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三专题第14课雨霖铃声声慢课时跟踪检测苏教版必修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522645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三专题第14课雨霖铃声声慢课时跟踪检测苏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三专题第14课雨霖铃声声慢课时跟踪检测苏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三专题第14课雨霖铃声声慢课时跟踪检测苏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三专题第14课雨霖铃声声慢课时跟踪检测苏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三专题第14课雨霖铃声声慢课时跟踪检测苏教版必修(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雨霖铃 声声慢一、文言基础专练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方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小楼昨夜又东风B.都门帐饮无绪C.执手相看泪眼 D.寒蝉凄切解析:选DD项为形容词作动词,A、B、C三项均为名词作动词。2.下列各项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B.故国神游C.多情自古伤离别 D.多情应笑我解析:选CC项为一般陈述句,A、B、D三项皆为宾语前置句。A项,应为“不堪回首月明中故国”;B项,应为“神游故国”;D项,应为“应笑我多情”。3.下列诗句诵读时的停顿不恰当的一句是()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B.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C.乍暖/还

2、寒/时候,最难/将息D.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解析:选AA项,应为:对/长亭/晚。 4.下面诗句与“杨柳岸、晓风残月”所用的表现手法不同的一项是()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B.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C.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D.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解析:选CA、B、D三项与例句都是融情入景,都运用了名词并列成句的列锦手法(全部用名词或者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意境)。C项是直接抒情。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将要休息)B.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怎么)C.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光景,情

3、形)D.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抵挡)解析:选A将息:休息,调养。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多情自古伤离别,!?杨柳岸、晓风残月。(2),憔悴损,?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3),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参考答案:(1)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2)满地黄花堆积如今有谁堪摘(3)梧桐更兼细雨怎一个愁字了得二、阅读理解专练(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78题。八声甘州 柳永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

4、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7.上片中,词人抓住了哪些典型的景物来渲染萧条、冷落的气氛?答: 参考答案:词人抓住“潇潇的暮雨”“凄紧的秋风”“冷落的关河”“当楼的残阳”“衰败的红花绿叶”等凄清的景物渲染了萧条、冷落的气氛。8.本首词下片使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使怀人之情更显曲折动人。请结合下片词句简要赏析。答: 参考答案:“登高临远望故乡,倚阑干处正凝愁”是实写,写词人自己登楼望向家的方向。一个“想”字,由实而虚,推己及人,写故园之闺中人,此时也应该是登楼望远,伫盼游子归来。她“妆楼颙望”,望穿秋水之际,对游子的迟迟不归生出怨恨。这便把本来的独望变成了双方关山远隔的千里相望,更显归思

5、之切。(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910题。清 平 乐李清照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注挼,读ru,“揉搓”之意。9.这首词处处跳动着词人生活的脉搏。词人对“赏梅”的感受因生活阶段不同而不同,请结合词句说明写了哪几个阶段的怎样感受。答: 参考答案:写了三个阶段的生活感受:“常插梅花醉”写了词人早年陶醉于赏梅;“赢得满衣清泪”写了词人中年在赏梅时伤心流泪;“故应难看梅花”则写了词人晚年没有心思赏梅。10.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表现赏梅的不同感受。请选择其中一种手法来说明。答: 参考答案:(示例一)采用了对比的手

6、法,将早年因生活的欢乐闲适而陶醉于赏梅、中年因生活的幽怨而在赏梅时伤心流泪以及晚年因生活的沦落飘零而没有心思赏梅这三个不同阶段的不同感受进行了对比,表现了词人生活的巨大变化和飘零沦落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示例二)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上片写过去,下片写现在,以昔衬今,表现出作者晚年飘零沦落、衰老孤苦的处境和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今昔之感和家国之忧)三、语言表达专练11.揣摩下面画线的句子,以“我喜欢”开头,再仿写两个句子。常在书山中漫步,我收获很多。我热爱那些如珠玑般的文字,也喜欢这些风骨独具的文人。我喜欢婉约中透出英气的李清照,虽常是“人比黄花瘦”,也有高歌“不肯过江东”的豪情; ; 。参考答案:我喜欢意气豪迈又沉郁冷峭的陆游,虽只能“夜阑卧听风吹雨”,但“位卑未敢忘忧国”才是他的初衷我喜欢疾恶如仇又心怀柔肠的鲁迅,虽多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但也有“怜子如何不丈夫”的柔情- 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