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第四章原子核第一节走进原子核教学案粤教版选修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520871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第四章原子核第一节走进原子核教学案粤教版选修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第四章原子核第一节走进原子核教学案粤教版选修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第四章原子核第一节走进原子核教学案粤教版选修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第四章原子核第一节走进原子核教学案粤教版选修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第四章原子核第一节走进原子核教学案粤教版选修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第四章原子核第一节走进原子核教学案粤教版选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第四章原子核第一节走进原子核教学案粤教版选修(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走进原子核1物体放射出射线的性质叫做放射性,具有放射性的元素叫做放射性元素。2人们认识到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是从发现天然放射现象开始的。31919年,卢瑟福用粒子轰击氮核时,发现了一种新粒子,把它命名为质子4卢瑟福预言了原子核内中子的存在,被他的学生查德威克用实验所证实。5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组成原子核的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放射性的发现1.放射性物体放射出射线的性质叫做放射性。2放射性元素具有放射性的元素叫做放射性元素。3天然放射现象(1)概念:物体自发地放出射线的现象叫天然放射现象,能自发地放出射线的元素叫天然放射性元素。(2)天然放射现象的意义:射线是从原子核内部发出的,

2、说明原子核不是最小结构,原子核可以再分。实际上人们认识到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就是从发现天然放射现象开始的。(1)自然界中原子序数大于或等于83的所有元素,都能自发地放出射线;原子序数小于83的元素,有的也具有放射性。(2)虽然具有天然放射性的元素的种类很多,但它们在地球上的含量很少。1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A原子不可再分B原子的核式结构C原子核还可再分 D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解析: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是有内部结构的,即原子核不是最小的结构,还可以再分,故选项C对。答案:C原子核1.原子核的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组成原子核的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中子不带电

3、,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几乎相等,都等于一个质量单位。2原子核的电荷数由于中子不带电,原子核所带的电荷等于核内质子所带电荷的总和,故原子核所带电荷量总是质子电荷的整数倍,通常用这个整数表示原子核的电荷量,叫做原子核的电荷数,用Z表示。3原子核的质量数原子核的质量等于核内质子和中子的质量的总和,而质子与中子的质量几乎相等,所以原子核的质量几乎等于单个核子质量的整数倍,这个倍数叫做原子核的质量数,用字母A表示。4原子核的符号X,其中X表示元素符号,A表示质量数,Z表示电荷数。原子的质量与原子的质量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原子的质量数是指原子的质量是原子质量单位的多少整数倍(近似)。要注意区分两点:其一,原子

4、质量是有单位的量,而原子质量数则是无单位的;其二,严格讲原子质量数所表示的质量并不等于原子质量。2关于质子与中子的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核是由质子与中子组成的B质子是卢瑟福发现的C卢瑟福预言了中子的存在,而由他的学生查德威克用实验所证实D中子也可能带电解析:卢瑟福在用粒子轰击氮核的实验中发现了质子,并预言了中子的存在,查德威克在用射线轰击铍核的实验中发现了中子。答案:D原子核的组成例已知镭的原子序数是88,原子核质量数是226。试问:(1)镭核中有几个质子?几个中子?(2)镭核所带的电荷量是多少?(3)若镭原子呈中性,它核外有几个电子?(4)Ra是镭的一种同位素,让Ra和Ra以相同速度垂

5、直射入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它们运动的轨道半径之比是多少?解析(1)镭核中的质子数等于其原子序数,故质子数为88,中子数N等于原子核的质量数A与质子数Z之差,即NAZ22688138。(2)镭核所带电荷量QZe881.61019 C1.411017 C。(3)核外电子数等于核电荷数,故核外电子数为88。(4)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为洛伦兹力,故有qvBm,r,两种同位素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但质量数不同,故。答案(1)88138(2)1.411017 C(3)88(4)原子核的几个重要的等量关系:(1)原子核的电荷数质子数(Z)原子序数中性原子的核外电子数。(2)原子核

6、的质量数核子数质子数中子数。用x代表一个中性原子中核外的电子数,y代表此原子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z代表此原子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则对Th的原子核来说()Ax90,y90,z234Bx90,y90,z144Cx144,y144,z90Dx234,y234,z324解析:在Th的原子符号中,左下标为质子数,左上标为质量数,故yx90,zAx23490144, 选项B对。答案:B1最早发现天然放射现象的科学家为()A卢瑟福B贝克勒尔C爱因斯坦 D查德威克解析:卢瑟福发现质子,查德威克发现中子,爱因斯坦发现光电效应,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故B正确,A、C、D不正确。答案:B2(双选)元素X的原子核

7、可用符号X表示,其中a、b为正整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等于此原子核内质子数,b等于此原子核内中子数Ba等于此原子核内中子数,b等于此原子核内质子数Ca等于此元素中性状态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数,b等于此原子核内质子数加中子数Da等于此原子核内质子数,b等于此原子核内核子数解析:a表示原子的电荷数或质子数,b表示质量数或核子数,它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故选项C、D对。答案:CD3卢瑟福预想到原子核内除质子外,还有中子的事实依据是()A电子数与质子数相等B原子核的质量大约是质子质量的整数倍C原子核的核电荷数只是质量数的一半或少一些D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几乎相等解析:卢瑟福发现质子后,设想原子核只由

8、质子组成,但核电荷数只是质量数的一半或少一些,这与假设相矛盾,因此他又设想原子核内除质子外还有不带电的中子存在,所以选项C正确。答案:C4(双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玛丽居里首先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B卢瑟福在粒子的散射实验中发现了电子C查德威克在原子核人工转变实验中发现了中子D爱因斯坦为解释光电效应的实验提出了光子假说解析:卢瑟福首先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故A错。卢瑟福在粒子的散射实验中并没有发现电子,而是发现了质子,故B错。答案:CD5(双选)原子核的表示符号为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核的质子数为A B原子的质量数为AC原子的质量数为Z D原子核的质子数为Z解析:由原子核的数学符号可知,

9、原子核的质子数为Z,质量数为A,故选项B、D对。答案:BD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中含有带负电的电子,所以原子带负电B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一定跟核外电子数相等C卢瑟福发现了中子,并预言了质子的存在D具有天然放射性的原子核由于不稳定而放出射线解析:原子中除含带负电的电子外,还有带正电的质子,故A错,对中性原子来说质子数才跟核外电子数相等,故B错。卢瑟福发现了质子,并预言了中子的存在,故C错。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由于不稳定放出某种射线而变成新核,故D对。答案:D7下列现象中,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的是()A粒子散射现象B天然放射现象C光电效应现象 D原子发光现象解析: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的结

10、构,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故B对。答案:B8(双选)卢瑟福通过实验首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此实验发现了质子B实验中利用了放射源放出的射线C实验中利用了放射源放出的射线D原子核在人工转变过程中,电荷数可不守恒解析:卢瑟福通过用粒子轰击氮核实验第一次打出了质子,A正确,实验中利用了放射源放出的粒子而不是射线,故B错误、C正确。该实验电荷数一定保持守恒,D错误。答案:AC9用符号表示以下原子核:(1)铀238(2)有6个中子的碳原子核(3)核质量数为14的碳原子核(4)核电荷数为8,核质量数为17的原子核(5)粒子解析:X中A表示质量数,Z表示质子数。答案:(1)U(2)C(3)C(4)O(5)He10有J、K、L三种原子核,已知J、K的核子数相同,K、L的质子数相同,试完成下列表格。原子核原子序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J918KL1019解析:质子数与原子序数相同,中子数等于质量数减去质子数。答案:如下表所示。原子核原子序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J91899K1018108L1019109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