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专题训练2文言文整体阅读训练新人教版必修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522474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专题训练2文言文整体阅读训练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专题训练2文言文整体阅读训练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专题训练2文言文整体阅读训练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专题训练2文言文整体阅读训练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专题训练2文言文整体阅读训练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专题训练2文言文整体阅读训练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专题训练2文言文整体阅读训练新人教版必修(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训练(二)文言文整体阅读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此神农、黄帝之

2、法则也。若夫万物之情,人伦之传则不然:合则离,成则毁,廉则挫,尊则议,有为则亏,贤则谋,不肖则欺。胡可得而必乎哉!悲夫,弟子志之,其唯道德之乡乎!”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A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不材:不成材B舍于故人之家 舍:寄宿C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 明日:第二天D弟子志之 志:志向【解析】志:通“记”,记住。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B)A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B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C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

3、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D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解析】先通读大意,语段主要讲“材与不材之间”这种人生态度,所以“材与不材之间”后面可以停顿;“也”用于句末表停顿,“故”表结果,所以在“也”之后可以停顿;“若夫”为发语词,前面可以停顿;“无誉无訾”与“一龙一蛇”结构相同,所以“訾”和“蛇”后面可以停顿;“与时俱化”是一个完整结构,后面可以停顿。所以选择B。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A山中大木因“不材”得以保全,而雁不能鸣却被杀,庄子看来只有处于“材”与“不材”之间,才能免于累。B山木和

4、雁的命运,给人的启示就是:人生于世,凶险太多,有很多时候我们也很难判断出怎么做才能避免危险。C庄子认为,人生最高的境界应该是超脱于世俗生活之外,彻底摆脱现实社会的羁绊,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自由。D人类与万物又有所不同,比如说贤能就可能受到谋算,无能又会受到欺侮,所以说不可“得而必”。【解析】“处于材与不材之间,才能免于累”错,原文说“物物而不物于物”才能免于累。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_(2)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_【答案】(1)一只能叫,一只不能叫,请问杀哪一只呢?(2)役使外物,却不被外物所役使,那么,怎么会受到外物的拘束而劳累呢?【参考译文】

5、庄子行走于山中,看见一棵大树枝叶十分茂盛,伐木的人停留在树旁却不去动手砍伐。问他们是什么原因,说:“没有什么用处。”庄子说:“这棵树就是因为不成材而能够终享天年啊!”庄子走出山来,留宿在朋友家中。朋友高兴,叫童仆杀鹅款待他。童仆问主人:“一只能叫,一只不能叫,请问杀哪一只呢?”主人说:“杀那只不能叫的。”第二天,弟子问庄子:“昨日遇见山中的大树,因为不成材而能终享天年,如今主人的鹅,因为不成材而被杀掉;先生你将怎样对待呢?”庄子笑道:“我将处于成材与不成材之间。处于成材与不成材之间,好像合于天道却并非真正与天道相合,因此还是不能免于受累。至于掌握了天道天德,活动就不会有所拖累。对赞誉与诋毁都无

6、所谓,时而像龙一样腾飞时而像蛇一样蛰伏,跟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而不愿偏执于某一方面;时而进取时而退缩,一切以和顺为标准,活动于虚无的境界,役使外物,却不被外物所役使,那么,怎么会受到外物的拘束而劳累呢?这就是神农、黄帝的处世原则。至于说到万物的真情,人类的习俗,就不是这样的。你想聚合,别人就使你离;你想成功,别人就要破坏;你穷困,别人就压抑你;你尊贵,别人就非议你;你要有所作为,别人就要损害你;你贤,别人就会谋算你;你不肖,别人就欺负你:怎么能得到并一定如愿呢?可悲啊!弟子们记住了,只有天道无为的境界才是最美好的。”(二)阅读下文,完成59题。八大山人,明宁藩宗室,号人屋。“人屋”者,“广厦万

7、间”之意也。性孤介,颖异绝伦。八岁即能诗,善书法,工篆刻,尤精绘事。尝写菡萏一枝,半开池中,败叶离披,横斜水面,生意勃然;张堂中,如清风徐来,香气常满室。又画龙,丈幅间蜿蜒升降,欲飞欲动;若使叶公见之,亦必大叫惊走也。善诙谐,喜议论,娓娓不倦,常倾倒四座。父某,亦工书画,名噪江右,然喑哑不能言。甲申国亡,父随卒。人屋承父志,亦喑哑。左右承事者,皆语以目;合则颔之,否则摇头。对宾客寒暄以手,听人言古今事,心会处,则哑然笑。如是十余年,遂弃家为僧,自号“雪个”。未几病癫,初则伏地呜咽,已而仰天大笑,笑已,忽跿跔踊跃,叫号痛哭。或鼓腹高歌,或混舞于市,一日之间,颠态百出。市人恶其扰,醉之酒,则颠止。

8、岁余,病间,更号曰“个山”。既而自摩其顶曰:“吾为僧矣,何可不以驴名?”遂更号曰“个山驴”。数年,妻子俱死。或谓之曰:“斩先人祀,非所以为人后也,子无畏乎?”个山驴遂慨然蓄发谋妻子,号“八大山人”。其言曰:“八大者,四方四隅,皆我为大,而无大于我也。”山人既嗜酒,无他好。人爱其笔墨,多置酒招之,预设墨汁数升、纸若干幅于座右。醉后见之,则欣然泼墨广幅间,或洒以敝帚,涂以败冠,盈纸肮脏,不可以目。然后捉笔渲染,或成山林,或成丘壑,花鸟竹石,无不入妙。如爱书,则攘臂搦管,狂叫大呼,洋洋洒洒,数十幅立就。醒时,欲求其片纸只字不可得,虽陈黄金百镒于前,勿顾也。其颠如此。外史氏曰:山人果颠也乎哉?何其笔墨

9、雄豪也?余尝阅山人诗画,大有唐宋人气魄。至于书法,则胎骨于晋魏矣。问其乡人,皆曰得之醉后。呜呼!醉可及也,其颠不可及也!(选自陈鼎虞初新志八大山人传)注:八大山人:朱耷,是明朝宁王的后代。清初著名画家,擅长山水花鸟竹石,笔墨恣纵,独具一格,对后来的写意画影响很大。菡萏:荷花的别称。离披:散乱。江右:这里指江西一带。右,古时西方称右。跿跔(t j):跳跃。镒:古代的重量单位,一镒为20两,一说为2斤4两。5下面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C)A性孤介:孤傲,有骨气B颖异绝伦:独一无二,无人能比C娓娓不倦,常倾倒四座:十分佩服D名噪江右:长江下游以西地区【解析】倾倒:使十分佩服。6下面各组句子中

10、,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D)A.B.C.D.【解析】A前者:有时,后者:有的人;B.前者:用来的办法,后者:表原因;C.前者:表反问,可译为“吗”,后者:表感叹,可译为“呢”;D.均为副词,译为“就”。7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八大山人“性之颠”与“精绘事”的一组是(B)A.B.C.D.8“个山驴遂慨然蓄发谋妻子”的原因是什么?_【答案】斩先人祀,非所以为人后也。9把文言文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左右承事者,皆语以目。_虽陈黄金百镒于前,勿顾也,其颠如此。_【答案】(他)身边跟随的奉命办事的人,都用眼睛给他示意。即使将百镒黄金陈放在他的面前,他也不屑一顾,他就癫狂到这样的程度。【参考

11、译文】八大山人,是明朝宁藩的宗室,号人屋。“人屋”就是“广厦万间”的意思。他生性孤傲,有骨气,聪明绝伦,无人能比。八岁便能作诗,善于书法,长于篆刻,尤其精于绘画。曾经画一枝荷花,半开于池中,败叶散乱,横斜在水面,生气勃勃;张挂在堂中,好像有清风徐徐吹来,香气常充满整个屋子。又曾画龙,在丈幅之中蜿蜓升降,想要飞动一般;如果叶公见到了,也一定会大叫着惊慌逃跑的。他言语诙谐,喜欢议论,总是娓娓而谈,不知疲倦,使四座的人为之倾倒。其父某某,亦长于书画,在长江下游西部地区名声很响,然而喑哑不能说话。甲申年明朝灭亡,父亲随着去世。人屋继承父志,亦喑哑不能说话,他身边跟随的奉命办事的人,都用眼睛给他示意:如

12、果合其心意,人屋就点点头,如果不合心意,人屋就摇摇头。对宾客他用手表示寒暄之意,听人讲古今的事情,听到会心处,则不出声地发笑。这么着过了十多年,他便抛离家庭去做和尚,自己起了个号叫“雪个”。没有多久就生了癫狂病,起初是伏在地上低声哭泣,过了一会儿就仰天大笑,笑完,忽然又不断跳跃,大声叫号痛哭。有时敲着肚皮高歌,有时在市上乱舞。一日之内,癫狂之态种种不一。市上的人讨厌他的扰乱,就用酒将他灌醉,他的癫狂也就停止了。过了一年多,他的病有了好转,就更号为“个山”。过了不久又自己抚摸着头顶说:“我已经做了和尚,为什么不用驴命名呢?”便改号为“个山驴”。过了几年,妻子儿女都死了。有人对他说:“断绝对先祖的

13、祭祀,这可不是用来做先祖后代的办法,您难道不有所害怕吗?”个山驴便感慨地蓄发娶妻生育后代,并号为“八大山人”。他自己说:“所谓八大,就是四方四角,都是我为大,而没有比我大的。”山人既已嗜好喝酒,也就没有其他的嗜好。人们喜欢他的画,大多置办了酒来让他作画,预先准备几升墨汁、若干纸张在座右。山人酒醉后见到了,便高兴地泼墨在宽大的画纸上,有时候用破笤帚洒,用坏帽子涂,弄得满地肮脏,不堪入目。这以后他提笔渲染,有的成山林,有的成丘壑,有的成花鸟竹石,无不入妙。如果碰到他爱画,那就捋起袖子,伸出胳膊,提起笔来,狂叫大呼着,数十幅画片刻就画成了。他酒醒来了,要想求他片纸只字都无法得到,将百镒黄金陈放在他的

14、面前,他也不屑一顾,他就癫狂到这样的程度。外史氏曰:“山人果真颠狂吗?为什么他的笔墨那样雄豪呢?我曾经阅看山人诗画,觉得大有唐宋人的气魄。至于书法,则是从魏晋脱胎而来的。问他的同乡人,都说那些书画是从他醉后得来的。唉!他的醉可以比得上,他的癫狂却是无法比得上的!”(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王维右丞,年未弱冠,文章得名。性娴音律,妙能琵琶,游历诸贵之间,尤为岐王之所眷重。时进士张九皋,声称籍甚。客有出入于公主之门者,为其致公主邑司牒京兆试官,令九皋为解头。维方将应举,具其事言于岐王,仍求庇借。岐王曰:“贵主之强,不可力争。吾为子画焉。子之旧诗清越者,可录十篇;琵琶之新声怨切者,可度一曲。后五日当诣此。”维即依命,如期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