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86495293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河南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河南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河南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河南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度高三上期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6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夷王时,纪侯在周王前进谗言,致使齐哀公被烹杀。传九世之后,齐桓公的哥哥齐襄公出兵灭了纪国,为齐哀公报了仇。这反映出A.

2、西周中央集权的加强B. 春秋时分封制被破坏C. 西周奴隶制统治衰落D. 春秋时出现诸侯争霸【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齐桓公的哥哥齐襄公出兵灭了纪国”的内容结合周代政治制度相关所学知识可知,这种行为破坏了周代分封制确立的政治秩序,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齐襄公是春秋时期的齐国国君,与西周时期的政治形态无关,且西周时期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C选项错误,齐襄公是春秋时期的齐国国君,与西周时期的政治形态无关,且材料并未体现奴隶制统治的衰落;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齐襄公为报仇灭纪国,没有体现诸侯争霸的内容。2.史记记载,战国时期齐国贵族孟尝君田文亲与舍人

3、共饮食,“倾天下之士,食客数千人”;魏国贵族信陵君魏无忌“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致食客三千人”。据此可知,这一时期A. 贵族势力影响诸侯争霸的结局B. 对士阶层的倚重之风盛行C. 权力下移成为诸侯的无奈抉择D. 社会阶层的分化明显加剧【答案】B【解析】【详解】孟尝君“倾天下之士,食客数千人”,信陵君“为人仁而下土,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这体现了战国时期士阶层的崛起,各国对士阶层的倚重之风,故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出诸侯争霸结局,故A项错误;“无奈抉择”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材料也无法体现权力下移,故C项错误。材料只涉及“士”阶层,体现不出分化明显,故D项错误;3.“种麦得时,无不善

4、”;“早种则虫而有节,晚种则穗小而少实”,“桑椹赤,可种大豆”;“凡种大、小麦,得白露节,可种薄田,秋分种中田,后十日种美田”。这表明中国古代A. 区域农业比较发达B. 农作物种类有了明显增多C. 政府提倡精耕细作D. 传统农业的生产经验丰富【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信息是古代种麦、豆等农作物的时节,这是精耕细作的表现,说明传统农业的生产经验丰富,故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出区域农业,故A项错误;材料只涉及两种农作物,故B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材料体现不出政府的行为,故C项错误。4.战国秦献公七年(公元前378年)“初行为市”。“初行为市”不是以前没有“市”,而是从此时开始在城(首先是在都城)中建

5、立市场,设官管理,即“置市”;此外,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以上措施A. 促进商业资本的迅速积累B.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力C. 有利于秦国军队实力增长D. 抑制农民弃农经商的行为【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而是从此时开始在城(首先是在都城)中建立市场,设官管理”和材料“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可知是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控制力,故选B。“重农抑商”政策不可能促进商业资本的迅速积累,排除A。材料和军队无关,排除C。材料针对的是商人,不是农民,故D与材料无关,排除D。5.汉书云:“汉家承秦之制,并立郡县,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这表明在西汉A. 分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B. 郡县制有利于维护皇权C.

6、 宗法制度趋于瓦解D. 官僚制度未能建立【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汉家承秦之制,并立郡县,主有专己之威”可见郡县制有利于维护皇权,故选B。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分封制在一定范围内依然存在,排除A。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度趋于瓦解,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秦朝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官僚制度已经建立,排除D。6.西汉初年,大臣陆贾认为要使国家长治久安,必须“兴辟雍庠(学校)序而教诲之”。但汉高祖以“尚有干戈,平定四海,亦未暇遑庠序之事也”,故他的建议被束之高阁。出现“亦未暇遑庠序之事”的主要原因是A. 诸侯叛乱致使政局动荡B. 对匈奴的战争耗费国力C. 皇帝缺乏礼乐文治意识D. 察举制使

7、得人才得以重用【答案】C【解析】【详解】汉高祖以“尚有干戈,平定四海”为由,而“未暇遑庠序之事也”说明汉高祖缺乏礼乐文治意识,选C。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诸侯叛乱只是借口,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对匈奴的大规模战争是在汉武帝时期,排除B。察举制确立是在汉武帝时期,故排除D。7.唐代以前,百姓消费的日用品主要来自当地或周边地区;从唐代开始,日用品的生产不仅满足当地需要而且加入到长途贩运的行列。出现这一现象表明唐代A. 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B. 长途贩运贸易已十分发达C. 百姓的消费水平提高D. 市场管理进一步放松【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信息“从唐代开始,日用品的生产不仅满足当地需要而且加入到

8、长途贩运的行列”说明唐代日用品的生产产量的提高,即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故A项正确;长途贩运贸易十分发达是在明清时代,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出百姓的消费水平提高,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市场管理,且市场管理进一步放松是在宋代,故D项错误。8.据记载,南宋初年,杭州的餐饮名店遍布全城,西湖苏堤上一家鱼羹店味道独特,店主因此得到宋高宗的召见,获赏钱、绢若干。这表明当时A. 社会上奢靡之风盛行B. 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C. 商人的政治地位提高D. 政府强化了市场管理【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南宋初年,杭州的餐饮名店遍布全城”可知,餐饮业的发展,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选B。材料表明当时杭州餐饮

9、业的发展,是城市经济繁荣的反映,与奢靡之风无关,排除A。宋高宗的召见体现的是商人的社会地位提高,不是政治地位,排除C。宋高宗的召见是对鱼羹味道独特的肯定,与政府强化了市场管理无关,排除D。9.唐代宗最初设置的枢密使由宦官担任,只是在禁中掌管军机文书。宋代枢密院成为主管军事事务的最高机关,其长官枢密使与中书省的同平章事等合称为“宰执”,共同负责军国政要。这表明宋代A. 中枢机构适时进行革新B. 枢密院地位明升暗降C. 统治者治国重文轻武D.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尖锐【答案】A【解析】【详解】宋代枢密使与中书省的同平章事等共同负责军国政要,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唐代枢密使和中书省的职责,体现了中枢机构适

10、时进行改革的特点,故答案为A项。宋代枢密院地位大大提升,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重文轻武的治国思想,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削弱相权,而不是反映皇权和相权之间矛盾尖锐,排除D项。10.南宋哲宗、宁宗、理宗都曾设“平章军国重事”和“同平章军国重事”,由老臣或权臣担任,处理军国大事,位高于宰相。此举的主要目的是A. 防止君主决策的失误B. 对宰相权力进行制约C. 进一步确立君主专制D. 使宰相制度规范统一【答案】B【解析】【详解】“平章军国重事”和“同平章军国重事”, 位高于宰相,说明统治者是为了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故选B。材料没有体现“防止君主决策的失误”的信息,排除A。君主专制确立于秦朝,故C表述

11、错误,排除C。宰相制度在秦朝已经完善,排除D。11.下表是现存1719世纪东南亚部分国家华人宗教碑铭数量表时间国家17世纪18世纪19世纪印尼851251泰国1485马来西亚17216合计1062552上表呈现的史实表明,1719世纪的中国A. 海外贸易长期发达B. 自然经济加速解体C. 社会经济呈持续繁荣局面D. 迁往海外的人口不断增加【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数据变化看,17-19东南亚部分国家世纪华人宗教碑铭数量的增加反映了中国迁往海外的人口总数不断增加,故选D。17-19世纪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海外贸易日益萎缩,A表述错误,排除A。材料不能体现“自然经济加速解体”的信息,排

12、除B。材料只是说明迁往海外的人口总数不断增加,不能得出“社会经济呈持续繁荣局面”的结论,排除C。【点睛】认真阅读表格信息,全面把握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材料只是反映中国迁往海外的人口总数不断增加,不能加入主观理解而脱离材料,这也是做好历史选择题的重要方法。12.某大臣因得到皇帝赏识,飞黄腾达,在六年内先任同知宣政院事,后迁同知枢密院事、御史大夫等职,并最终做到了中书右丞相。这一史事发生在下列哪一时间段?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某大臣先任同知宣政院事,后迁同知枢密院事、御史大夫等职,并最终做到了中书右丞相”可知该朝代有宣政院、枢密院、御史大夫、中书省等机构

13、或职位,结合相关所学知识可知,该朝代是元朝,它的存在时间是1276-1368年,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960-1127年是中国北宋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没有宣政院,该朝代行政机构为中书门下,其长官称为同平章事而非丞相;B选项错误,1127-1276年是中国南宋时期,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南宋时期中央机构设置与北宋时期基本一致;D选项错误,1368-1644年是中国明朝时期,明朝时期没有设置宣政院,明太祖朱元璋罢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13.古代官员的补服上分别绣有禽或兽,“衣冠禽兽”一词最初即是赞语。但明清以来,该词逐渐有了贬义。这一变化折射出A. 反封建民主思想萌

14、芽B. 封建政治的腐朽黑暗C. 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D. 社会价值取向的逆转【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衣冠禽兽”从赞语到贬义词的变化反映出人们对于封建政府官员态度的变化,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衣冠禽兽”一词源于明朝官员的服饰,明朝中期后,由于官场贪污腐败,某些官员贪赃枉法、欺压百姓、为非作歹,如同畜生,百姓渐渐将“衣冠禽兽”这个词语作为贬义词使用,反映了封建政治的腐朽黑暗,因此B选项正确。依据上述分析可知,该词汇含义变化与反封建民主思想的萌芽无关,A选项错误;依据上述分析可知,该词汇含义变化与商品经济发展无关,C选项错误;对封建政府官员态度的变化并非是社会价值取向的逆转,D选项错误。

15、【点睛】本题审题的关键是了解材料“衣冠禽兽”含义的变化,并分析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14.在西欧国家中,英国并不是最早接触中国的西方国家,要晚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很久,从18世纪中晚期后渐渐地成为中国的主要贸易国,在19世纪的绝大部分时间里便成为西方列强的先锋,其主要原因是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B. 清朝政府政治日益腐朽C. 其他国家以军事侵略为主D. 英国较早实现生产力变革【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英国“从18世纪中晚期后渐渐地成为中国的主要贸易国,在19世纪的绝大部分时间里便成为西方列强的先锋”,其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的开展,最早进入工业化,故选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材料无关,排除A。清朝政府政治日益腐朽和英国实力提升无关,排除B。侵略方式是否以军事侵略为主,这与题干主旨无关,故排除C。【点睛】本题审题的关键是材料“在19世纪的绝大部分时间里便成为西方列强的先锋”,结合所学知识,19世纪的英国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完成,一方面急需海外市场,另一方面具备了成为急先锋的条件。15.19世纪40年代后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