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专题4.1传统文化的继承测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518814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专题4.1传统文化的继承测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专题4.1传统文化的继承测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专题4.1传统文化的继承测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专题4.1传统文化的继承测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专题4.1传统文化的继承测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专题4.1传统文化的继承测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专题4.1传统文化的继承测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4.1 传统文化的继承【知识精测】(总分60分,测试时间45分钟)班级 姓名 得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12小题,总共48分)1自古以来,闽台关系源远流长。来自中原的文化辗转流传到福建,再由福建流传至台湾,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和人文变迁,形成了目前两岸共同的闽台文化体系。闽台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连、商缘相系。台湾八成民众祖籍福建,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等在台湾有着广泛影响,每年都有大批台湾同胞来闽朝拜祈福、寻根谒祖。这一事实表明( )中华传统文化在两岸统一中发挥决定作用 中华传统文化是维系两岸关系的精神纽带两岸携手合作,共促中华文化伟大复兴 两岸文化同根同宗,两岸人民骨肉情亲A.

2、 B. C. D. 【答案】D2中国历来描写中秋月的诗词歌赋,多以期盼团圆为主题。如苏东坡在水调歌头中吟唱着悲欢离合之痛,让团圆的期盼成为离人孜孜不倦的憧憬。中秋盼团圆已成为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期许。这一传统文化( )已成为中华民族亘古不变的精神支柱和民族之魂 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民族凝聚力 在社会历史的变迁中依然保持着它的基本特征A. B. C. D. 【答案】C【解析】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

3、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适合题意;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亘古不变的精神支柱和民族之魂,是错误的;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点睛】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相对稳定性是从纵向的角度及历史的角度来说的,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由过去到现在具有历史继承性;而鲜明的民族性是从横向角度来说的,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不同之处,注意把二者区分开来。32016年9月24日,中宣部部长在陕西调研时强调,要以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对待传统义化,以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有利于助推社会发展、有利于培育时代精神和时代新人为取向,萃取精华、服务当代。这一要求对我们正确对待传

4、统文化的启示是( )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先继承传统文化,然后再加快发展使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因时而变 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A. B. C. D. 【答案】B【点睛】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二者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不分先后。不能说先继承,后发展;也不能说先发展,后继承。4古建筑是一座城市的记忆,在城市发展进程中,一些地方对古建筑缺乏足够的重视和经常性的维护保养,古建筑的保护现状不容乐观。城市化是必须要走的一条路,但不能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文化“化”掉了。这警示我们在城市建设中要( )让古建筑真正成为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加强对古建筑的保护,不能够失去文

5、化的载体注重发挥古建筑的经济功能,助推当地经济发展坚持把古建筑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注重长远利益A. B. C. D. 【答案】D【解析】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不选;古建筑的保护现状不容乐观,这警示我们在城市建设中要加强对古建筑的保护,不能够失去文化的载体,正确;材料并不是警示我们在城市建设中要发挥古建筑的经济功能,而是强调要加强古建筑的保护,坚持把古建筑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注重长远利益,发挥其文化价值,不选,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D。【点睛】文化事业是以社会公益为目的的、由国家机关或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它以社会效益为首要目标。保护古建筑属于文化事业,它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5

6、有学者认为,传统戏曲在写意的、程式化的表演变迁中体现出一脉相承的美学气质;古典诗词在格律、句式的变化中始终坚持了押韵、平仄和诗情意象;书法在不同流派的发展中仍透射出基本笔法和气韵。因此,文化的精神传承比技艺传承更重要。这一结论的合理之处在于看到了( )发展中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共性和规律 传统文化形式的创新是不同时代的共同要求传统文化所蕴涵的精神具有内在稳定性 对待传统文化应坚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A. B. C. D. 【答案】D62017年春节台湾“移民署”新竹市服务站向民众派送了绿色“红包”。这一举措引来岛内网友的批评:民进党上台以来,许多类似事件接连发生,尽管都安有各式各样的名头,但本质上

7、却没有逃离“”的目的。民众批评势力“”的依据在于( )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发展的精神纽带 摒弃传统文化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会危及民族认同和国家统一 立足传统文化才能永葆文化的生命力一A. B. C. D. 【答案】C【解析】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会危及民族认同和国家统一,适合题意;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不适合题意;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

8、糟粕,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C。72017年2月7日,央视第二季总决赛“巅峰对决”,经过一个半小时的比拼,16岁高中生武亦姝获得年度总冠军。据悉,节目在收获高收视的同时也在网络上赢得高关注,节目中所呈现的优美诗句和专家们的解读,引发网友大量热议。央视创办该节目,是基于( )A. 诗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最重要见证 B. 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C. 古典文化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D. 中华文化的力量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答案】B82017年4月16日零时起,我国多条高铁线路进行了调整。据悉郑州到北京最快只需2小时24分。一条高铁让河南人在2小时就拥有了故宫和北海,让北京人在2小时就

9、有了郑州的烩面和洛阳的牡丹可见科学技术的进步( )创新了文化的存在形式 方便了人们的文化交流改变了文化的传播方式 延展了人们的文化空间A. B. C. D. 【答案】C【解析】题目中,一条高铁让河南人在2小时就拥有了故宫和北海,让北京人在2小时就有了郑州的烩面和洛阳的牡丹,可见科学技术的进步方便了人们的文化交流,延展了人们的文化空间。故入选。选项错误,题目中没有表述文化存在的形式。选项错误,与题意无关。选C。9古典诗词是中国人最经典的情感表达方式。2017年新春伊始,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带着深埋于每个中国人心中的文化基因,用国人耳熟能详、打动人心的诗词强势回归,为新春佳节上演了一场精彩的文化

10、盛宴,“圈粉无数”。中国诗词大会之所以实力“圈粉”是因为()现代传媒极大地提升了古典诗词的文化魅力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文化载体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古典诗词是民族文化记忆与基因的集中展示古典诗词寄托着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A. B. C. D. 【答案】B【解析】选项错误,其表述不是题目的原因。选项夸大了古典诗词的作用。题目中,中国诗词大会之所以实力“圈粉”是因为现代传媒极大地提升了古典诗词的文化魅力,古典诗词寄托着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故入选。选B。10对漫画拧中商家的做法,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不懂得传统文化并不具有开发和利用价值 利用传统文化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正确发挥了传统文化促进

11、经济发展的功能 严重扭曲了我国传统文化蕴含的内在价值A. B. C. D.【答案】D【考点】对传统文化的开发利用11传统文化由于历史悠久,距离现代生活较为遥远,使得许多新生一代很难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去理解和思考传统文化的精髓。这启示我们( )A.传统文化需要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 B.传统文化的精髓已不符合现实生活C.要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的现实作用 D.要改造传统文化中消极落后的因素【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了传统文化由于远离现代生活而使新生一代难以理解,这说明传统文化应与时俱进,不断赋予新的时代精神,从而更好地被新生一代接受,A符合题意。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仍具有借鉴意义,B观点错误。

12、CD观点正确,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考点】传统文化应与时俱进地发展122016年9月15日,来自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等20多所高校的学子们相约华清宫,参加景区节庆互动活动,并一起吟诗度中秋,通过这种特殊的形式,了解中秋节的习俗和文化,感受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互动活动中,学子们( )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继承性 须无意识接受中秋文化的熏陶要对中秋文化自觉地加以改造 应该保持和发扬优秀中秋文化A. B. C. D.【答案】C【考点】如何继承传统文化二、非选择题(共1题,12分)13.习近平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传统文化中

13、有“舍生取义”“自强不息”“以和为贵”等精神特质,为中华民族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滋养。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动“中国梦”的实现。运用传统文化特征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为什么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推“中国梦”的实现。【答案】(1)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延续,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及中国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持久而深刻的影响,是实现“中国梦”的传统文化资源。(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推“中国梦”的实现。(3)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国传统文化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能够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有力的精神滋养。【解析】解答本题,一要注意答题范围是“传统文化特征”的相关知识;二要注意分析传统文化的这些特征对实现“中国梦”的积极意义。-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