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光农业园区生态绿化设计探索.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6507008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观光农业园区生态绿化设计探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观光农业园区生态绿化设计探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观光农业园区生态绿化设计探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观光农业园区生态绿化设计探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光农业园区生态绿化设计探索.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观光农业园区生态绿化设计探索摘要:观光农业是近几十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兴产业,是在传统农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融农业产业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新型产业。关键词:观光农业 绿化 设计思路观光农业亦称旅游农业或休闲农业,是指以现有或开发的农业和农村资源为对象,按照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规律和构成要素,对其进行改造、配套、组装和深度开发,在至少保证基本生产功能和有利于生态环境优化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赋予其观赏、品尝、购买、娱乐、劳动、学习和居住等不同的旅游功能及其组合,创造出可经营的、具有农业特色和功能的旅游资源及其产品,形成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融合,生产和消费相统一的新型产业形态。建设观光农业园是中国农业转型升级,

2、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城乡园林化并与国际接轨的必然选择。观光农业园的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基于农业产业的科学本质和旅游观光的经营本质须相融配套,观光农业的开发往往以封闭的农园或开放的景区作为建设载体,而且往往局部的封闭和区域的开放相辅相成形成体系,并以农园为核心和重点。作为生产基地,观光农业园必须遵从科学性,具有产品生产功能;而作为旅游园区,又必须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满足人们的视觉亲历和心灵感受,所以园区的景观规划设计是关键环节。1.创造性规划手法创造性规划手法是指景观师充分运用生态学、美学、心理学、园林学的基本原理,分析观光农业园区的物理形态、生物形态、文化形态的分布位置及比重,以及它们在时空上的不

3、同组合,并以此为依据,考虑观光农业园区的景观表达特性及景观的表现形式,以达到最佳效果。它的最终目的是对构成观光农业园区景观的各类元素进行合理的选择和组合,使无机的、有机的、文化的各视觉事物布局合理,分布适宜,并达均衡与和谐。这种手法在规划展示现代化设施农业景观的观光生态农业园区中运用较多。2.利用性规划手法利用性规划手法是指利用观光农业园区域内及周围已有的自然园景,如农田、山丘、河流、湖泊、植被、林木等原有现状,在尽量不破坏原基地植被及地形的前提下,谨慎地选址和设计以免开发建设损害自然风景,在形式上表现自然。3.乡土化规划手法乡土化规划手法是指运用乡土植被、人文历史、民俗风情、农业文化等以展现

4、地方景观特色的景观要素,使设计切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反映当地的景观特色。通俗地说,就是要体现农业、农村、农民、农家的氛围和特点。4.保护性规划手法保护性规划手法是指利用原有自然景观条件,或者把自然景色借用到观光农业园区中去,保护古建筑及其他的周围环境,保持原有河流自然的岸线、自然线形以及断面和植被,防止污染的发生,对已污染的水体进行综合整治。设计采用原始材料进行自然式布局,控制人工开发。5.模仿性规划手法模仿性规划手法是在进行观光农业园区内景点的景观形象设计时,可参照或模仿自然界一些天然动植物的造型。例如:采用苹果造型的门区,青菜造型的雕塑,玉兰造型的园灯,昆虫造型的温室,绵羊造型的商场等,这些具有符号意义的景观造型,给人带来既新奇又好玩的与众不不同的心理感受。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农业大国,发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观光农业,既符合农业经济的发展,也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建设观光农业园区,要避免出现千篇一律、缺乏内容特色等问题,必须要充分调查当地的情况,抓住特色,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利用,使观光农业在良性的轨道上稳步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