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涉世家》教案(新人教版九上)1.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507542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涉世家》教案(新人教版九上)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陈涉世家》教案(新人教版九上)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陈涉世家》教案(新人教版九上)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陈涉世家》教案(新人教版九上)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陈涉世家》教案(新人教版九上)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涉世家》教案(新人教版九上)1.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陈涉世家教案(新人教版九上)2备注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原因、过程及其历史必然性。 过程与方法:把握本文运用对话及对话时的语气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材料处理详略得当。 教学重点难点:1、讲清大泽乡起义的原因和经过,了解人物对话的语气表达方式;2、对多义词不同含义的理解,对文中有关迷信活动的正确认识。 教材分析:课文节选自史记,记叙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经过和浩大的声势,表现了陈胜的伟大抱负和远见卓识以及在关键时刻所显示的非凡的谋略和领导才干。学情分析:本文篇幅较长,生僻字也较多,学生朗读、理解都有一定的难度,首先要教会学生朗读,

2、通过反复的朗读熟悉课文,把握人物说话的语气,了解课文内容。而理解课文。教学方法:合作、探究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由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导入,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检查预习 1 史记是一部什么书? 史记是汉代司马迁编写的一部史书,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自黄帝至汉武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鲁迅先生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 陈胜、吴广起义发生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强化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统治,对农民实行残酷剥削,大大加重了税赋和劳役的征发,导致了阶级矛盾的日益激化

3、,农民起义一触即发。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今安微宿县境)率戍卒900人揭竿而起,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张楚。陈胜领导的这场农民起义虽只有半年,但严重地动摇了秦王朝的封建统治。 3 给下列黑体的字注音,并说出其含义。 阳夏() 嗟乎() 適()戍 当行() 陈胜王() 罾() 篝火() 忿恚() 笞() 徇() () 酂() 柘() 谯() 砀() 社稷() 三、教师朗读课文后指导学生理清叙事线索 提问:围绕着农民起义这一中心事件,本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明确:按照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叙述。第1段介绍农民起义的领袖;第2段记叙起义的原因和谋划情况,第3段写起义的

4、经过和取得的胜利。 四、研读第1段 1 阅读理解课文,掌握重点字词: (1)“之”的三种不同用法; (2)“也”“哉”所表达的语气; (3)“尝”“毋”“苟”等词的含义。 2 学生口译并讲评翻译情况。 3 质疑和讨论。 提问:本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陈胜的? 讨论明确;这一段从籍贯、身世、志向等方面来介绍陈胜。 (1)“与人佣耕”,表明陈胜是个被剥削受压迫的穷苦农民; (2)“怅恨久之”,说明他对所处的贫困地位的不满; (3)“苟富贵,毋相忘”,表达出他有福同享的思想意识; (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用形象的比喻说明了他的远大志向。 五、布置作业 预习课文2、3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预习情

5、况 掌握文中的多义词、通假字及词类活用用法。 二、研读第2段 1 阅读理解课文,讲清重点字词句: 皆次当行 会天大雨 等死 以数谏故 诚以吾众 宜多应者 威众 间令(与“又何间焉?”比较) 往往语 2 学生口译并讲评翻译情况。 3 质疑和讨论。 提问:农民起义的原因是什么?在段中画出有关句子。 讨论明确:农民起义的直接原因是苛重的劳役和残酷的刑法。“发闾左適戍渔阳900人,一次征发就达900人,可见当时徭役之重;“失期,法皆斩”,说明秦朝法律的苛酷,从而表明起义是统治者逼迫出来的。 提问:陈胜、吴广是怎样谋划起义的?怎样看待他们所采用的迷信手法? 讨论明确:首先,陈胜、吴广正确地分析了当时的形

6、势,“天下苦秦久矣“,道出了秦王朝的残酷统治及广大平民百姓的怨恨之情;同时,陈胜还分析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提出借扶苏、项燕之名“为天下唱”的主张;最后,他们为起义制造舆论。采用“丹书鱼腹”、“篝火狐鸣”等迷信的方式,这是根据当时的的具体情况而采取的斗争策略,说明陈胜、吴广的足智多谋。 提问:这一段主要采用了什么描写?(语言、动作、外貌) 明确:以记叙人物的对话为主,通过对话描写,刻画了陈胜、吴广的革命精神和非凡的才能。 三、研读第3段 1 阅读理解课文,讲清重点字词句:多为用者 忿恚尉 借第令毋斩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比至陈 豪杰 被坚执锐 刑其长吏 2 学生口译并讲评翻译情况。 3 质疑和讨

7、论。 提问:这一段写了哪些内容? 讨论明确:写了三方面内容。(1)并杀两尉;(2)为坛而盟;(3)胜利进军 总之,写了起义的经过和胜利情况。 提问:“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的思想含义是什么? 讨论明确:这句话表达了陈胜等人敢做敢为,要做天下主人的英雄气概,对封建等级制度进行否定。这种思想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提问:哪些词语表现了起义军的胜利进军情况?结尾一句有什么作用? 讨论明确:“攻”“下”“收”“皆下”等动词,表明陈胜、吴广起义势如破竹、所向披靡。结尾一句进一步反映起义的影响、号召力之大;农民起义风暴席卷各地,猛烈地动摇了秦王朝的统治。同时也告诉人们,这场

8、农民运动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 四、讨论本文的主题思想 提问:陈胜是农民起义领袖,作者对这一历史人物持什么态度?说明理由。 讨论明确:作者对陈胜是肯定和赞扬的。“世家”是史记中为那些对全国政局有影响的王侯将相所作的传记,司马迁将陈胜与一般的王侯齐观,可见对他首先发难的功绩是予以充分肯定的。 归纳出主题思想:本文生动地记叙了陈胜起义的过程,刻画了陈胜、吴广的英雄形象,赞扬了他们反抗暴秦专制的历史功绩。 五、小结:讨论本文的写作特色 1 围绕中心来选材组材。文章围绕着秦末农民起义这一中心事件,详略得当地记叙了起义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作者首先简略地交代了主人公陈胜的身世和抱负,继而详写起义的原因、谋划情况、起义的经过及得取得的胜利。条理清楚,主次分明。 2 通过对话描写来刻画人物。全文共写了三次对话。第1段陈胜与同伴们的对话,表现了他远大的志向和反抗意识;第2段陈胜同吴广的对话,反映了他们善于斗争的智慧和才能;第3段陈胜同戍卒的对话,表现出陈胜反抗阶级压迫的英雄气概。 四、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非凡抱负 谪戍、失期、法斩 洞察时局苦秦、扶苏、项燕 卜神问鬼陈涉世家 丹书鱼腹 周密谋划篝火狐鸣 并杀两尉召令徒属 勇敢机智为坛而盟 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