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高中地理 第4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1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504171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5.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春高中地理 第4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1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2018年春高中地理 第4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1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2018年春高中地理 第4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1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2018年春高中地理 第4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1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2018年春高中地理 第4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1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春高中地理 第4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1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春高中地理 第4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1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才之路 地理,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 必修3,区域经济发展,第四章,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第四章,1了解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地理背景,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特点。 2掌握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建设的条件和生产特点。 3结合具体区域,学会分析东北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方向。 4掌握区域农业生产条件的分析内容和方法。,一、地理条件,1东北地区概况:,黑龙江,内蒙古自治区,自然地域,农业生态类型,商品粮,湿润、半湿润季风,寒冷,温暖,一年一熟,凉,高原,平原,山地,黑土、黑钙土,工业,较低,二、农业布局特点,农业生产方式,松嫩,三江,辽河,玉米,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区,松

2、嫩平原,最大,三江平原,先进技术,商品化,人口激增,水土流失,2发展方向,国家粮食,生态农业,特色农业产品,疑难点拨: 1影响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最大的不足是纬度较高,热量不足,作物的生长只能满足一年一熟。 2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中国东北平原、美国中央大平原、欧洲乌克兰。 3水稻的最北种植纬度:随着育种和种植技术的进步,水稻种植纬度已扩展到50N以北的黑龙江沿岸。,1判断正误。 (1)东北地区的热量条件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 ) (2)区域内部农业生产条件的差异导致了农业布局的差异。( ) (3)东北地区生态保护的重点是保护大、小兴安岭及长白山地原生的自然生态环境。( ) (4)东北

3、地区可以大规模开垦三江平原的湿地,以增加粮食产量。( ) 答案:(1) (2) (3) (4),解析:(1)东北地区地处我国的北部地区,纬度较高,热量条件较差,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2)区域内部农业生产条件的差异导致了农业布局的差异,这就要求因地制宜组织农业生产,形成各具特色的农业布局。 (3)东北地区的生态保护,主要是保护原生环境,治理已经出现的问题。 (4)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湿地,其对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水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增加粮食产量应通过发展科技来实现。,2问题思考。 (1)本节所讲的东北地区与我们习惯上所指的东北地区是否相同?有什么区别? (2)气候条件对东北农业生产产生了怎样

4、的影响? (3)农业生产的商品化和专业化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4)结合教材P68图4.14分析图中农业生产模式的优势。 (5)我国南方的低山丘陵地区可以借鉴东北农业发展的哪些经验?,答案:(1)不相同。习惯上所称的东北地区仅指行政区划上的黑、吉、辽三省,本章所讲的东北地区是指我国一个比较成熟的大经济区,其范围除了包括习惯上东北地区的范围之外,还包括内蒙自治区的东部。 (2)气候条件制约着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长季节等。东北地区由于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降水集中于夏季、热量和水分配合协调,仅可以满足作物一年一熟生长的需要,这就使得农作物生长季节集中在气温较高的410月,农事活动为春播、夏

5、管、秋收,同时农作物为适应环境的喜温凉品种,如甜菜等。,(3)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是商品化的前提,商品化是专业化的结果。 (4)有效保护了西部草原的生态环境,使中部产粮区的粮食就地转化,中西部地区建立了密切的协作关系,形成了有机联系的产业链条,各自的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 (5)可以借鉴东北山区农业发展的经验,注重森林的保育,实行立体开发。,1东北地区概况,东北地区商品农业基地的地理条件,2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 农业生产具有区域性特征。影响一个区域农业发展大方向的区位因素既有自然条件,也有社会经济条件。东北地区独特的地理条件使其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如下表所示

6、)。,1读东北区域略图及五地相关气候资料表,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2)表中两地降水差异明显,与其成因无关的是( ) A纬度 B地形 C海陆位置 D季风 【答案】 (1)D (2)A,【解析】 第(1)题,两地年降水量小于400mm,故对应或V,又因地年均温较低,故对应纬度较高的V,地对应。地年降水量为881 mm,较丰富,对应,地年均温较低,对应,则地对应。第(2)题,两地分别对应、,读图可知,两地纬度相当,故其降水差异明显与纬度无关。,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地域差异显著,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突出。根据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

7、业生产方式的不同,东北地区可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农业布局特点,2读我国东北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c年降水量的空间变化为( ) A自a到c降水逐渐减少 B自a到c降水逐渐增加 C自a到b降水逐渐减少 D自b到c降水逐渐增加 (2)关于a、b、c三地农业生产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地为水稻生产基地 Bb地为林业生产基地 Cc地为畜牧业生产基地 D三地中a地的单产效益最高 【答案】 (1)C (2)C,【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东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点及农业生产布局。第(1)题,结合我国降水分布规律及东北地区地形状况和图中等值线分布可以判断,b、c两地的年降水量都低于400m

8、m,自a到b降水逐渐减少,自b到c降水先增加后减少。第(2)题,a地位于长白山区,为林业生产基地;b地位于松嫩平原,为粮食生产基地;c地位于呼伦贝尔草原,为畜牧业生产基地。,目前,东北地区是全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且具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的突出特点。,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1地位,2.特点,东北商品粮基地的特点成因及分布,如下图所示,3对于黑龙江来说,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简称“哈大齐”)是全省经济最有活力的地区。据统计,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2/3以上来自“哈大齐”这块活力地带。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松嫩平原作为全国性商品粮基地与太湖平原相比,具有的优势条件有( ) A人均耕

9、地多 B单产高 C交通便利 D水热条件较好,(2)近年来,齐齐哈尔依托地缘优势发展绿色农业,积极打造“绿色之都”的城市品牌。下列有关“绿色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绿色农业的生产过程中允许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B绿色农业就是生态农业 C绿色农业的生产对象是绿色植物 D一切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食品安全卫生的农业生产都是绿色农业 【答案】 (1)A (2)D,【解析】 第(1)题,东北平原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土地肥沃等是其发展商品粮基地的主要优势,尤其和南方的商品粮基地相比,这方面的优势更加明显。第(2)题,利用本地优势,齐齐哈尔发展了利于环保、利于食品安全卫生的绿色农业。,1农业发展中出

10、现的问题 东北地区作为全国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在生产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的问题,并且各种问题的产生原因和对策各不相同,具体分析如下表:,农业发展方向,2.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原则 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入手,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3东北地区内部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42015年8月8日10日,第七届中国大兴安岭国际蓝莓节暨山特产品交易会在黑龙江加格达奇举行。大兴安岭是全国最大的野生蓝莓主产区,野生蓝莓资源占全国野生蓝莓产量的90%,占世界产量的30%。读图,回答(1)(2)题。,(1)美国蓝莓能够在中国大小兴安岭大面积推广,其主要的自然因素是(

11、) A平原面积广大,适宜蓝莓大范围种植 B土壤肥沃,有利于其生长 C有大面积的林地资源可以充分利用 D灌溉水源便利,(2)大兴安岭蓝莓产业已从蓝莓原果及果汁生产,发展到自主开发生产以蓝莓果酒、果汁饮品、罐头、果酱、果糖、干果、烘焙食品为代表的五大类、30多个品种的蓝莓系列产品,此举反映了大兴安岭林区农业发展的方向是( ) A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 B推进农业向规模化、生态化发展 C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产品加工业 D实现由产品加工向原料生产转变 【答案】 (1)C (2)C,【解析】 本题以蓝莓生产为背景材料,考查东北地区的农业布局特点及该种农业布局的主要自然条件和发展方向。第(1)题,由材料可以

12、看出,蓝莓主要生长在东北三大农业区中的林业和特产区,东北地区林区面积广大,所以有利于蓝莓大面积推广。第(2)题,大兴安岭林区蓝莓产业链的延伸反映了特色产品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现了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美国农业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都属世界最发达农业之列,农产品种类多,产量大,为世界上输出农产品最多的国家,农业发达。美国农业属现代农业,生产过程具有高度的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和良种化。农业地区生产的专业化为美国农业的一大特点。这种农业的优点为:能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发挥地区优势;大规模使用农业机械,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实现农业的现代化管

13、理。,析图技巧,规律方法 1区域农业发展条件分析: (1)从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方面,分析该区域适合发展哪些类型的农业,以及种植哪些作物。 (2)综合考虑该区域社会经济条件,如区位、交通、市场等方面,从已经确定的农业类型及作物中选取单位产值最高而且对当地生态环境无害的作物种植。 (3)要注意区域内部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2农业生产专业化的形成分析: 农业生产地区专业化能充分利用优势的农业自然条件,并借助社会经济条件使农业生产取得最大效益。具体如下所示:,3农业生产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5下图示意中国东北和美国部分农业区分布。读图,完成(1)(3)题。,(1

14、)图中字母所代表区域的农作物或农业类型,正确的是( ) AX:冬小麦,Y:春小麦 BP:春小麦,Z:棉花 CM:乳畜业,N:游牧业 DP、Q均为玉米 (2)图中两国小麦种植区( ) A水源充足,劳动力丰富 B热量充足,交通便利 C土壤肥沃,地广人稀 D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低,(3)M、X两地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是( ) A草场退化、湿地减少 B黑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 C土地盐碱化、土层变薄 D森林破坏、土地荒漠化 【答案】 (1)D (2)C (3)A,【解析】 本题组考查了中国东北和美国中央平原的农业发展状况的对比。第(1)题,X为春小麦,Y为春小麦,P为玉米,Z为冬小麦,M为

15、畜牧业,N为乳畜业,Q为玉米,综合以上分析,D选项正确。第(2)题,图中两国小麦种植区都为世界著名的黑土区,土壤肥沃,同时又是地广人稀的地区,选项C正确。第(3)题,M处为草原,发展畜牧业,由于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原因,出现了草场退化现象;X地地处三江平原,由于地势低洼,所以有大量的沼泽地(湿地),但由于多年的开垦,现在的湿地已经大为减少,故选项A正确。,一、单项选择题 (2015江西南昌高一质检)2014年5月27日中新网黑河报道:近年来,黑河市积极推动水稻生产,进一步深化结构调整,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黑龙江省黑河市(5015N)是我国现有水稻种植的最北

16、界,也是世界水稻栽培的纬度最高限。该地区地广人稀,每个劳动力平均有近2.67公顷耕地。这里曾是种稻禁区,经过多年的努力,禁区不仅可以种稻,还能够持续获得高产、稳产。据此回答12题。,1黑河市曾是种稻禁区,其主要的制约条件是( ) A劳动力缺乏 B灌溉水源缺乏 C热量不足 D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 【答案】 C 【解析】 依据材料中“世界水稻栽培的纬度最高限”这一信息可知,限制水稻种植的主要原因与纬度高低有关,而纬度高低又直接与热量有关,故原来制约黑河水稻生产的主要因素是热量。,2由“种稻禁区”到“能够持续获得高产、稳产”,促使其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B优良水稻品种的引入和培育 C全球气候变暖 D农田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 【答案】 B 【解析】 现在能够发展水稻种植与气温升高以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