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人类习题鲁教版必修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518583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人类习题鲁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人类习题鲁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人类习题鲁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人类习题鲁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人类习题鲁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人类习题鲁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人类习题鲁教版必修(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1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2不同生产力条件下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差异。3运用案例分析法,说明自然资源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认识自然资源1概念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2分类类型特征举例可再生资源能够不断地生长和繁殖,可不断更新、循环使用的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不可再生资源形成需要漫长的地质时期,相对人类的历史来说是不可更新的矿产资源二、土地资源与人类1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离开了土地资源,人类将难以生存和发展。2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土地资源对人类的影响是不同的。(1)采猎文明阶

2、段土地数量对人类的影响不大,土地质量影响较大。人类通过适应自然环境求得生存,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作用和影响较小。(2)农业文明阶段土地的数量、质量都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人类不再是被动地适应环境,而是主动地改变和改造自然环境。(3)工业文明阶段土地的质量和数量,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制约因素。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逐步走向系统化和科学化。三、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必要性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导致某些资源的短缺和环境的恶化。因此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逐渐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程。2措施及要求措施要求适度开发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超过资源的再生能力利益兼顾人类要将眼前利益与长

3、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充分考虑子孙后代的利益环境保护要高度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科学利用与保护的统一公众参与应充分调动公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公众参与是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知识点一自然资源的特征问题探究读教材P81图412、图413,完成下列问题。(1)按照能源的开发利用状况,可将能源分为常规能源和_。多年来大规模利用的能源称为_,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等。_是指近若干年才开始使用的能源或过去利用过、后来被取代了、现在又有了新的利用方式的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核能等。(2)风能和太阳能具有能量巨大、_、不污染环境等突出优点。但能量比较_,连续性较差,用于发电往

4、往具有投资大、效率低、_、储能难等缺点,制约了对其大规模的开发利用。提示:(1)新能源常规能源新能源(2)可再生分散占地广自然资源来源于自然环境,尽管多种多样,但都具有以下共同特征,其特征也影响了其开发利用,具体分析如下:表现举例开发利用要求分布的不平衡性数量或质量上的地域差异可再生资源分布具有地域分异规律不同自然带内热量、水分差异及生物资源变化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分布具有地质规律金、银、铜、铁等内生矿多在岩浆岩地区,煤、石油等外生矿多在沉积岩地区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资源间的联系性可再生资源之间表现突出热带雨林地区,水热资源充足,动植物资源丰富;荒漠地区,降水少,动植物资源贫乏,风力资源、太阳

5、光热资源丰富注意资源的保护和综合开发利用数量的有限性绝对数量将随人类的开发利用不断减少各种矿产资源合理规划,适度开发,循环利用资源的再生、更新、循环总有一定周期生物、土地、水、气候资源利用的发展性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和利用途径不断拓展以资源利用为例:产业革命前以木材、风力、畜力、水力为主;产业革命以来,以煤炭利用为主;二战以来,石油、天然气逐渐成为主要能源;目前,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正推广利用对于尚未完全弄清其用途和开发利用途径的不可再生资源最好不要轻易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不断提高学法指导判断某些物质或能量是否属于自然资源凡是自然资源都必须同时具有自然属性(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得,即天然

6、)和经济属性(能够用于生产和生活,即有用),二者缺一不可。例如,石油是自然资源,但由石油加工获得的汽油、柴油、煤油等就不能称为自然资源;再如,雷电等尽管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具有自然属性,但由于目前仍不能用于生产和生活,也不属于自然资源。对点演练自然资源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结合相关知识,回答12 题。1下列关于自然资源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再生资源可循环再生,取之不尽B矿产资源的开发潜力是有限的C矿产资源的分布主要受地质作用的制约,其分布也是有规律的D受水热条件的影响,自然资源的分布都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异规律2下列资源中,与其他资源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特别明显的是()A煤炭 B铁矿

7、 C森林 D石油解析:1.C2.C第1题,可再生资源可循环再生,但它们都有一定周期,一定时间内、一定地区内,资源数量都是有限的;随着科技进步,任何资源的开发潜力都是无限的;矿产资源的形成受地质作用影响,分布受地质规律制约;某些可再生资源受水热条件的影响,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异规律。第2题,可再生资源之间联系性尤为突出。3我国“北煤南运”工程反映自然资源的特征是()A数量的有限性B分布的不平衡性C资源间的联系性D利用的发展性解析:选B“北煤南运”说明我国北方煤炭多,南方煤炭少,分布不平衡。知识点二自然资源对人类的影响问题探究读教材P83表412,完成下列问题。(1)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对自

8、然环境依赖性_。如生产力水平提高使得资源的利用率大大_,替代性资源不断被发现,资源的利用范围不断扩大。(2)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_与规模扩大。经济的发展、人口增多对资源需求量扩大,_发展为资源大规模开发及综合利用提供了条件。(3)采猎文明时期由于人类对自然环境依赖性强,因此对环境的破坏性大;而工业文明时期相反,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提示:(1)越来越小提高(2)范围科学技术(3)不正确。与采猎文明时期相比,工业文明时期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对自然环境造成较大破坏;同时,在资源利用过程中,排放出大量污染物,导致环境恶化。总结深化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9、其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所起作用不同,以土地资源对人类的影响为例分析如下:社会阶段生产特征土地资源数量、质量对人类的影响举例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采 猎 文 明 阶 段主要以狩猎动物、采集果实为生土地资源数量对人类影响不大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湿润地区植被繁茂,动物繁多易获取食物,不需要经常迁移人类主要通过适应自然环境来求得生存,总体上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小土地资源的质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影响较大农 业 文 明 阶 段以种植和养殖为主,人类逐步学会了制造和使用金属工具土地的质量和数量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印度河谷地、尼罗河谷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土地肥沃,易于耕作人口聚集,社

10、会安定,生产力发展快农耕、畜牧起源地,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人类不再是被动地适应自然环境,而是主动地改变和改造自然环境工 业 文 明 阶 段蒸汽机的使用是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阶段的标志;大规模的机器生产;以化石燃料为动力的机器广泛应用土地用途多样化,使土地质量的含义、判别标准发生了本质变化非农用地(城镇建设、工业、交通、旅游用地等)以土地的区位和用途等来衡量土地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土壤污染和土地退化越来越严重,由此带来的食物安全问题将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土地的质量与数量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制约因素土地退化和土壤污染带来的食物短缺、食物安全问题将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方法技巧自然资源的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

11、的关系(1)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不断降低。(2)人类对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大,所利用资源的分布空间从地表到地下,利用程度从单一到综合。(3)不同的历史阶段,各种资源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也有所不同。如能源在当今社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拓展延伸我国土地资源所面临的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与对策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盐碱地酸化污染原因地形、土壤、气候、植被等自然因素,不合理的垦殖等人 为 因 素气候变干、气候干旱、风沙侵蚀等,滥垦滥挖、过度放牧、乱砍滥伐造成植被破坏干旱地区大水漫灌,地下水位上升,沿海地区过分抽取地下水,海水倒灌水土流失、酸雨、大量使用化肥大气、水污染,工

12、业、生活固体污染物堆放,农业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对策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植树种草、退耕还林、退耕还牧完善排灌系统,利用水利和生物等配套技术施有机肥、加熟石灰预防为主,治理污染源 对点演练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鼓励农民种粮的惠农政策,引起了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的分异。下图是19992011年我国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119992011 年间我国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的特点是()A耕地面积加速下降B粮食产量持续上升C2003年以前粮食产量与耕地面积同步下降D2003年以后耕地面积下降速度趋缓,粮食产量持续上升22003年以后影响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耕地面积

13、减少趋缓B转基因技术广泛使用C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D农业生态显著改善解析:1.D2.C第1题,由图可知,19992011年间,我国耕地面积不断下降,但下降的速度在减慢;而粮食产量波动上升,有些年份出现粮食减产现象;2003年以前,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都下降,但两者并不同步;2003年以后,耕地面积下降速度趋缓,粮食产量持续上升。第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2003年以后我国粮食产量持续上升,这显然与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鼓励农民种粮的惠农政策有关。读300多年来全球不同类型土地面积的变化示意图,回答34题。3导致图示不同类型土地面积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全球变暖B人口增加 C植被破坏D自然灾害4图示不

14、同类型土地面积变化趋势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包括()A生态环境趋于好转B河流含沙量减少C旱涝灾害频率降低D水资源短缺加剧解析:3.B4.D第3题,图中显示耕地和牧场面积增加,森林和草原面积减少,说明人类活动增强,故根本原因是人口增加。第4题,森林和草原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此类用地减少必然会加剧水土流失、引起旱涝灾害。故D项正确。知识点三自然资源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对策1.自然资源不合理利用的表现及产生的问题自然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不合理利用的表现滥垦草地,非农业用地的不断扩大等滥伐森林,毁林开荒,对野生动物滥捕滥猎过度抽取地下水,不合理的灌溉等滥采滥用矿产资源,废弃物处理不当产生的环境问题土地遭到水蚀、风蚀和沙漠侵吞而丧失良田,耕地面积不断缩小等森林面积不断减少,许多动物已灭绝或濒临灭绝,不同程度地破坏了陆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地下水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