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5年高考3年模拟》高考语文课标ii课件:专题七 古代诗歌阅读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499414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PPTX 页数:132 大小:952.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5年高考3年模拟》高考语文课标ii课件:专题七 古代诗歌阅读 _第1页
第1页 / 共132页
2019版《5年高考3年模拟》高考语文课标ii课件:专题七 古代诗歌阅读 _第2页
第2页 / 共132页
2019版《5年高考3年模拟》高考语文课标ii课件:专题七 古代诗歌阅读 _第3页
第3页 / 共132页
2019版《5年高考3年模拟》高考语文课标ii课件:专题七 古代诗歌阅读 _第4页
第4页 / 共132页
2019版《5年高考3年模拟》高考语文课标ii课件:专题七 古代诗歌阅读 _第5页
第5页 / 共1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5年高考3年模拟》高考语文课标ii课件:专题七 古代诗歌阅读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5年高考3年模拟》高考语文课标ii课件:专题七 古代诗歌阅读 (1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七 古代诗歌阅读,高考语文 (课标专用),五年高考,题组一 课标题组,A组 统一命题课标卷题组,答案 (1)D (2)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它比喻成战场上的旗鼓,起到酝酿情绪、积蓄气势 的作用;第二个“酒”则用来表现创作完成之后诗人的心理状态,他“如见万里烟尘清”,似 乎赢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心满意足、踌躇满志。,(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意象的能力。回答本题,首先要了解陆游的相关情况:陆游是南宋的爱 国诗人,同时也是有名的书法家,由于胸藏五兵,欲试无路,才会有借酒消愁、作书泄愤的举 动。他诗中的酒,往往无关消遣、无关风雅,而是关联国家之命运。再结合诗歌意境去具体分 析“酒”的作

2、用。第一次出现“酒”的诗句是“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是说写 草书如同行军打仗,书写前喝酒,好似在战场上挥旗打鼓以壮声威;手中的笔好似战士手中的刀 枪,其气势如同银河从天上倾泻而下。第二次出现“酒”的诗句是“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 里烟尘清”,瞬间就完成草书作品,又端杯饮酒,就像打了一场胜仗,消除了国难,恢复了太平,感 觉酣畅淋漓。,方法技巧 鉴赏意象的方法技巧 找到相关诗句,识别诗歌意象,并根据诗中体现景物特点的关键词语、句子来概括意象的特 点。 结合诗歌主旨来分析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一意象。 指出所描绘意象的作用。,诗歌鉴赏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写

3、于淳熙 三年(1176)春天,这时诗人正在成都任四川安抚制置使范成大幕府的参议官。头年十月来到 成都,满以为可以通过朋友范成大大展宏图,实现复兴祖国的理想,谁知范成大安于仕宦生活, 无意复兴祖国,这使诗人非常失望。在这种情况下,诗人只好在登高临水、饮酒赋诗、赏花游 宴之中消磨时光;但美酒香花只能让他更加惆怅,只能激起他对祖国更加执着的热爱,从而更为 急切地愿为消灭敌人而施展才华,于是在以作战喻作书的艺术构思中,写下了这首诗。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贴切生动的比喻、奇特丰富的想象、新颖别致的构思把扫清万里胡尘的 战斗场面与纯熟精湛的草书艺术高度完美地结合起来。吟咏之间,我们仿佛置身于战场,始而 紧张

4、,继而痛快,最后沉浸在“玉宇澄清万里埃”的狂欢之中。诗人之所以能寄意草书,写得那 样豪迈动人,是因为他有出奇制胜的满腹韬略,有为国建功立业的壮志,有恢复中原的坚定信 念,有北伐金人的迫切要求,一句话,是因为他有满腔的爱国热情。因此,欣赏这首诗时,要紧紧 把握其爱国的主旋律。,2.(2017课标全国,1415,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送子由使契丹 苏 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注 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 唐代李揆被皇帝

5、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 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1)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氏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从李揆的故事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D.苏轼告诫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6、。 (2)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6分),答案 (1)BD (2)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苏轼兄弟情谊深重,但诗人远在杭州,与在京城的苏辙已是天各一 方。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悲伤落泪。,解析 (1)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B.无中生有,“中原地域辽阔,人才 济济,豪杰辈出”,在诗中找不到依据;对“不敢自居第一”的理由理解错误,由注释可知,为 避免被扣留,不敢自居第一。D.苏轼告诫苏辙“切莫以家世傲人”,是担心弟弟的安危,并没有 让他展示“谦恭的君子风度”。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中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首联巧妙化用王勃的名句“无为在歧路,

7、儿女 共沾巾”,写兄弟二人虽相隔千里,但“我”不会因兄弟出使远方而落泪,体现了其豁达的一面。 方法技巧 鉴赏人物形象四角度 看标题、注释,初步揣摩形象 有的诗歌标题有极强的暗示性,对于形象、情感都有提示。例如,最爱东山晴后雪,通过标 题就可以大体揣测出本诗塑造了一个热爱自然美景的诗人形象。,3.(2016课标全国,89,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节选) 杜 甫 先帝天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注 曹将军霸: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玉花骢:唐

8、玄宗御马名。赤墀: 宫殿前的红色台阶。阊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斯须:一会儿。 (1)如何理解曹霸画的马“一洗万古凡马空”?曹霸是怎样做到的?请简要分析。(5分) (2)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 (1)第一问:曹霸所画玉花骢神奇雄俊,如飞龙跃出,其他人画的“凡马”在此马面前都 不免相形失色。 第二问:曹霸先凝神构思,苦心布局,然后落笔挥洒,顷刻之间一气呵成。 (2)画工如山貌不同:写曹霸要画的马已有众多画工画过,但画得都不成功。强调此马的雄俊 非凡手可得,造成此马难画的印象。迥立阊阖生长风:写真马昂头站立,给人万里生风之感, 进一步点出画家要捕

9、捉住此马飞动的神采尤其不易。,解析 (1)第一问:“一洗万古凡马空”可翻译为“一下比得万代凡马皆成了平庸”。写出了 曹霸所画玉花骢的神奇雄俊,与众不同。 第二问:可结合“意匠惨淡经营中”“斯须九重真龙出”两句理解,这两句可翻译为“你匠心 独运惨淡经营刻苦用功”“片刻间九天龙马就在绢上显现”,由此可见曹霸画马首先凝神构 思,苦心布局,然后落笔挥洒,一气呵成。 (2)首先对全诗进行整体理解把握,准确翻译诗歌语言,然后思考“作了哪些铺垫”。“画工如 山貌不同”写多少画家画唐玄宗的御马玉花骢,都与原貌不同,不能与其神似。用“生长风” 形容玉花骢的神奇雄俊。,备考方法 鉴赏古代诗歌,应对常见的怀古诗、咏

10、物诗、山水田园诗、边塞诗、怀人思乡 诗、送别诗、音乐诗等不同题材的诗歌的一般写法有所了解。如音乐诗在描写音乐时,或用 比喻通感,以形写声;或用演奏者动作来侧面描写。而此诗是描写曹霸画马的,怎么表现其画技 高超呢?应考虑画家的动作、神态如何,所画对象是否逼真生动,周围人反应或环境氛围怎样 等,应有一种题材鉴赏意识。,诗歌赏析 这八句诗节选自杜甫的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在这八句诗中,诗人细腻地描写 了曹霸将军画玉花骢的过程。 众多画师都描摹过唐玄宗的御马玉花骢,各不相同,无一逼真。有一天,玉花骢被牵至阊阖宫的 赤色台阶前,昂首卓立,神气轩昂。玄宗即命曹霸展开白绢当场写生。作画前曹霸先巧妙构思, 然后淋

11、漓尽致地落笔挥洒,须臾之间,一气呵成。曹霸所画的马神奇雄俊,好像从宫门腾跃而出 的飞龙,一切凡马在此马面前都不免相形失色。诗人先用“生长风”形容真马的神奇雄俊,作 为画马的有力陪衬;再用众画工的凡马来烘托画师的“真龙”,着意描摹曹霸画马的神妙。这 八句诗倾注了热烈的赞美之情,笔墨酣畅,精彩至极。,4.(2015课标全国,89,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残春旅舍 韩 偓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 注 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

12、作者流徙闽地时所 作。咸京:这里借指都城长安。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朝簪:朝 廷官员的冠饰。 (1)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5分) (2)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 (1)构思巧妙,把“花须落”“柳絮行”这些常见的残春景象与“蜂抱”“鱼吹”联 系起来,十分新奇;用词巧妙,“抱”“吹”的使用虽然出人意料,却又显得非常自然。(答出 的,给3分;答出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表达了作者内心孤寂愁苦,但仍忠于大唐、心系故国之情。通过参禅使自己平静,通

13、过饮酒 化解“愁阵”,表明他内心孤寂愁苦;避免染“尘埃”,整理朝冠期待“眼明”,表明他不愿依 附奸佞,对大唐一片忠心。(答出什么感情的,给3分;进行简要分析的,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解析 (1)颔联首先抒写诗人对皇都美好春光的回忆:仰望绿暗红稀的树梢,蜜蜂抱着花须随花 飞落;俯观柳絮飘坠的池水,鱼儿吞吐着,像是在吹着柳絮游弋玩耍。飞花、落絮本是残春景 物,而蜜蜂、鱼儿却为这残春平添了无穷意趣与几分生机,故没有半点伤春伤别的落寞,更不见 晚唐衰飒的诗风。因为诗人是带着曾经沐浴皇恩的深情在回忆这皇都的风物,所以在诗人笔 下,虽然已是暮春,这长安的晨昏与草

14、木也总带着几分温暖与芳菲。 (2)颈联的“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具体写诗人客居馆舍的寂寞。诗人客居馆 舍,感到无聊,想用诗来抒写自己的心境。然而,几番思考终未写成。诗人只好以“禅伏诗魔归 净域”来为自己解嘲。诗未写成,悲忧郁愤越积越深,只好用酒来冲荡这重重愁阵。酒精的作 用使诗人产生了信心和希望:“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要好好地保存珍贵的朝 帽,千万不能让它被尘埃污染。诗人的言外之意是宁肯终生潦倒,也不改变自己的气节。想到 这儿,诗人不愁了,也不悲了,他轻轻地擦拭着朝簪,心中暗暗地决定:一定要耐心地等待,一直等 到大唐复兴,到那时我再戴上朝帽、穿上朝服来参与朝政。这首诗

15、中作者没有直抒悲凉之思, 但他深深眷顾的往日温馨,实已成为今日悲凉的衬托。,5.(2014课标全国,89,11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 庄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宿渔家 宋郭 震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 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迁徙于汴洛、吴越 等地。郭震:字希声,成都人。生卒年及生平不详。 (1)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5分) (2)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16、(6分),答案 (1)诗人是用衬托的方法来表现感情的。诗人虽然到处漂泊,但好像对此并不在意,认为 这是“等闲”之事;而客中一觉梦醒,思家乡、念亲人的惆怅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2)韦诗中,“灯前”表现了诗人旅途漂泊中的凄清、失神、怅惘之情;郭诗中,“灯前”表现 了诗人住宿在渔家所感到的温暖、愉悦之情。,解析 (1)韦庄是唐末乱世的漂泊者,他的行迹遍及大半个中国。首句写羁旅漂泊的身世已让 他习以为常,其中“惯别家”体现了韦庄的无奈与辛酸。通过“等闲”一词可看出,诗人好像 对此并不在意,认为这只是“等闲”之事而已。诗人长久漂泊江南,远离家乡,但思乡思亲之情 深埋心间,挥之不去。一觉醒来,面对无言的山月,这个孤独的游子倍感惆怅。 (2)韦诗前两句,虽一再表白“流离”“惯别家”“客天涯”不过“等闲”,可客中一觉梦醒, 孤苦凄清之情油然而生。把握韦庄“灯前”的感情,关键要扣住“惆怅”一词,“惆怅”是诗 人情感表达的转折点。 郭诗首句写渔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