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教案(新人教版九下)15.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508252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鱼我所欲也》教案(新人教版九下)1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鱼我所欲也》教案(新人教版九下)1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鱼我所欲也》教案(新人教版九下)1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鱼我所欲也》教案(新人教版九下)1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鱼我所欲也》教案(新人教版九下)15.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鱼我所欲也》教案(新人教版九下)1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鱼我所欲也》教案(新人教版九下)15.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鱼我所欲也教案(新人教版九下)15教学目标:1、了解孟子所阐述的“义”的含义,懂得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抉择,把握人生,慎重选择。2、学习经典论说文在论证结构和方法的独到之处。(对比与层层深入)3、感受孟子文章语言自然流畅,节奏鲜明的特点,并完成背诵。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本文是一篇论述道德标准和政治节操的说理散文。作者以严肃的态度,庄重的言语,阐述生死与“义”的关系,指出“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一个正直的人,有道德修养的人,应当为义而生,为义而死,在必要时要“舍生取义”,而不能“见利忘义”。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足取的。二、解题孟子(约前372一前

2、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孔子之孙孔假的门人,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强调“民贵君轻”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宋朝朱熹把孟子和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成为儒家学者初学必读的书籍。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是孔子思想的发展。其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二、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2、请两名学生朗读课文的两个小节,读后请其他学生指出读错的字词。3、掌握本课中的

3、生字、词。不为苟得也(读wi,动词,做,干。) 所恶(渎W,动词,厌恶) 为宫室之美(读wi,介词,为了)4、齐读全文。5、学生自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文章大意,有不懂之处(字、句)可以勾划出来,准备进行质疑;有特别欣赏的语句也请勾划下来,准备进行交流。难句点拨:(1)、句式: 有者有所何不 所者亦不乎 (2)、重点句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译:采用某种手段就能生存,可是有些人却不采用它。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译:采用某种手段就可以避免患难,可是有的人也不采用。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译:由此可见,人们所想望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义”),人们所厌恶的东西, 有比死更厉

4、害的(“不义”)。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译:不只是有道德的人有这颗心(辨别“义与“不义”,并保持它),人人都有这颗心 (孟子认为人生下来本性是善良的),只是有道德的人能永远不失去它罢了。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译:(轻蔑地)呼喝着给他(吃),过路的人不会接受;用脚踢着给他(吃),乞丐也不 愿意接受。(注:“而”相当于“地”或“着”。) 万钟于我何加焉! 译:一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呀!(注:“于我何加焉”即“何加于我焉”。)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6、请两三名学生说说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不要求字字落实)。三、分步品味1、质疑

5、及交流。前面我们说过,孟子的文章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通过刚才的整体感知,同学们一定有所感受。那么这篇文章所要论证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舍生取义”)2、齐读课文。3、读后让学生进行自由质疑或说说文中有哪些出彩的句子。4、教师提问:文中两次提到“心”,在第一节中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在文章最后又说:“此之谓失其本心。”句中“是心”、“本心”各指什么?请依据原文回答。本心”就是能够做到“舍生取义”的心,“是心”就是“这样的心”,其义与“本心”相同。四、小结在人生面临抉

6、择时,应当具备怎样的价值标准?孟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应当摒弃自私自利之心,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第二课时一、复习所学内容1、抽查朗读情况。2、用媒体出示字词,检查对字词的理解。或者由学生相互出题,考查对字词及语句的理解情况。二、朗读训练,体会文意1、分组朗读文中的排比句和对偶句,欣赏整齐而又有变化的甸式美;尝试删除某个句子,而后再读,体会文章论说的气势;进行演讲式背诵,感受其表达效果。2、跳读课文,找出为论证中心论点,作者使用了哪些不同的论证方法,并思考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明确:论证方法:道理论证(第一节)、举例论证(第二节)。作者的写作意图:赞颂在面临人生的抉择时,将正义放在首位,而摒弃利己

7、私心的做法。3、齐读全文。三、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首先从正面指出人之所以能“舍生取义”,是因为人皆有“欲生不为苟得,恶死有所不辟”的思想。然后再从反面说明,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么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来;可是事实上,“义”超过了“生”,所以人能够不贪生,不避死。这种羞恶之心,人人皆有,贤者更能保存而不丧失。接着举例说明,人即使在饥饿时仍有羞恶之心,自古以来就有宁死不食“嗟来之食”的人。最后,文章陡然一转,“乡为身死而不受”,现在“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又是为了什么呢?难道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先前为了“义”可以“舍生”,现在却为了高官厚禄和物质

8、享受就舍掉了“义”,这种行为不是应该停止吗? 总之,这段文章是说,能做到“舍生取义”是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辩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 四、讨论:鱼我所欲也一文在思想内容上有何进步性、局限性? 鱼我所欲也的论点是“舍生取义”。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更重要,就会做出各种不义的坏事来。他表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贪图享受、为利忘义的人。这种思想显然有它的进步性。当然,孟子在文中阐发了唯心主义的性善说,说什么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这是不合事实的。此类糟粕,应予剔除。 五、布置作业:划分节奏所欲/有甚于生者

9、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中考练习1、鱼我所欲也选自 一书,此书与 合称为“四书”。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所恶( ) 一箪食( ) 一豆羹( )蹴 ( ) 苟得( ) 不屑(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二者不可得兼( )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此之谓失其本心( ) 贤者能勿丧耳( )4、下列“而”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 A.舍鱼而取熊掌也 B.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C.乡为身死而不受 D.呼尔而与之5、用“|”标出下列句子朗读的停顿。(1分)非 独 贤 者 有 是 心 也6、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7、简答: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该句中的“是心”是指什么?“此之谓失其本心。”该句中的“此”指什么?“鱼与“熊掌”在文中分别比喻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