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1课走进汉语的世界第2节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针对性训练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522464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1课走进汉语的世界第2节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针对性训练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1课走进汉语的世界第2节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针对性训练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1课走进汉语的世界第2节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针对性训练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1课走进汉语的世界第2节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针对性训练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1课走进汉语的世界第2节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针对性训练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1下列关于汉语词汇的演变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A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B随着社会的进步,新事物不断涌现,我们现代汉语词汇的数量将越来越多。C古代汉语中的很多词语由于种种社会原因,都为现代汉语词汇所代替,如:人风民风。D古代汉语词汇相对于现代汉语词汇,词语意义的引申变化有三种情况: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解析】因为随着社会的进步,旧事物的消亡,有些词汇也在逐渐消亡。2下列关于汉语的演变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A古代汉语中的词类常常可以活用,而现代汉语中根本不存在这种现象。B古代汉语常常用“者也”来表示判断语气,而现代汉语中通常用动词“

2、是”来表达。C古代汉语中疑问句和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通常要放在动词前,而现代汉语的动宾结构中宾语都是放在动词后面。D“甚矣,汝之不惠!”是个倒装句,现代汉语的意思是:你太不聪明了!【解析】现代汉语中也有一些词类活用的情况,如“月光便朦胧在这水汽中”中的“朦胧”。3古代汉语中表示“行走”的词因使用场合和方式的不同而有区别:在堂上中步走叫“行”,在堂上举足徐行叫_步_,在门外快走叫_趋_,在大路上疾行叫_奔_,在草丛山林中走叫_跋_,在水中走叫_涉_。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C)A千里逢迎,高朋满座B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C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D阮籍猖狂,岂效穷途

3、之哭【解析】C项,青云之志:古今均指远大崇高的志向。A项,古义,迎接;今义,奉承迎合。B项,古义,指高山流水曲;今义,流动的水。D项,古义,狂放,不拘礼法;今义,狂妄而放肆。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A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中国:中原地区B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可以:能够C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因为:表示原因D谋臣与爪牙之士爪牙:牙齿【解析】B项,可以:可,可以;以,凭借。C项,因为:因,于是;为,写。D项,爪牙:指勇士武臣。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词类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D)A将军身被坚执锐B箕畚运于渤海之尾C沛公军霸上D二月草已芽【解析】A项中的“坚”和“锐”都是形容词作名

4、词词;B项中的“箕畚”是名词作状语;C项中的“军”为名词作动词。7下列文言句中加点词语的感情色彩没有变化的一项是(D)A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B邹忌讽齐王纳谏。C东家有好女,可怜体无比。D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解析】A项中的“卑鄙”是身份低下、出生鄙野的意思,中性;现代汉语中是语言行为下流,贬义。B项中的“讽”是委婉地劝告的意思,褒义;现代汉语中是讽刺的意思。C项中的“可怜”是可爱的意思,褒义;现代汉语中是怜悯的意思,中性。D项中的“鞠躬尽瘁”没有变化。阅读材料,完成810题。宋人不知诗而强作诗。其为诗也,言理而不言情,故终宋之世无诗焉。然宋人亦不可免于有情也故凡其欢愉愁

5、怨之致动于中而不能抑者类发于诗余故其所造独工非后世可及。盖以沈至之思而出之必浅近,使读之者骤遇如在耳目之表,久诵而得沈永之趣,则用意难也。惟宋人专力事之,篇什既多,触景皆会。天机所启,若出自然。禾中王子介人,示予所著词,不下千余首,自前世李、晏、周、秦之徒,未有多于兹者也。(选自陈子龙王介人诗余序)8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然宋人亦不可免于有情也故凡其欢愉愁怨之致动于中而不能抑者类发于诗余故其所造独工非后世可及。【答案】然宋人亦不可免于有情也/故凡其欢愉愁怨之致/动于中而不能抑者/类发于诗余/故其所造独工/非后世可及。9文段“自前世李、晏、周、秦之徒”中的“周、秦”分别是指词人_周邦彦(周美成)_和_秦观(秦少游)_。10请概括陈子龙认为宋人诗不如词的原因。【答案】(1)_宋人不知诗而强作诗,诗歌言理而不言情。(2)_宋人的欢愉愁怨之情于内心不可抑制,于是借助词抒发出来。(3)_宋人致力于写词。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