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第5课滕王阁序同步习题新人教版必修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522479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第5课滕王阁序同步习题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第5课滕王阁序同步习题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第5课滕王阁序同步习题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第5课滕王阁序同步习题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第5课滕王阁序同步习题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第5课滕王阁序同步习题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第5课滕王阁序同步习题新人教版必修(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滕王阁序一、课内双基1下列各项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C)A帝阍(hn)翼轸(chn) 台隍(hun)瓯越(u)B睢园(su) 棨戟(q) 龙舳(yu) 簪笏(zn)C涸辙(h) 捧袂(mi) 凫渚(zh) 多舛(chun)D睇眄(min) 孤鹜(w) 遄飞(chun) 叨陪(do)【解析】A轸:zhn;B.舳:zh;D.叨:to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相同的一组是(D)A.B.C.D.【解析】都当“命运”讲。A.极:极远,竭尽;B.临:到,面对;C.引:连接,序。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B)A雄州雾列B宾主尽东南之美C他日趋庭,叨陪鲤对D俊采星驰【解析】形容词用作名

2、词,其余为名词作状语4典故中与诗文所涉及的人物对应错误的一项是(C)A气凌彭泽之樽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B奉宣室以何年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C光照临川之笔此一生得意,唯在临川四梦D北海虽赊,扶摇可接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解析】临川之笔:指谢灵运。临川四梦:是明代汤显祖的作品,涉及的人物是汤显祖5对下列语句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C)A“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写自己闯入聚会,委婉含蓄、谦逊而又不卑不亢,恰到好处。B“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两句是虚写,表面上是“看”“望”,实际上是在想,此处用的是双关手法,十分巧妙。C“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3、?”两句含蓄地写出了报国无路、济世无门,言辞哀婉,情意绵绵。D“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微讥孟尝,非议阮籍,来反衬自己坚定的意志,典故随手拈来,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解析】这两句是直抒胸臆,坦言心怀,不是“含蓄地”写出。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C)A本文选自王子安集。作者王勃,字子安,才华横溢,能诗能文,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B滕王阁,是唐高祖之子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修建的一所楼阁,故址在今江西省南昌市赣江畔。李元婴后封为滕王,所以此楼命名“滕王阁”。唐高宗时阎某任洪州都督又重新修缮,王勃在赴交趾探父途中,正遇当地在此大宴宾客,于是被邀参加宴会,在宴

4、会上赋诗,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序文。C这篇序文,实际是一篇每句四字或六字相对偶的骈文。作者在文中抒发了对祖国美丽富饶的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当然也流露了宿命论的消极情绪。D文中用典贴切,声色并陈,许多佳句都成了千百年来流传的成语。【解析】抒发了个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感和不甘于现状的奋发心理。二、文本精品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7本段中用典较多,且多为暗用,请说明所用典故。_【答案】用了终军请

5、缨,班超投笔从戎,宗悫长风破浪,谢安称赞谢玄,孟母三迁,孔鲤学诗礼,杨意荐司马相如,俞伯牙与钟子期的典故,曲折含蓄地表达了欲建功立业而无人引荐的苦衷。8解释下列词语。(1)请缨:_(2)弱冠:_(3)投笔:_(4)簪笏:_(5)晨昏:_(6)捧袂:_【答案】(1)指投军报国(2)指二十岁(3)指投笔从军(4)代指官职(5)早晨和黄昏,代一天(6)举起双袖作揖9下面各句中的“介”与“三尺微命,一介书生”中的“介”词义相同的一组是(A)A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B(看介)这早晚了,还不见女学生进馆,却也娇养的紧。C介居二大国之间。D宽则宠名誉之人,急则用介胄之上。【解析】例句与A.“介”都

6、为“个”的意思。B.“介”是元杂剧术语,指“做一动作”;C.“介”为“居中,在中间”;D.“介”为“铠甲”。10下列对语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A“无路请缨”与“有怀投笔”句,表达了只能羡慕他人的遗憾和空有报国之志的感慨。B“他日趋庭”与“今兹捧袂”句,写省父和拜见阎公都是值得高兴的事。C“杨意不逢”句,借司马相如的典故感叹自己怀才不遇;“钟期既遇”借俞伯牙与钟子期的典故说明自己今日得遇知音,今后得志有望。D本段述说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表达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态和期望得遇知音的心情。【解析】对“钟期既遇”的理解不对。三、课外延伸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秋八月辛卯,帝崩于露寝,终年五

7、十五。武帝受禅,追尊号曰文皇帝,庙称太祖。文皇帝讳昭,景帝之母弟也。值魏明奢侈之后,帝蠲除苛碎,不夺农时,百姓大悦。 景帝崩,天子命帝镇许昌,尚书傅嘏帅六军还京师。帝用嘏及钟会策,自帅军而还。至洛阳,进位大将军,加侍中,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辅政。剑履上殿,固辞不受。甘露二年,镇东大将军诸葛诞以淮南作乱,议者请速伐之。秋七月,奉天子及皇太后东征。吴使文钦等三万余人来救诞,诸将逆击,不能御。因命合围,分遣羸疾就谷淮北,廪军士大豆,人三升,钦闻之,果喜。帝愈羸形以示之,多纵反间,扬言吴救方至。诞等益宽恣食,俄而城中乏粮。石苞、王基并请攻之,帝曰:“今三叛相聚于孤城之中,天其或者将使同戮。吾当以长

8、策縻之,但坚守三面。若贼陆道而来,军粮必少,吾以游兵轻骑绝其转输,可不战而破外贼。外贼破,钦等必成擒矣。”三年春正月壬寅,诞、钦等出攻长围,诸军逆击,走之。初,诞、钦内不相协,及至穷蹙,转相疑贰。会钦计事与诞忤,诞手刃杀钦。钦子鸯攻诞,不克,踰城降。 帝谓诸将曰:“可攻矣!”二月乙酉,攻而拔之,斩诞,夷三族。吴将唐咨等帅其属皆降。或言吴兵必不为用,请坑之。帝曰:“就令亡还,适见中国之弘耳。”于是徙之三河。景元元年夏四月,天子既以帝三世宰辅,政非己出,情不能安,又虑废辱,将临轩召百僚而行放黜。事泄,帅左右攻相府,称有所讨,敢有动者族诛。相府兵将止不敢战,贾充叱诸将曰:“公畜养汝辈,正为今日耳!”

9、太子舍人成济抽戈犯跸,天子崩于车中。帝召百僚谋其故,于是归罪成济而斩之。立燕王宇之子常道乡公璜为帝。咸熙二年五月,天子命帝冕十有二旒,建天子旌旗,乐舞八佾,位在燕王上。(节选自晋书帝纪第二文帝司马昭)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A诸将逆击 逆:预先。B诞等益宽恣食 恣:放纵,肆意。C吾当以长策縻之 縻:牵制。D及至穷蹙 穷:处于困境。【解析】逆:迎战,抵抗。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B)A壬寅,此处为干支纪日。干支还可纪年、纪时。“壬寅”前为辛丑,后为癸卯。B中国,即中原地区。古代称长江流域的中原地区为中国,以别于四方蛮夷地区。C宰辅,辅佐

10、帝王执政的大臣,一般指宰相。魏时司马家族掌权,连续三代为相。D八佾,古代只有天子才有资格使用的乐舞。佾是乐舞的行列,八佾为八行八列。【解析】应为黄河流域。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A司马昭善于把握机会。景帝去世时,他不听天子命令,自己率军返回洛阳,得以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掌握了朝中大权。B司马昭智慧过人。诸葛诞叛乱时,他制造自己兵力虚弱的假象,断绝诸葛诞的粮草供应,一直等到敌方阵营内乱时才发起反攻。C司马昭善良而仁慈。他拒绝坑杀吴国降卒而主张将他们迁徙到三河,认为即使他们不肯效力而逃回去,也显示了国家的大度。D司马昭颇有心计,善于掩饰。景帝去世时,他手握重权却

11、拒绝佩剑穿鞋上殿;诛杀天子事发生后,他与百官商议归罪于成济。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值魏明奢侈之后,帝蠲除苛碎,不夺农时,百姓大悦。_(2)会钦计事与诞忤,诞手刃杀钦。钦子鸯攻诞,不克,踰城降。_【答案】(1)遇到魏国奢侈腐败后的时期,皇帝废除了苛捐杂税,不耽误农作物的播种时节,百姓都很高兴。(2)等到文钦计算的事情和诸葛诞不相符合时,诸葛诞亲手杀了文钦,文钦的儿子文鸯攻打诸葛诞,没有成功,翻过城墙投降。四、高考热点15江西滕王阁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经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上联: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下联:阁中帝子,

12、问江上才人,古今才一瞬,比当年风景如何下联应改为:_【答案】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人,阁中帝子,比当年风景如何16观察下面这幅题为“方长不折”的漫画,按要求回答问题。(1) 画面内容:_(2)寓意:_【答案】(1)画面内容:这是一幅题为“方长不折”的漫画,画面上两个小孩站在柳树下,其中一个正要折柳枝,一位妈妈和他的孩子急忙摇手示意他:柳枝正在生长,不要攀折。(2)寓意:告诫人们要爱惜自然生物。1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在各种气象灾害中,台风、洪水等因瞬间破坏力巨大而更受关注,相比之下,_。其实,由于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干旱在我国的气象灾害中是造成损失最重的。旱灾主要由气象因素造成,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