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生命》教案(新人教版九下)10.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506955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生命》教案(新人教版九下)1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谈生命》教案(新人教版九下)1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谈生命》教案(新人教版九下)10.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谈生命》教案(新人教版九下)10.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谈生命》教案(新人教版九下)10.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谈生命》教案(新人教版九下)1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生命》教案(新人教版九下)10.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生命教案(新人教版九下)10一、教学目标 A.知识与技能 1.认读基本的字词。 2.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文章主旨。 3.体会文中比喻修辞的巧妙运用,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像,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感受文中鲜活的形象,揣摩文中的哲理性思考,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提炼概括的能力。 4.体会文章景情理和谐相融的意境,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哲理美、语言美 B.过程与方法 本文以典范优美的现代白话写成,充盈了情感,写出了气势,很适合朗读。此外,结合朗读和揣摩文意来学习语言。本文语言既有形象的描写,又有哲理的陈述,句式变化多样,可以让学生熟读和背诵一些精彩句段。在朗读和背诵的同时,对文中一些语句进行仿写。C.情感、态

2、度与价值观 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感情,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加强生命体验,丰富人文素养。课文描述了生命的现象和规律,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对生命现象和规律进行思考,并感受和借鉴这种人生态度,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二、课堂实录 题目切入、激发联想 师:(教师在黑板上写下“谈生命”这一课题)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想到哪些词语、景物以及我们熟悉的作品? 生1:我想到的是死亡,正因为有了生命,才会有死亡,正像有了开始,才会有结束一样。 生2:我想到的是春天的小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它们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生3:我想到的是一个关于藏北的藏羚羊的故事,就在猎

3、人的枪口对准它时,那只肥胖的藏羚羊并没有逃走,只是用企求的眼神望着猎人,然后冲着猎人前行两步,两条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与此同时,两行长泪从它的眼里流了出来这只藏羚羊是为了保护它腹中的胎儿,让人感慨生命的伟大。 生4: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栏目曾经播过一期感人肺腑的节目感受坚强,向我们讲述的是患癌症少女张默然的故事。张默然年轻的生命被癌症折磨得痛苦不堪,但十七岁的花季少女却以顽强的毅力与病魔坚强地搏斗着。她的事迹,感动了医生,感动了亲友,感动了所有的人,尽管大家并没有挽留住张默然的生命,但她勇敢地面对死亡、热爱生命的事迹,让人们感受到了生命的坚强。 生5:我想到的是置身荒岛,与孤独和灾害顽强抗

4、争的鲁滨逊。 生6:我还想到了病魔缠身而却具有钢铁般意志的保尔。 师:是的,生命是一个司空见惯但又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历代文人墨客都已谈到生命这个话题。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世纪老人冰心的谈生命,看看她对这个概念作了怎样的诠释。现在请大家朗读课文,大声地读起来。如果遇到不懂的生字、词,请你画下来,稍后我们一同解决。(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学生读完课文后,先来解决生字、词) 理清思路、读出层次。 师: 谈生命全文只有一段,但行文思路清晰,结构层次分明。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划分层次结构,将全文的一个段落变换成几个自然段来读,并想想这样划分的理由。(学生进入自由朗读状态,或举笔勾勒

5、,或托腮沉思,或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师:谁来谈谈划分方法?(生1回答,多数同学点头表示同意)师:那好,下面让我们按着划分出的层次朗读课文,把冰心先生对生命的感悟也读出层次性来,老师来读第一层,男生读第二层,女生读第三层,咱们再齐读第四层,好吗?(师生同读,渐入佳境)美文美赏、读出情感师:在作者笔下,生命既像“一江春水”又像一棵小树”,这两大比喻就像是两段短小隽永的散文诗,你能把两个比喻的主干挑出来读一读吗?你认为这两个比喻有道理吗?你更赞同那一个说法,说说自己的认识。(学生自主读书,挑出主要句式,圈点勾画)生1:我找到的句式是:“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有时候有时候有时候有时候他消融了,归化了,

6、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生命又像一棵小树春天夏天秋天冬天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师:找的不错,谁能说说自己更赞同哪一种说法?生1:我觉得“一江春水”好,四个“有时候”,体现了流程的丰富多彩。春水奔向海洋的过程曲曲折折正好像人生的道路是曲折的生2:我觉得“一棵小树”更好一些,小树成长壮大的过程历经风风雨雨,要经历种种磨难,其间有痛苦,也有幸福,正像生命的过程就是进取、斗争的过程。 生3:我认为两个都好,难分高下,“一江春水”侧重阐明生命的力量,“一棵小树”侧重揭示生命的价值。两个比喻的内涵相互

7、补充,形象完整地阐明了生命的过程和意义。师:同学们说的都不错,谁能把这种感悟融入自己的朗读中,试着把这两个比喻句有感情的读出来。(部分学生举手,教师指名一名男生朗读,)师:谁来点评一下生1:我觉得他读的挺平淡,“他聚集起许多细流一泻千里”,这些句子都非常连贯顺畅,应该读得有气势,有力度,另外,有几个重要的词语,“快乐勇敢”“享乐”“愤激”“怒吼”等,都是表示情绪色彩的,也应该重读。师:那你愿意依据你的理解读一下吗? (生读,其他同学鼓掌) 师:谁还能选取你最喜欢的句子,熟读成诵生1:我最喜欢“不是每条一条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这句话,因

8、为这句话揭示出生命的真谛,生命的活力只有在奋斗中才能体现。 生2:我也最喜欢这句话,我理解的含义是: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进取,克服一切困难,排除一切干扰。或只有不断流动,生命之水才有活力;只有不断生长,生命之树才能常青。 师:你说的真好,相信你一定会努力使你的人生富有活力 生1:我最喜欢“愿你生命中有足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这句话,因为它包含了丰富的哲理.意思是说:希望你的一生有丰富多样的经历,你才真正体验到人生的美好;或者说人生应该经历幸福和痛苦,快乐和悲哀,只有某种单一的经历是不够的。 师:这篇文章所以如此震撼我们,是因为文章思想内容深刻,而深刻的思想,又靠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表现

9、。以第二段为例,请寻找课文中用得非常好的词语,用圆圈标出来,想一想为什么用得好? (生四人一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回答。) 师:请各小组推荐代表发言,把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找出来品析。 生1:我认为:聚集、奔注、冲倒、挟卷、奔腾、回旋等词体现了高昂激越的气势和不可阻挡的力量。 生2:我认为:快乐勇敢、享受、愤激、心平气和、快乐又羞怯、心魂惊骇、憩息睡眠等词刻画了“春水”的性格、情怀。 生3:“冲破”“不屈”体现生命的顽强。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正是这些富有表现力的词句使文章显得更为生动,那么我们应怎样朗读才能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呢? 生1:我们学过要注意把握语速、语调、停顿、重音。师: 说得不错,谁还有补

10、充?生2:还要理解内容,有表情地加以朗读。师:下面同学们就依据这些方面自由朗读课文,着重体会朗读时对重音的把握; (此时学习气氛活跃,朗读形式多样,学生在此情景氛围中,体会了文本的语言美、情感美,获得了美好的享受)师:接下来让我们全班分工合作,进行有感情地朗读。男生读“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所遭遇的一切”,女生接读“生命又像一棵小树在烈日下挺立抬头”;然后男生每读一句“有时候”,女生顺次跟读一句“四季句”;然后老师单声朗读“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然后男、女生依次分读“也许有一天”的句子;最后老师满怀深情的读“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师生共读)品味感悟、读出主

11、旨师:下面, 我们先把表达作者对生命感悟的主旨句读出来,文章最后一段文字语句精警,妙言迭出,具有诗歌的意韵。请同学们将文句转换成现代诗行的形式,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最后两句可只选用带引号的警句) (教师示范改写并朗读)(配乐)不是每条一条江流都能入海, 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 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 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 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 也不是永远痛苦, 快乐和痛苦相生相成。 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 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愿你生命中有足够多的云翳, 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在班级进行演读。) 师:作者用一江春水东流入海、一棵小树长大叶落归根来比喻一个人生命的全

12、过程,并对人生的每一个阶段进行了形象的解说。请同学们按照原文的思路,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这个快乐而痛苦的人生过程。 师:(示例)生命的本质和规律,在于蓬勃成长,奋勇前进,任何力量也无法阻碍它、压制它。生1:生命始而渺小、微弱,继而强健、壮大,终而归于消亡,其间幸福与痛苦、顺境与逆境相伴相随。 生2:生命的道路是曲折的,要经历种种磨难,其间有痛苦也有幸福,痛苦也是一种幸福。 生3:生命存在于运动之中,生命的过程是进取、斗争的过程。 生4:个体生命是宇宙大生命的一分子,个体最终要回归宇宙大生命的母体之中。拓展延伸、自拟睿语师:同学们,无论怎样微弱的生命,都具有不可思议的生命力,作者从小小的自然现

13、象悟出大道理是很能启发人的,你能用“生命像”或“生命像愿你的生命”的句式说一句富有哲理的话吗?生1:生命像小说,不在于长而在于精。 生2:生命像品茶,品味时,有时有淡淡的苦味, 有时有淡淡的清香。 生3:生命像大海,有风平浪静,也有惊涛骇浪。 生4:生命像道路,有时平坦,有时崎岖。 (其他学生发言略) 教师总结、提出期望师:同学们,让我们再次步入课文为我们呈现的画面,体味冰心老人对生命的独特感悟,请看多媒体播放的视频(伴舒缓乐曲) 视频内容说明:高山之巅,冰雪渐渐消融,汇集成涓涓细流,于山间低凹处聚成小溪,途经山谷、森林、田野,进入江河湖泊,最终流入浩瀚的大海;一棵小树从土地里生长出来,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茁壮成长,随即它承受了暴风雨的洗礼,狂风撕扯着它,暴雨浇着它,雷电击打着它,霜雪欺凌着它但它终于以挺拔伟岸的身躯矗立于蓝天之下,与白云为伴,接受小鸟的礼赞。 (教师结束语)我们要享受快乐,但不回避生活中的痛苦和艰难;我们应感谢生命,不仅感谢快乐,也要感谢痛苦;我们要尊重生命,就得探寻生命“生长”的闪光点,向生命的顽强不屈敬礼;我们要珍惜生命,就得向生命的高贵顶礼膜拜,为生命全过程的每一刻喝彩。希望我们每一个同学都珍惜生活,感谢生命,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自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