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六节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课时跟踪训练含解析粤教版必修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520506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六节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课时跟踪训练含解析粤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六节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课时跟踪训练含解析粤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六节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课时跟踪训练含解析粤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六节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课时跟踪训练含解析粤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六节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课时跟踪训练含解析粤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六节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课时跟踪训练含解析粤教版必修(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课时跟踪训练1小华以一定速度去同学家送一本书,停留一会儿后,又以相同速率沿原路返回家中,则图1的速度图像可以表示他的运动情况的是()图1解析:小华去同学家和返回家中的两个过程中,速度等大反向,小华在同学家停留时,速度v0,故可以表示他运动情况的是D项。答案:D2(双选)如图2所示,A、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图线A、B分别是质点A、B的位移图像,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图2A前10 s内质点A的平均速度比质点B大B15 s末质点A、B相遇C前15 s内两质点平均速度相等D15 s后质点B在质点A的前方解析:由图像可知,A物体在前10 s内的位移要小于B的位移,故

2、A的平均速度小于B的平均速度,选项A错;第15 s末,两物体相遇,选项B正确;前15 s内两物体的位移相等,平均速度也相等,选项C正确;从第15 s后A物体在前,B物体在后,选项D错。答案:BC3.图3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关于物体在前4 s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图3C物体在前2 s内做减速运动D物体在前2 s内做加速运动解析:前2 s和后2 s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因此运动方向相反,A错误;由图线可知,vt图线斜率不变,故其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均不变,因前2 s内物体减速,故物体的加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反,B、D

3、错误,C正确。答案:C4(双选)如图4所示为三个物体甲、乙、丙相对同一原点的位移图像。在时间t1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的平均速度最大B甲的平均速率最大C乙的平均速度最小图4D三者平均速度相同解析:三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t时间内位移相同,甲路程最大。答案:BD5(双选)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5所示,则由图像可以看出物体的运动情况是()A沿单方向做直线运动B沿直线做往复运动图5C做匀变速直线运动D加速度大小不变解析:由图像可看出每2 s速度方向发生一次变化,变成反向,且图像的斜率大小不变,即加速度大小不变,所以选项A和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我们还可以看出,前2 s内物体的位移等

4、于2 m,24 s内物体的位移等于2 m,即4 s末物体回到出发点,所以物体做往复运动,选项B正确。答案:BD6.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6所示,由图像可知()A0ta段火箭的加速度小于tatb段火箭的加速度B在0tb段火箭是上升的,在tbtc段火箭是下落的Ctb时刻火箭离地面最远图6Dtc时刻火箭回到地面解析:由图像斜率的大小可知A项正确;由于火箭在0tc段的速度方向不变,故火箭应一直向上运动,所以B、C、D均错。答案:A7.有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7所示,从图像中可以看出,物体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同的时间间隔是()A只有0t2 sB只有2 st4 s图7C0t

5、2 s和6 st8 sD0t2 s和5 st6 s解析: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时,速度大小增大,由vt图像可知,02 s内和56 s内速度均增大,故D正确。答案:D8.图8为两个物体A和B在同一直线上沿同一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已知在第3 s末两个物体在途中相遇,则两物体出发点的关系是()A从同一地点出发BA在B前3 m处图8CB在A前3 m处DB在A前5 m处解析:由两个物体的vt图像可知,3 s末A、B两个物体的位移分别为6 m和3 m,所以物体出发时,B在A前3 m处,故C正确。答案:C9.物体以3 m/s的速度匀速运动了4 s,停顿2 s后又在3 s内沿直线匀速返回原处。某同学

6、计算得到物体在前4 s的位移s3 m/s4 s12 m。由此得到后3 s的速度v4 m/s,根据直线的斜率就是速度的大小,画出st图像,如图9所示。你认为该同学的解答是在哪儿出了问题?试画出物体正确的st图像。图9解析:由题意可知,9 s末时物体返回到原处,而题图中所示9 s末的位移是24 m。问题出在后3 s的速度方向与前4 s的速度方向相反,以出发点为起点,从第6 s开始返回原处,返回的速度为4 m/s,因此直线的斜率为负,即向下倾斜。选定物体开始运动的方向为正,则04 s内,v13 m/s;46 s内,v20;69 s内,v34 m/s。则st图像如图所示。答案:见解析10.做直线运动的

7、物体,其vt图像如图10所示,试根据vt图像判断:(1)第1秒内,物体的加速度为多大?(2)第2秒和第4秒的加速度是否相同?(3)在第4秒内,物体做什么运动?图10解析:(1)物体在第1秒内,速度从0增加到4 m/s,故加速度大小av/t(vtv0) /t m/s24 m/s2。(2)第2秒和第3秒内的加速度相同,该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a2a3(vtv0)/t m/s22 m/s2。在第4秒内,物体的速度从0至2 m/s,故该过程中加速度a4(vtv0)/t m/s22 m/s2。可见,第2秒和第4秒内的加速度相同。(3)在第4秒内,物体的速度变大,方向沿负方向,物体向负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答案:(1)4 m/s2(2)相同(3)向负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