗的。因陷于旧社会的昏暗、腐恶,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笔。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

3、。”(曹禺选集后记)又说“写雷雨是一种情感的迫切的需要”,“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流来推动我,我在发泄着被压抑的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雷雨序)知常识1戏剧及其分类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我们这里所讲的戏剧实际上是剧本,它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戏剧离不开戏剧冲突,它表现在人物性格的冲突上,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动作。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即台词)和舞台说明。舞台说明是写在剧本每一幕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的说明性的文字,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它具有增强舞台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等多种作用,是戏剧中不可缺少的辅助性语言

4、。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为话剧(如雷雨)、歌剧(如白毛女)、舞剧(如丝路花雨);按剧本繁简和结构分为独幕剧(如丁西林一只马蜂)、多幕剧(如雷雨);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为历史剧(如屈原)、现代剧(如雷雨);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为悲剧(如屈原)、喜剧(如威尼斯商人)、正剧(如白毛女)。2雷雨故事梗概雷雨以现实与往事相间的手法,写了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这个家庭的主人、某煤矿公司董事长周朴园在三十年前,还是个地主大少爷的时候,曾引诱女仆梅妈的女儿鲁侍萍,生了两个孩子。后来,他为了娶一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强迫鲁侍萍把大儿子周萍留下,把刚生下三天的第二个孩子(鲁大海)带走,遗弃了母子俩。鲁侍萍

5、被逼得走投无路,冒着严寒去跳河。周朴园又娶了蘩漪,并生下了儿子周冲。鲁侍萍被救后,为了孩子,又嫁了两次,与后来的丈夫鲁贵生了个女儿四凤。不料鲁贵与四凤无意中又当了周家的仆人,儿子鲁大海当了周家的煤矿工人。于是以周家为中心发生了各种巧合的违反伦理的关系,展开了错综复杂的矛盾。继母蘩漪与周萍私通,同母异父的兄妹周萍与四凤相爱,周冲也在追求四凤,而周朴园与鲁大海父子相互为敌,周萍与鲁大海兄弟之间亦互相仇视。这个悲剧的内幕是鲁侍萍因蘩漪通知她领回四凤而来到周家才被揭露的。这些矛盾酝酿、激发,终于在一个“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的下午趋向高潮,又经过一番复杂的矛盾冲突,周萍和四

6、凤终于知道他们原来是同母兄妹。于是一场悲剧发生了,四凤触电而死,蘩漪的儿子周冲为救四凤不幸送命,周萍也开枪自杀了这个罪恶的大家庭终于归于毁灭。一、读准字音1单音字(1)汗涔涔(cn)(2)谛听(d)(3)弥补(m)(4)江堤(d) (5)窟窿(k)2多音字(1)因词而异 茄 间 切骨 伺 分(2)一言辨异小李弄(nng)错了方向,拐进了另一个弄(lng)堂。八路军战士骂一个汉奸:“你真是一个混(hn)账东西,你真是一个混(hn)蛋。”二、写准字形1. 2. 3.4. 5. 6.三、用准词语1词语辨析(1)委屈委曲填一填这件事对你来说很不公平,你心里一定感到非常委屈,但是为了公司的利益,你一定会

7、委曲求全的。辨一辨“委屈”指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委曲”,事情的底细和原委;(曲调、道路、河流等)弯弯曲曲的,曲折;勉强服从。(2)门第门风填一填蔡蕙的母亲刘大慈出身书香门第,知书达理,思想解放,她不认为姑母改嫁是“有辱门风”的事。辨一辨“门第”指整个家庭的社会地位和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等。“门风”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3)指使支使填一填为了弄清这件事的幕后指使者,他支使我帮他调查。辨一辨指使:出主意叫别人去做某事,偏重指出主意的人在背后不露面。支使:命令人做事。(4)工夫功夫填一填他三天的工夫就掌握了游泳的功夫。辨一辨工夫:主要指占用时间、空闲时间、时候,但

8、一般用于指时间。功夫:主要指本领、造诣等。2.成语积累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的正误。(1)他们两家住得很近,可以说是门当户对,串门是常有的事。()答案:“门当户对” 指结亲的双方家庭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相当。望文生义。(2)春天常常使人疲乏,很多同学上课时总是奄奄一息,萎靡不振。()答案:“奄奄一息” 形容气息微弱,接近死亡。不合语境。(3)明天你就要到成都出发了,我祝你一帆风顺,马到成功。()答案:“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或阻碍。(4)有的青年人生活不上进,沉溺于声色俱厉,有些专家称他们为颓废的一代。()答案:“声色俱厉”指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不合语境。一、了解行文脉络二

9、、把握文章主旨雷雨以20世纪2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为背景,通过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内部的尖锐冲突,以及周、鲁两家复杂的矛盾纠葛,生动地展现了具有典型意义的剥削阶级家庭的罪恶历史,对旧社会人吃人的现象,对资产阶级家庭的腐朽没落、污浊的内幕做了深刻而又细致的揭露。一、阅读课文第一部分(开头到“周朴园:可是你”),思考并回答后面的问题。1剧作题名为“雷雨”,开头“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的描写对于剧情发展有什么作用?答:提示:“雷雨”是来势凶猛、冲决一切的事物的象征,“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是雷雨将至的征兆,暗示了剧中沉闷压抑的气氛,以及剧中主

10、要人物烦躁不安的心理状态,更让读者产生“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感,意识到将会有大的事件发生。这一提示语起到了铺垫情节、渲染气氛的作用。2在鲁侍萍讲述往事的过程中,周朴园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试完善下面的表格。心理分析忏悔周朴园主动和鲁侍萍攀谈,是想打听当年的“侍萍”的坟在哪里。他心里认定侍萍已死,对他没有任何威胁,因此想借给她修坟,寄托自己怀念、忏悔等心情。痛苦、紧张开始时,他语调沉稳,心里平静,尽量拐弯抹角,含糊其辞。可是等鲁侍萍把话头接过去,一下子说出所谓“梅小姐”的“丫头”身份及“不光彩”的行为、不幸的命运时,周朴园突然被迫面对他过去犯下的罪恶,三十多年来这恐怕是第一次,因此他非常痛苦、

11、紧张(舞台提示语里有“苦痛”“汗涔涔地”)。逐渐平静(1)(2)等鲁侍萍告诉他当年侍萍没有死以后,他先是“惊愕”不已,此后便一直处于迷惑、深思的状态,等到鲁侍萍试探性地问他:“老爷,您想见一见她么?”他出于趋利避害的本能反应,赶紧回绝了。而当鲁侍萍再次问他:“老爷想帮一帮她么?”他敷衍地说:“好,你先下去吧。”至此,周朴园已经没什么心思追忆过去了,他只想把眼前这个知道太多底细的人打发走。最后,无法再控制自己感情的鲁侍萍用一句比一句更清楚表明她的真实身份的话,迫使周朴园确认她就是当年的“侍萍”,在这个过程中,周朴园全然地惊愕、困惑了。提示:(1)对于周朴园来说,侍萍被赶出家门、被逼得跳河这一段往

12、事,是他最不敢面对的。这一段往事被揭开后,他的内心逐渐平静了下来,恢复了常态,继续打听侍萍的坟的事情。(2)惊愕、迷惑、深思。3周朴园是怎样看待鲁侍萍突然出现在面前这件事的?他先后做出了怎样的反应?答:提示:(1)觉得鲁侍萍是受人指使来敲诈他的。为了好好地将鲁侍萍打发走,先是责问,接着以推进问题解决的态度和鲁侍萍对话,竭力阻止鲁侍萍再提三十多年前的往事,如 “从前的旧恩怨,过了几十年,又何必再提呢?”“我看过去的事不必再提了吧。”等等。(2)得知无人指使后,坚信侍萍想要经济补偿。他先是表白自己的怀念和悔过,然后打听当年鲁侍萍带走的孩子,很快又转回话题,直截了当地要鲁侍萍开价钱且辞退四凤和鲁贵。

13、从此,周鲁两家不再发生一点联系。(3)追问鲁侍萍此行的目的。当听说鲁侍萍要见见周萍,他有点犹豫,既想让侍萍心愿满足后赶紧离开,又担心侍萍会向周萍揭开母子关系,他前功尽弃。而侍萍的回答让他很放心,于是答应了她并重申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同时,签一张支票给侍萍,想就此了断两家的关系。分析戏剧中的心理描写戏剧中的心理描写与一般记叙中的心理描写有所不同,它重在通过台词表现人物的心理。其表现形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人物对话表现心理变化,一种是通过舞台说明言明人物的心理。因此在分析戏剧中的心理描写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了解剧情,不能脱离剧情谈人物心理。如上面的题目,周朴园的心理变化是通过剧情

14、一步步展现出来的。二是分析人物对话,有时要注意人物潜台词中表达的人物心理。三是注意舞台说明,一般用括号将人物心理提示出来。4周朴园把年轻时的侍萍说成是“小姐,很贤惠,也很规矩”,目的在于什么?答:提示:(1)美化侍萍,从而维护自己的身份、地位和名誉;(2)弥补心灵的空虚,自我解脱。5鲁侍萍在与周朴园的交谈中为什么说自己“不是小姐”,“也不贤惠”,并且“不大规矩”而贬低自己?答:提示:鲁侍萍并不回避,表面上贬低自己,实质上是揭露周朴园的丑恶嘴脸。6“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鲁侍萍的这句话应如何理解?答:提示:鲁侍萍一直在痛苦中挣扎,她悲叹自己命运的乖戾,她相信命运,但也表现出对世道不公的愤懑。二、阅读课文第二部分(从“外面争吵声”至文章结束),思考并回答后面的问题。7下面两句台词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情。(1)“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2)“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答:提示:(1)这句话饱含了复杂的感情,她想看一看大儿子周萍,但周萍打他自己亲弟弟鲁大海的举动又使她愤慨,感到了阶级对立的尖锐,所以叫了一声“你是萍”,又马上以谐音字掩饰:“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表现了痛苦与愤慨。(2)表现了一个慈母在离别了三十年的亲生儿子面前想认又不敢认的深刻悲哀,还表现出鲁侍萍爱与恨、希望与失望交织在一起的复杂心情。8鲁大海是一个怎样的形象?答:提示:他是工人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