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5 细胞的生命历程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501853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3.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5 细胞的生命历程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5 细胞的生命历程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5 细胞的生命历程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5 细胞的生命历程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5 细胞的生命历程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5 细胞的生命历程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5 细胞的生命历程课件(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16 细胞的有丝分裂,考点17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专题5 细胞的生命历程,高考考法突破,考法1 细胞周期及其表示方法,考法2 有丝分裂的过程和特征分析,应试基础必备,考点16 细胞的有丝分裂,考法3 有丝分裂过程中有关染色体、DNA的数目变化,考法4 (实验)关于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应试基础必备,1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1)生物体生长的原因:细胞的生长和细胞的分裂。生物体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细胞数量的多少。 (2)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细胞体积越大,细胞的相对表面积就越小,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细胞体积越小,细胞的相对表面积就越大,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高。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其控制

2、的细胞范围是有一定限度的。,2细胞周期 (1)条件:连续分裂的细胞。 (2)起点:一次分裂完成时。 (3)终点:下一次分裂完成时。 (4)特点:不同种类的细胞,细胞周期的时间不同,分裂间期与分裂期所占用的比例也不同。,3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 (1)真核生物细胞分裂的方式及意义 真核生物细胞分裂的方式,考点16 细胞的有丝分裂,应试基础必备,考点16 细胞的有丝分裂,应试基础必备,考点16 细胞的有丝分裂,返回考点目录,有丝分裂的特征及意义 a特征: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分裂结果是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b意义: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

3、中去,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从而使亲代和子代细胞中的DNA和染色体都保持稳定。可见,细胞的有丝分裂对于生物的遗传有重要意义。,4无丝分裂 (1)过程:细胞核先延长,核的中部向内凹进,缢裂成两个细胞核;然后细胞从中部缢裂成两部分,形成两个子细胞。 (2)实例:蛙的红细胞的分裂。 (3)无丝分裂的特征:在无丝分裂中,核膜和核仁都不消失,没有染色体和纺锤丝的出现,有DNA复制,但不能保证母细胞的遗传物质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高考考法突破,考法1 细胞周期及其表示方法,角度2 细胞周期判断及其表示方法 1判断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的方法 (1)细胞周期以分裂间期为起点,而不能以分裂期为起点。

4、 (2)分裂间期的时间远远长于分裂期。,考点16 细胞的有丝分裂,角度1 具有细胞周期的细胞的特征及种类 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不能分裂的细胞没有细胞周期。如受精卵、植物形成层细胞、根尖分生区细胞和动物皮肤生发层细胞都有细胞周期,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不分裂,无细胞周期。如下图所示,图甲细胞无细胞周期,图乙细胞具有细胞周期,高考考法突破,2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3影响细胞周期的因素 (1)内部因素:不同种类的细胞,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不同,间期和分裂期所占的比例也不同。 (2)外部因素:温度、pH、射线、生理和病理状况等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影响细胞周期。,考点16 细胞的有丝分裂,角度3 由细

5、胞周期可联系的知识 1联系基因突变:在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时容易受到内外因素的干扰而发生基因突变。 2联系染色体变异:在细胞分裂前期,秋水仙素或低温都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出现多倍体细胞。 3联系细胞癌变:用药物作用于癌细胞,在分裂间期,DNA分子不能复制,可抑制癌细胞无限增殖。,角度4 分裂间期的特征及加入某些药物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1分裂间期的特征:间期分为G1期、S期、G2期,G1期进行RNA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为S期DNA的复制做准备;S期合成DNA;G2期进行RNA和蛋白质的合成,特别是微管蛋白的合成。 2加入某些药物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1)加入蛋白质抑制剂处理G1期细胞,可影响其进

6、入S期。 (2)用秋水仙素处理细胞,使M期的细胞比例增多。 (3)加入促进细胞分裂的药物,将使细胞周期缩短。,高考考法突破,考点16 细胞的有丝分裂,考点16 细胞的有丝分裂,考法2 有丝分裂的过程和特征分析 角度1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辨别,高考考法突破,考点16 细胞的有丝分裂,角度2 细胞周期各个时期的特征分析 1根据柱形图判断细胞分裂的时期 ( 1)根据染色单体变化判断各时期:有染色单体为前期或中期(甲图),无染色单体为后期(乙图)、末期(丙图)。 (2)根据比例关系判断各时期:,2根据DNA、染色体和细胞数目加倍的时期进行判断:间期由于DNA复制使DNA加倍;后期由于着丝

7、点分裂使染色体加倍。末期由于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加倍,但形成的子细胞中DNA和染色体恢复到原来的数目。 3分裂前期的特征及应用:前期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但同源染色体不配对(这也是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区别之一)。用适当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或低温处理植物幼苗,可在前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进而抑制细胞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4分裂方式的比较:动物体内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可进行,如蛙的体细胞以有丝分裂增殖,红细胞以无丝分裂增殖,性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DNA染色体染色单体4N2N4N,为前期或中期(甲图)。 DNA染色体染色单体4N4N0,为后期(乙图)。 DNA染色体染色单体2N2

8、N0,为末期(丙图)。,高考考法突破,考点16 细胞的有丝分裂,角度3 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及相应的生理作用 1与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有关的细胞器及生理作用汇总,2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器的分配规律 子细胞中的细胞器都是从原有细胞获得的,各种细胞器的增殖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中心体在子细胞中是平均分配的;其他细胞器在子细胞中是随机分配的。,高考考法突破,考点16 细胞的有丝分裂,角度4 有丝分裂过程的图像识别 确定细胞种类及分裂方式的基本思路:首先判断细胞类别,是动物细胞、高等植物细胞还是低等植物细胞;其次确定分裂方式,是有丝分裂还是无丝分裂,如果是有丝分裂,根据染色体的形态确定细胞所属的分裂时期

9、。,1不同细胞的标志 (1)植物细胞的标志:有细胞壁,一般呈方形,分裂末期出现细胞板,无中心体;既有中心体又有细胞板的细胞为低等植物细胞。 (2)动物细胞的标志:没有细胞壁,最外层是细胞膜,一般呈圆形,有中心体,无细胞板,分裂末期通过缢裂方式分裂为两个细胞。 (3)原核细胞的标志:无细胞核,没有染色体,一般以二分裂方式进行增殖,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2根据如下的特点之一判断有丝分裂各时期,高考考法突破,考点16 细胞的有丝分裂,考点16 细胞的有丝分裂,考法3 有丝分裂过程中有关染色体、DNA的数目变化,1DNA、染色单体、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对数、染色体组数的变化的总结(二倍体生物),2. DN

10、A、染色体、染色单体、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曲线的比较,高考考法突破,考点16 细胞的有丝分裂,(1)ab、lm、pq变化的原因都是DNA分子复制。 (2)gh、no、rs变化的原因都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子染色体。 (3)cd、rs的变化很相似但时期不同。 (4)染色单体在细胞周期中的起点为0,终点也为0。,3细胞周期中几种细胞结构的变化规律 (1)染色体形态变化,(2)纺锤体的变化:形成(前期)解体消失(末期)。 (3)核仁、核膜的变化:解体消失(前期)重建(末期)。 (4)染色单体的变化规律:形成于间期,出现于前期,消失于后期。,(5)中心体变化规律 复制分开移向两极

11、平均进入子细胞 (间期) (前期) (末期) 1个2个 2个 2个1个,(6)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变化规律,高考考法突破,考点16 细胞的有丝分裂,考点16 细胞的有丝分裂,考法4(实验)关于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2实验过程 (1)洋葱根尖培养:将洋葱放在装满清水的广口瓶上,待根长约5 cm时取用。 (2)解离:用解离液(将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按11体积比混合)解离35分钟,目的是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 (3)漂洗:用清水洗去解离液,防止解离过度。 (4)染色:用0.01 g/mL或0.02 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染色35分钟,使染色体着色。 (5)制

12、片:制成临时装片。 (6)观察: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分生区细胞,再用高倍镜观察;首先找出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细胞,然后再找出前期、后期和末期的细胞。 (7)绘图:中期细胞绘图时要注意植物细胞形态近正方形、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有染色单体、纺锤体,无核膜、核仁和中心体。,角度1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 1实验原理 (1)高等植物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在有丝分裂各个时期染色体的形态和行为变化不同,可用高倍显微镜根据各个时期内染色体的变化情况,识别该细胞处于哪个时期。 (2)细胞核内的染色体能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醋酸洋红)染成深色。 (3)植物的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较为旺盛。,高考考法突破,考点16

13、细胞的有丝分裂,3注意事项 (1)观察顺序:在低倍镜下找到分生区的细胞,再换高倍镜;首先找出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细胞,然后再找出前期、后期和末期的细胞。 (2)使根尖细胞相互分散的方法:解离,盐酸可破坏细胞壁的果胶层,使组织细胞分离;制片时用镊子捣碎;压片。 (3)显微镜下视野的寻找技巧:若视野中找不到某一时期的细胞,可通过移动装片从邻近的区域中找。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都是死细胞,不能看到细胞分裂动态变化。 (4)各个时期细胞数目多少的规律:在显微镜下观察到间期细胞数目最多,原因是间期历时最长;中期的时间最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少。 (5)分生区细胞的特征:分生区的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角度2

14、显微观察类实验归类总结,高考考法突破,考点16 细胞的有丝分裂,高考考法突破,考点16 细胞的有丝分裂,本考点结束,考点16 细胞的有丝分裂,高考考法突破,考法5 细胞的分化和细胞的全能性的判断,考法6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的特征与意义的判断,考法7 细胞癌变,应试基础必备,考点17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考法8 细胞生命历程的综合分析,应试基础必备,1细胞分化 (1)细胞分化及其意义 特点:普遍性、持久性、稳定性和不可逆性。 实质及原因: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结果:形成各种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意义:细胞分化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

15、能的效率。 (2)细胞的全能性 原因:细胞核中含有与受精卵相同的本物种全套遗传物质。实例:植物组织培养实验说明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克隆羊多利的培育成功说明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植物细胞表现全能性的条件:离体;无菌;营养和激素;适宜外部条件光照、温度、pH等。细胞在生物体内不能全部表现出全能性,这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全能性的应用:植物组织培养、克隆动物。干细胞:干细胞是指动物或人体内少数具有分裂分化能力的细胞。,考点17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2细胞衰老 细胞衰老的特征 细胞内水分减少,体积变小,新陈代谢速度减慢。 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 细胞内的色素积累。 细胞内呼吸速率减慢,细

16、胞核体积增大,线粒体数量减少,体积增大。 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凋亡 (1)概念: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又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 (2)类型: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自动死亡、成熟个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 (3)意义: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应试基础必备,4细胞的癌变 (1)癌变机理:原癌基因是维持机体正常活动所必需的基因,只有当原癌基因突变成癌基因(或称激活、活化)后,细胞才会恶性增殖。抑癌基因是一类阻止细胞不正常增殖从而遏制肿瘤形成的基因,抑癌基因的丢失或失活,可能导致肿瘤发生。,考点17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2)癌细胞的特征 无限增殖:一般细胞可分裂5060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