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钱检测粤教版必修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522603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钱检测粤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钱检测粤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钱检测粤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钱检测粤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钱检测粤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钱检测粤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钱检测粤教版必修(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走近经济单元解读衣、食、住、行,是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有了需求,自然就会开展经济活动,人们就会与经济社会发生必然联系,作为中学生也不能例外。本单元走近经济,就是要让学生在了解相应的经济学常识的基础上,去适应这一个经济社会。本单元选取的文章,既有经济随笔,也有经济论文,还有调查报告,在丰富学生文体知识的同时,更多的是要学生了解市场经济生活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复杂关系,尊重规则,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从而更好地学习和创造生活。1 钱老百姓说:“金钱是衣,是饭,是房,是车。”哲人说:“金钱是一位债主,借你一刻钟的欢乐,会让你付出一生的艰辛与不幸。”但是无论怎么说,金钱对促进贸易,增进交流,推动人

2、类社会的发展,都功不可没。它走过了漫长沧桑的昨天,活跃在突飞猛进的今天,也必将以崭新的面貌随着人类的脚步迈入日新月异的明天。那么,对于钱的“前世今生”,你了解多少?你认为应该怎样来看待金钱呢?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赏美文谈钱周国平以为钱越多快乐就越多,实在是天大的误会。钱太少,不能维持生存,这当然不行。排除了这种情况,我可以断定,钱与快乐之间并无多少联系,更不存在正比例关系。 一对夫妇在法国生活,他们有别墅和花园,最近又搬进了更大的别墅和更大的花园。可是,他们告诉我,新居带来的快乐,最强烈的一次是二十年前在国内时,住了多年集体宿舍,单位终于分给一套一居室,后来住房再大再气派,也没有这

3、样的快乐了。其实,许多人有类似的体验。问那些穷苦过的大款,他们现在经常吃山珍海味,可有比过去吃到一顿普通的红烧肉快乐,回答必是否定的。快乐与花钱多少无关。有时候,花掉很多钱,结果并不快乐。有时候,花很少的钱,买到情人喜欢的一件小礼物、孩子喜欢的一个小玩具、自己喜欢的一本书,就可以很快乐。得到也是如此。我收到的第一笔稿费只有几元钱,但当时快乐的心情远超过现在收到几千元的稿费。伊壁鸠鲁早就说过:快乐较多依赖于心理,较少依赖于物质;更多的钱财不会使快乐超过有限钱财已经达到的水平。其实,物质所能带来的快乐终归是有限的,只有精神的快乐才有可能是无限的。 金钱只能带来有限的快乐,却可能带来无限的烦恼。一个

4、看重钱的人,挣钱和花钱都是烦恼,他的心被钱占据,没有给快乐留下多少余地了。天下真正快乐的人,不管他钱多钱少,都必是超脱金钱的人。 人们常把金钱称作万恶之源,照我看,这是错怪了金钱。钱本身在道德上是中性的,谈不上善恶。毛病不是出在钱上,而是出在对钱的态度上。可怕的不是钱,而是贪欲,即一种对钱贪得无厌的占有态度。当然,钱可能会刺激起贪欲,但也可能不会。无论在钱多钱少的人中,都有贪者,也都有不贪者。所以,关键还在人的素质。 贪与不贪的界限在哪里?我这么看:一个人如果以金钱本身或者它带来的奢侈生活为人生主要目的,他就是一个被贪欲控制了的人;相反,不贪之人只把金钱当作保证基本生活质量的手段,或者,在这个

5、要求满足以后,把金钱当作实现更高人生理想的手段。 【阅读感悟】作者从钱与快乐的关系来审视钱的作用。钱太少,不能维持生活,当然不行。除此之外,钱与快乐的关系不大,天下最快乐的人,必定是超脱金钱之人。作者列举了几个例子来证明这一观点,接着又提出:也不必因此而贬低金钱。金钱无罪,出错的是人。然而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跳出追逐金钱的泥淖,轻松享受阳光,享受快乐呢?【课内挖掘】(1)警惕“经济泡沫”作者以钱为载体,深入地探讨了钱的“经济学脉络”,指出了“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发展的新情况,对“钱”带来的问题和“钱灾”要特别注意,我们的头脑要保持清醒。“钱”升腾为泡沫,可以说古已有之。十多年前长春“疯狂的君子兰”

6、,就是古老形态泡沫经济的本土例子,在城市职工人均收入不足百元的时候,一株君子兰居然可以炒至十几万元的价位。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经济增长幅度不大,房地产却在疯炒,一时间,炒得仅东京地区的地产价值,一旦变换为“钱”,就可以把整个美国买下。经济泡沫一旦破灭,迄今十年不振。应用角度“真实”“虚无”“经济泡沫”“恶意炒作”“虚夸的背后”等。(2)在钱一文中,经济学家王则柯曾这样谈道:“钱”变为“纸”,表面上轻了,实际上重了。最近一千年人类的经济活动,就是围绕着那张又轻又薄的“纸”展开的。时至今日,世界经济浪潮席卷而来,追求金钱、积累财富、提高生活质量成了时下人们最迫切的愿望。于是,为了钱,有的人偷税

7、漏税,有的人走私贩毒,有的人制假贩假,有的人偷窃抢劫凡是能捞钱的手段人们无所不用其极。不择手段、不顾后果的“向钱看”似乎一夜之间成了时尚。诚然,追求金钱无可厚非,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们必须理智地对待金钱,对待财富,要变“向钱看”为“向前看”,既要凭智慧和汗水多挣钱,又要遵守法律法规,着眼长远,超时谋划,莫让一味“向钱看”的思想腐蚀自己的灵魂,要让“向前看”成为自己思想的主流,从而让“钱”推动我们向“前”,直到永远。应用角度【课外应用】(1)几千年来,金钱在中国一直含冤受辱,人们将金钱骂得狗血淋头,体无完肤。诚然,“钱”会使一些人迷失了“向前看”的方向,甚至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正如经

8、济学家王则柯所说的对钱和财富的追求带来的社会价值观会变异。然而,这并不是钱本身的错误,而是某些人对金钱的贪婪所致。水能淹死人,但有谁能不喝水吗?所以,我们不能忽视金钱的正面作用,在经济社会里,钱是生活所必需的。如果没有钱,我们的穿衣、吃饭、出行都会成问题,如果这些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得不到满足,那么,就会制约我们对于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的需要。如果是这样,我们个人,乃至整个社会也就不可能健康发展。(节选自我也说说钱)(2)然而,有的人把金钱与幸福等同起来,认为金钱是万能的,拥有金钱就是拥有幸福,有钱就有一切,因而,为了金钱,不惜“赴汤蹈火”,结果往往是碰得头破血流,身败名裂。战国中期,有个诸侯国蜀国

9、,相当富强,但是蜀侯却非常昏庸且贪财。秦惠王知道后,为了吞并蜀国,就铸了一只“金牛”派人送给蜀侯,扬言这只“金牛”能日产千金,但是它太庞大,加上蜀国边境险峻,所以运不来。蜀侯信以为真,马上铲高山,填深谷,迎“金牛”。岂料,大批秦国军队紧跟其后,不消半日,蜀国被灭。若不是蜀侯贪小利,又怎么会落得如此下场?我们也要从中吸取教训:切勿因小失大!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商贾()吮吸(shn)毋庸置疑(w)B机杼(zh) 信笺(jin) 拈轻怕重(nin)C可汗(hn) 挞伐(t) 累及无辜(li)D耶稣(y) 挟制(xi) 如椽之笔(chun)解析:A项,“毋”应读

10、w;C项,“累”应读li;D项,“挟”应读xi。答案:B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恰当的一组是()关于高中时代种种恋爱技巧,大多数中学生不得而知,而且在实践中无师自通,运用自如。叙利亚政府军与反政府武装长期以来兵戎相见,大动干戈,巴萨尔政权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卡扎菲政权。这家自己开办的农村阅览室图书流动很快,从未发生久假不归的现象,大家对书籍的渴望可见一般。万达广场的数米雕塑垦荒牛十分具有动感,尤其向上仰望自然产生一种不翼而飞之灵动之势。面对身处舆论漩涡中的打假专业户方舟子,公共媒体不为已甚,但别有用心的人唯恐天下不乱,必置之死地而后快。有些参与拦截上访群众的闲散人员受雇于当地政府部门,他们

11、强行遣送、无端扣押群众,这无异于火中取栗,最后只能落个身陷囹圄的下场。ABC D解析:不得而知:没有办法知道。大动干戈:大规模地进行战争。久假不归: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不翼而飞: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也比喻事情传播得很迅速。不为已甚:指不做得太过分。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火中取栗:比喻被人利用,替人冒险出力,自己却一无所得。答案:C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我国的经济在第三季度还能够保持持续稳步增长,表明我国应对经济危机的调控措施和抗危机的能力不断提高。B“新生代农民工”自从被列入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之后

12、,各级政府积极行动,将关心新生代农民工成长作为新一年度工作重点。C2月1日2日,中国京剧流派班学员汇报演出的15个经典唱段,7出武戏经典片断,展示出流派班学员的精湛技艺与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D国家将在“十二五”期间推进供养型、养护型、医护型养老,实现每千名老年人拥有30张养老床位。解析:A项,搭配不当,“措施”和“提高”不能搭配。B项,语序不当,应将“自从”调至“新生代农民工”前。D项,成分残缺,“实现每千名老人拥有30张养老床位”后缺少宾语。答案:C4下列各句中,敬词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先生辱临寒舍,甚感荣幸。B明早您在舍下等候,我准时前往请教。C下午四点,我陪同来访的外国友人拜访您的家父

13、。D他大学毕业后,曾在一所山区小学就教十余年。解析:B项中的“舍下”应为“贵府”,因为“我准时前往请教”显然是到对方家里去。C项中的“家父”应为“令尊”,“家父”是对自己父亲的称呼,称呼对方的父亲应为“令尊”。D项中的“就教”应为“执教”,介绍别人在从事教师这个职业时应用“执教”。答案:A二、迁移发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古代货币贝币我们的祖先使用货币的时代是很早的。在原始的交易场上,凡交易双方愿意接受的物品,都可以作为交换的媒介而具有货币的职能。于是,渔猎时代的武器和猎具石斧、石刀,游牧时代的皮革、齿角,农业时代的家具和谷物、布帛,以及历代用以装饰的贝壳蚌、珠、玉石等等,都曾充当过交换

14、的一般等价物货币。而在所有的实物货币中,贝币的流通时间是最长的,流通的地域也是最广的。海贝的品种很多,现在还生存的品种,据统计有150种以上。它们生长在浅海中,以印度洋、太平洋一带为最多。在没有成为货币的远古时代,海贝因人们喜爱而成为装饰品。说文:“婴,颈饰也。”这正是挂在妇女们颈上的用贝串成的“项链”。可以说,这是人类最古老的项链。贝币的产生和最初使用可能要归功于远古的妇女们。在相当长的古代社会中,妇女一直是原始贸易的主要参加者,而海贝作为她们佩戴的贵重装饰品,经过她们之手成为交换的一般等价物货币,那应是很自然的事。在汉字中,与价值有关的字,大都从贝。如财、货、贸、费、赁、赊、赎、贵、赋、赐

15、等。由此可见贝币的使用在我国源远流长。从出土文物和甲骨文材料中我们知道,我国殷商时代主要的货币就是贝。当时一般是把五个贝串在一起的,两串形成一个标准单位,称为“朋”。甲骨文有“易多女有贝朋”“光取贝二朋”“贝十朋”等记载。商王将几贝朋送给臣属,便是一件大事,须占卜问祖先看看是否应当送,而收礼者必须铸铜器以示纪念。由此可知,贝在当时是很贵重的物品,是财富的价值代表或结晶。周人取代商人而统治中原时,仍使用贝币。在西周的社会经济中,货物交换发展,贝币的流通量日趋庞大。如殷代甲骨文中不过是“二朋”“十朋”的数量,而周代的金文中,“百朋”甚至“万朋”等数字就很常见了。个人的交往动辄即有百朋之数,社会上的交易之大自然可想而知。由于天然贝的来源有限,于是出现了各种仿制贝,即以贝为模本,用其他材料仿制而成。现已发现的蚌贝、骨贝、石贝、陶贝、铜贝、金贝等等,其中最有重大意义的是贝与铜的结合而产生的铜贝。 因为它是同后代的金属铸币连在一起的。周代的铜贝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铜造货币。而春秋战国时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