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三专题第10课东方和西方的科学教学案苏教版必修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522634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三专题第10课东方和西方的科学教学案苏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三专题第10课东方和西方的科学教学案苏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三专题第10课东方和西方的科学教学案苏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三专题第10课东方和西方的科学教学案苏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三专题第10课东方和西方的科学教学案苏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三专题第10课东方和西方的科学教学案苏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三专题第10课东方和西方的科学教学案苏教版必修(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0课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一)作者简介生平经历乔治萨顿(18841956),生于比利时根特。在大学期间,学习过哲学、化学、数学、结晶学等专业,1911年获博士学位。主要作品1912年创办国际性科学史杂志Isis,代表作是科学史导论。评价美国科学家。人们经常把萨顿看作是当代科学史学科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他也因此获得“科学史之父”的美誉。(二)人物轶事精通多种语言 萨顿为了更好地进行研究,他掌握了广博的历史知识,以及包括汉语和阿拉伯语在内的14种语言。但同时也还有另外的说法,认为萨顿本人可能也从来没数过他懂的语言到底有多少种,阿拉伯文是他在中年时才开始学习的,其他语言至少包括拉丁文、希腊文、法文、

2、德文、荷兰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瑞典文、土耳其文、希伯来文和中文等等。他也喜欢用多种语言书写信件。有一次,一个著名学者被萨顿说成是一个学究,“唉!”萨顿说,“我给他写信用阿拉伯文,而他复信却用土耳其文!”萨顿在科学史方面有着庞大的研究计划,在勤奋工作中,除每天一小时古典音乐欣赏作为“止痛剂”外,他几乎没有给个人生活留下任何时间。背景链接18世纪以来,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迅猛发展,西方科技优势日益明显,东方文明在科技和物质文化上逐渐地落后于西方,而且距离越来越远。在这种形势下,许多西方人甚至科学界产生了一股轻视东方文明的思潮,乔治萨顿站在漫长的人类科学发展史的高度上,客观地指出这股思潮

3、是极其有害的,不利于科学本身的发展。(一)读准字音.单音字1憎恨(zng)2.热忱(chn)3有悖(bi) 4.解剖(pu)5用之不竭(ji) 6.骈文(pin)7宗教(zng) 8.勘察(kn)9无愧(ku) 10.骇人听闻(hi).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悄 (2)蔓 (3)否 2语境辨析法(4)这位明星的丑闻被媒体揭露(l)后,他一直未在公开场合露(lu)面。(二)写准字形1. 2.3. 4.(三)用准词语.明确词义1绝无仅有:绝:绝对。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非常少有、极为稀有。2一落千丈:原指琴声陡然降落。后用来形容声誉、地位或景况等急剧下降。3高耸入云: 耸:直立,高起。高高地直

4、立,直入云端。形容建筑物、山峰等高峻挺拔。4言过其实:说话过分,不符合实际。5十全十美: 十分完美,毫无欠缺。6至高无上:至,最。高到顶点, 再也没有更高的了;形容地位很高。7气势汹汹:形容态度、声势凶猛而嚣张。8盛气凌人:以骄横的气势压人。形容傲慢自大,气势逼人。语境运用(辨析正误)瀑布大多处于高耸入云的高山险峰之上,从陡壁悬崖之上一落千丈,以其晶莹的水帘和轰鸣的响声,构成自然界中独具一格的壮观景象。辨析:“高耸入云”使用正确。“一落千丈”运用不当,该成语原指琴声陡然降落。后用来形容声誉、地位或景况等急剧下降。此处望文生义。.易混辨析1滥用vs乱用课本原句这种方法很容易被错误地应用,而滥用这

5、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的可能性是骇人听闻的。辨析都有“不合理使用”的意思。“滥用”指胡乱地或过度地使用;“乱用”指无条理、无秩序地使用。即境活用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他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害,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英国太阳报日前发文提醒英国民众,出国后千万不能乱用手势,用错了手势,你的好意就可能变成对别人的侮辱。2骇人听闻vs耸人听闻课本原句这种方法很容易被错误地应用,而滥用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的可能性是骇人听闻的。辨析二者都有“吃惊,震惊”的意思。“骇人听闻”指事情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情)。“耸人听闻”指故意说夸大或

6、惊奇的话,使人震惊。即境活用地球的气候恶化虽比身边的环境污染来得慢些,然而一朝降临,那将是大范围的、灾难性的事件。这绝非耸人听闻,气候变暖后的北极融水,就要将图瓦卢这个国家淹没。如果人类不及时检讨自己的发展方式与日常行为,图瓦卢的悲剧不会是最后骇人听闻的悲剧。第一步快读课文明大意阅读课文,补写框图中空缺内容。第二步精读课文细揣摩1认识东西方文化、科学交融的重大意义,能够正确处理好东方科学和西方科学的关系。2分析文章的写作思路,品味本文极富逻辑性和严密性的语言特色。3学习本文巧设疑问、发人深思的写作手法,并能运用这一手法进行片段写作。 (一)阅读课文13段,回答下面问题。1文章第2段“在很大程度

7、上,实验科学不只是西方的子孙,也是东方的后代,东方是母亲,西方是父亲”一句有何含意? 答: 明确:本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了东西方文明的关系,也形象地说明了“实验科学”是东西方文明的共同产物。2作者认为希腊文明消失的原因是什么?作者引用这一事例的目的是什么?答: 明确:原因:妄自尊大,盲目排外。目的:证明中心论点“今日的西方仍然需要东方”,说明了尊重外来文化的必要性,告诫那些排斥东方文化的人不要重蹈覆辙而要引以为戒。(二)阅读课文49段,回答下面问题。3作者为什么说“对于东方科学采取粗暴态度的人,对于西方文明言过其实的人,大概不是科学家。他们大多数既无知识又不懂科学”?请结合下文回答

8、。答: 明确:西方文明没有经过历史的考验,它将进步,将衰退,抑或灭亡?西方的文明中有许多不健康的因素,能延续与否,还不一定。尽管科学方法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但它也还不是十全十美的,科学方法的利用也会产生两种局限:第一,这种方法不能永远使用;第二,这种方法很容易被错误地应用。4作者如何看待“美国文明”?请分条作答。答: 明确:有理由为美国文明而骄傲;美国文明的历史记载仅有300年,和人类经验的整体相比非常渺小;美国文明中还有许多不健康的因素,还未经受多一些的历史考验,能否进步、持久发展还未分晓;美国文明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经得住历史的考验,须用谦虚的态度对待东方的科学,丢掉盛气凌人的“西方态度”。

9、5第9段“碰头”一词的使用有何巧妙之处?答: 明确:“碰头”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东西方文明必然相遇。作者由此在下文中再次强调东方文明所带来的深远的历史意义。(三)阅读课文最后一段,回答下面问题。6“光明从东方来,法则从西方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句话包含了哪些真理?答: 明确:“光明”一词运用了双关、隐喻的修辞手法,太阳是从东方升起的,比喻来自东方的真理。文明始自东方,科学的种子,包括实验方法和数学,都是来自东方的,而科学方法则产生于西方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这句话说明如果东方的思想和西方的法则完美地结合,必然会使世界文化大放异彩。怎样运用比喻论证写法领悟本文虽是一篇学术论文,但语言很生

10、动形象。例如,“实验科学不只是西方的子孙,也是东方的后代,东方是母亲,西方是父亲”,很形象地表明了东方科学与西方科学之间的关系。一个观点、一种道理的形成,总是人们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概括、加工和分析,飞跃上升到观点,变成道理。根据这样的认识规律,我们想把某个道理讲透,就要借助一些具体的感性事物,借助一些形象的比喻。用形象的比喻阐明抽象的道理,这种方法叫比喻论证。比喻论证不同于修辞格中的比喻,作为修辞方法的比喻是为了增强语言的表达力、感染力;而作为说理手段的比喻论证则是为了明辨事理,增强语言的说服力。比喻论证的特点:(1)喻体和本体之间有一个相似点,但两者的性质是绝不相同的;(2)喻体可

11、以是假设的,具有虚构性,例如“滥竽充数”“对牛弹琴”等;(3)比喻论证进入论证过程,能起到证明论点的作用,因此,一般都伴有必要的分析。运用比喻论证要注意的问题:(1)要选择人们熟悉的事物来比喻抽象的道理,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通俗化,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形象化;(2)要紧紧抓住喻体与本体之间的相似点,充分阐示所要说的道理;(3)用故事做比喻,一般要叙述故事的内容,目的是便于读者理解,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但要力求言简意赅;(4)在充分进行比喻说理的基础上作适当的引申和发挥。请以“平凡却自豪”为观点,运用比喻论证写一个精彩片段。答: 参考答案:我特别平凡,又平凡得特别。我是无数颗星中的一颗,虽然我并不耀

12、眼,可我为自己今天的光芒而自豪;我是大地上的一株花蕾,虽然并不芳香,可我为将要到来的绽放而骄傲。我平凡,却平凡得有价值;我平凡,却平凡得有尊严!一、积累妙用素材让文笔更鲜活这样积累素材话题专辑1从教材中积累随着西方科学实力的不断增强,一种骄傲、自满的情绪在西方蔓延开来,他们割裂历史,粗暴地对待东方文明。乔治萨顿则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清醒地认识到文明只有经过历史残酷的考验才能留存下来,他诚恳地告诫西方人要消除偏见,呼吁人们要正确处理东方与西方科学的关系,展现了一个科学家客观、公正、严谨的治学态度,开放、宽容、谦逊的科学胸襟,见微知著、不囿于一时一地之见的忧患意识。2从历史中积累春秋时,齐襄公被杀

13、后,公子小白和公子纠为争夺王位而战。鲍叔牙助小白,管仲助公子纠。双方交战中,管仲曾用箭射中了小白衣带上的钩子,小白险遭丧命。后来小白做了齐国国君,即齐桓公。齐桓公执政后,任命鲍叔牙为相国。可鲍叔牙心胸宽广,坚持把管仲推荐给齐桓公。齐桓公也是宽容大度的人,不记射钩私仇,采纳了鲍叔牙的建议,重用管仲,任命他为相国。管仲担任相国后,协助齐桓公在经济、内政、军事方面进行改革,数年之间,齐国转弱为强,成为春秋前期中原经济最发达的强国,齐桓公也成就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3从名言中积累(1)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李斯 (2)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14、;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3)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鲁迅 4从佳作中积累雨果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宽容,是化干戈为玉帛的良药。宽容别人,其实就是宽容我们自己。多一点对别人的宽容,其实,我们生命中就多了一点空间。有宽容的生活,才会少一点风雨,多一点温暖和阳光。其实,宽容永远都是一片晴天。武汉大学某教授在一次讲演中曾不无感慨地说道,汉语现在已经成为了一种弱势语言、一种第二阶级的语言。在座的富有自由辩论精神的学子们一片哗然,纷纷以“语言是没有阶级性的”观点反驳。但在听了演讲者“一个外国人晋职、升中学、上大学、考研究生、攻博,需要考我们汉语吗”的反问之后,全场寂然。 我不否认,今天我们必须学习西方科技知识,掌握其语言,了解其文化。但是,如果我们普遍陷入对外国语言(这里主要是指英语)的畸形崇拜,那么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关系到本民族文化生存前景的严重问题。 大多听讲者也明白在那种狂热的气氛里,是难以学到什么新东西的,但他们认为,即便花费时间、金钱换来一种心理上的平衡也值得。因为,英语对于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