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同步练习3.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506269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同步练习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同步练习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同步练习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同步练习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同步练习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同步练习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同步练习3.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同步练习3一、基础知识1. 查工具书认识生字词。陨( )柩( )驳( )曙( ) 邃( )睿( ) 恪( )2. 查字典词典,解释词语:陨落:蕴涵:媚上欺下: 弥留之际: 孤军奋战: 恼羞成怒:肃然起敬: 经久不息: 二、理解探究1.理清文章的结构。2.从雨果的演讲中,可以了解到伏尔泰为人类文明做出了怎样的贡献?雨果为什么把伏尔泰生活的时代看作是“一个新的纪元”的开始? 三、合作释疑1.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让他们面对策化战争的君主王朝,公开宣布人的生命权,良心的自由权,理性的最高权威,劳动的神圣性,和平的仁慈性”,应该怎样理解这里所说的“理性的最高权威”? 2. 品味

2、语言。(1)他受到诅咒、受祝福地走了:受到过去的诅咒,受到未来的祝福。先生们,这是荣誉的两种美好的形式。 (2)我们就为这微笑感动。这微笑里含有黎明的曙光。 (3)我们感到,从今以后人类最高的统治权力将是思想。(4)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让光明从坟墓里出来! 四、课内精读阅读下面的课文节选,回答问题。一百年前的今天,一颗巨星陨落了。但他是永存的。他离开人世时已年登耄耋,他著述极富,肩负着最荣耀也最艰巨的责任,那就是:培育良知,教化人类。他在咒骂与祝福声中溘然长逝;被旧时代所诅咒,又受到未来的祝福。这二者都是至高无上的光荣。他不仅是一个人,他是整整一个时代。这位伟人所生活的84个年头,经历了达到极

3、点的专制时期和刚刚露出一线晨曦的革命年代。他诞生时,路易十四尚在王位,他去世时,路易十六已经戴上了王冠。他的襁褓映照着王朝盛世的余晖,他的灵柩则投射着从大深渊里透出的最初光芒。在这轻薄无聊,凄惨忧郁的时世下,伏尔泰独自一人,面对宫廷、贵族和资本家的联合力量,面对那股毫无意识的强力群盲;面对那些无恶不作的官吏,他们专门媚上欺下,俯伏于国王之前,凌驾于人民之上;面对那些教士,他们是伪善与宗教狂的邪恶混合体。让我再说一遍,伏尔泰独自一人,向社会上一切邪恶的联合力量宣战,向这茫茫的恐怖世界宣战,并与之搏斗。他的武器是什么呢?是那轻若微风而重如霹雳的一支笔。他用这武器进行战斗,用这武器赢得胜利。让我们一

4、齐向伏尔泰的英灵致敬吧!伏尔泰胜利了。他发动了一场非同寻常的战争,一场以一敌众的战争,一场气壮山河的战争。这是思想向物质作战,理性向偏见作战,正义向不义作战,被压迫者向压迫者作战;这是善之战,仁爱之战。伏尔泰具有女性的温柔和英雄的怒火,他具有伟大的头脑和浩瀚无际的心胸。他战胜了陈旧的秩序和陈旧的教条,他战胜了封建君主、中古时代的法官和罗马的教士。他把黎民百姓提高到尊严的地位。他教化、慰抚、播种文明。他承受了一切威胁、辱骂、迫害、毁谤。他还遭到了流放。但是他不屈不挠,坚定不移。他以微笑战胜暴力,以讽刺战胜专横,以嘲弄战胜宗教的自命一贯正确,以坚韧战胜顽固偏执,以真理战胜愚昧无知。我刚才说到微笑,

5、我要在这里停一停。微笑,这就是伏尔泰!在伏尔泰之前,只有以某国元首来命名时代的先例。伏尔泰比国家元首更高,他是各派思想的元首,一个新的纪元以伏尔泰开始。从此我们感到,最高的统治力量就是让一切被理性思考。文明曾服从于武力,以后,文明将服从于思想。王权和宝剑折断了,光明取而代之。这就是说,权威已经变换为自由。自此以往,高于一切的是人民的法律和个人的良心。作为一个人,我们要行使权利;作为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责。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这两方面的进步是明确分开的。让我们在他神圣的墓前鞠躬致敬。让18世纪来帮助19世纪吧。1作者雨果认为伏尔泰“是整整一个时代”的原因是什么?(不超过55个字)_2伏尔泰的

6、“微笑”表现了他哪三个方面的特点?分析并简要回答。_3“一个新的纪元”指_的新纪元。(答案不超过15个字)4下列说法,与原文不合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演讲稿,是雨果为纪念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和杰出的讽刺作家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在伏尔泰墓前发表的演讲。B路易十四时代之后,法国进入了伏尔泰时代。C“一个新的纪元以伏尔泰开始”是极言伏尔泰在历史上的地位和深远影响,而不是一个客观史实的陈述。D作为一个公民既要行使权利又要履行义务,在这两方面都必须取得进步,这也是伏尔泰对每个人提出的要求。5你最推崇的伟人是谁?试结合其思想精华、伟大的人格、对社会的贡献等某一方面简要谈谈推崇他(她)的原因。(80字左右)

7、_ 五、拓展延伸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问题。在莫伯桑葬礼上的演说左 拉请允许我以法兰西文学的名义讲话,作为战友、兄长、朋友,而不是作为同行向吉德莫伯桑致以崇高的敬意。我是在居士塔夫福楼拜家中认识莫伯桑的,他那时已在18岁到20岁之间。此刻他又重现在我眼前,血气方刚,眼睛明亮而含笑,沉默不语,在老师面前像儿子对待父亲一样谦恭。他往往一个下午洗耳恭听我们的谈话,老半天才斗胆插上片言只语:但这个表情开朗、坦率的棒小伙子焕发出欢快的朝气,我们大家都喜欢他,因为他给我们带来健康的气息。他喜爱剧烈运动,那时流传着关于他如何强悍的种种佳话。我们却不曾想到他有朝一日会有才气。羊脂球这杰作,这满含柔情、讥嘲和勇气

8、的完美无缺的作品,爆响了。他下车伊始就拿出一部具有决定意义的作品,使自己跻身于大师的行列。我们为此感到莫大的愉快;因为他成了我们所有看着他长大而未料想到他的天才的人的兄弟。而从这一天起,他就不断地有作品问世,他高产,稳产,显示出炉火纯青的功力,令我惊叹。短篇小说,中篇小说,源源而出,无限地丰富多彩,无不精湛绝妙,令人叹为观止;每一篇都是一出小小的喜剧,一出小小的完整的戏剧,打开一扇令人顿觉醒豁的生活的窗口。读他的作品的时候,可以笑或是哭,但永远是发人深思的。啊!明晰,多么清澈的美的源泉,我愿看到每一代人都在这清泉中开怀畅饮!我爱莫伯桑,因为他真正具有我们拉丁的血统,他属于正派的文学伟人的家族。

9、诚然,绝不应该限制艺术的天地:应该承认复杂派、玄妙派和晦涩派存在的权利;但在我看来,这一切离经叛道,总还是必须回到纯朴派和明晰派中来的,正如人们终归还是吃那营养他而又永不会使他厌腻的日常必吃的面包。莫伯桑在15年中发表了将近20卷作品,如果他活着,毫无疑问,他还可以把这个数字扩大3倍,他一个人的作品就可以摆满一个书架。可是让我说什么呢?面对我们时代卷帙浩繁的产品,我有时真有点忧虑不安。诚然,这些都是长期认真写作的成果。不过,对于荣誉来说这也是十分沉重的包袱,人们的记忆是不喜欢承受这样的重荷的。那些规模庞大的系列作品。能够流传后世的从来都不过是寥寥几页。谁敢说获得不朽的不更可能是一篇三百行的小说

10、,是未来世纪的小学生们当作无懈可击的完美的典范交口相传的寓言或者故事呢?先生们,这就是莫伯桑光荣之所在,而且是更牢靠、最坚实的光荣。那么,既然他以昂贵的代价换来了香甜的安息,就让他怀着对自己留下的作品永远富有征服人心的活力这信念,香甜地安息吧。他的作品将永生,并将使他获得永生。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跻身( ) 晦涩( ) 重荷( ) 卷帙浩繁( )2作者在这篇悼词中是从哪几个方面评价莫伯桑的?3第4段末一句“正如人们终归还是吃那营养他而又永不会使他厌腻的日常必吃的面包。”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作者的意图是什么? 4读第5段,思考以下问题:“我有时真有点忧虑不安”,指的是什么让“我”“忧虑不安”

11、?这样说的意图是什么? 结尾一句“谁敢说获得不朽的不更可能是一篇三百行的小说,是未来世纪的小学生们当作无懈可击的完美的典范交口相传的寓言或者故事呢?”是什么意思? 达标测试一、填空1伏尔泰是_国启蒙思想家、_家、_家。主张开明的君主政治,强调自由和平等。代表作有_和形而上学论等。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的作者是_国文学家_。2下面一句话中的“过去”和“未来”分别象征什么?“他受到诅咒、受到祝福地走了:受到过去的诅咒、受到未来的祝福。”“过去”象征_,“未来”象征_。 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北宋哲学家张载说过:“福贵福祥,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这句

12、话后来成为很多名人发愤努力的座右铭,就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句话告诉我们,对于生活的强者来说,“逆境比顺境好”。这实在是至理名言。往往有这样一种情况:优越的条件容易 A 人的意志,腐蚀人的健康肌肤,使人丧失成功的上进心,而艰苦的环境,坎坷道路,却能 B 人的意志,增长人的上进心。美国剧作家帕特里克说的“痛苦使人思索,思索使人明智,明智使人生命持久”,足以说明逆境的优越性了。“多难兴才”曾一度被认为规律。请看:屈原被放而作离骚,司马迁受宫刑而作史记,欧阳修两岁丧父笃学而成才,曹雪芹举家食粥而写出了不朽的红楼梦,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而雪洗国耻,韩信遭胯下之辱而统率百万雄兵他们都是在与逆境搏斗中,

13、成为杰出人物的。爱迪生小时候一边卖报一边做化学实验。有一次,不慎在火车上引起失火,被车长打聋一只耳朵。由于他的刻苦努力,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家。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早年丧父,靠兄长养大。由于他发奋学习,成为亚洲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他们哪个不是同不幸命运搏斗的强者?作家老舍早年丧父,3岁还不会说话,条件可谓差矣,但由于他的刻苦磨炼,终于写出了骆驼祥子等蜚声世界的名作。李燕杰说:成才的往往是那些出身贫寒的穷孩子,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当然,我们并不反对具备优越条件,但是如果具有优越的条件,且不可等吃坐穿,而应利用这种条件,更努力学习才是。总之,逆境是阻挡弱者的大山,也是C强者的熔炉,更是D人才锋芒的硎石。青年朋友,不要讲生活的清苦艰辛,而要讲志向的高远,为了祖国的未来,把“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吧!1“多难兴才”是什么意思?_2分别从“冶炼、砥磨、磨炼、消磨”中选出合适的词填到下面要求的横线上。A处应填_B处应填_C处应填_D处应填_。3指出文中加粗词语的指代内容。(1)“这句话”:_(2)“这样”:_(3)“这种条件”:_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提炼出来的?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